基于语料库的ナラ派生形式汉译倾向研究
2019-08-09杨雨李光赫
杨雨 李光赫
摘 要:从65部日本文学作品中选取829个ナラ派生形式句式例句,并根据与表示假定的副词モシ的共现与否进行分类,采用函数检验的方法,考察了ナラ派生形式的汉译倾向。结果显示:第一,Ⅰ.ノナラ与“既然(的话),(就)”、“既然,那么(就)”之间的双向关联度很高,并且译成“如果……的话,那么(就)”和“如果说……(的话),(那/就)”的句式极有可能是Ⅰ.ノナラ句式。第二,Ⅲ.ナラバ与无标句式之间的双向关联度很高,与“就”之间也体现了一定的相关度。第三,译成“一旦,就”的句式极有可能是Ⅴ.タナラ句式。第四,Ⅱ.モシ-ノナラ、Ⅳ.モシ-ナラバ、Ⅵ.モシ-タナラ三种句式的汉译类型中,经常出现“如果”。因此,ナラ派生形式句式中的副词モシ与“如果”有较强的相关性。
关键词:ナラ派生形式;汉译倾向;函数检验
一、引言
有关日语ナラ条件句的探讨由来已久,以往的研究多着重于从意义的角度对ナラ条件句进行分类。关于ナラ派生形式汉译倾向的研究还比较少见。
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接触到“ナラ”时,往往将其译成“如果”等形式。日本くろしお出版社出版的《日本语句型辞典》也将ナラ句式译为“如果”“要是的话”等。不过,我们通过考察翻译实践中的具体实例,发现还有其他一些翻译形式。根据“ナラ”派生形式的不同,可能会有不同的汉译方法。本文从65部日本文学作品的语料库中选取具体语例829条,利用函数检验方法来考察“ナラ”派生形式的汉译倾向。
二、以往的研究成果
(一)ナラ条件句相关研究
益冈隆志(2002)根据意义的不同,将“ナラ”条件句分为七类。分别为:(1)「モシ+(という)ナラ/ノナラ」(假设前句中说话人从听话人那里得到的信息为真,后句表示说话人的某种判断或态度);(2)「モシ+ナラ/ノナラ」(前句表示可以看到的听话人的情况,后项表示说话人的某种判断、态度);(3)「モシ+ナラ」(典型的假定用法,表现者作为前句的主语,假定某事态为真);(4)「モシ+(タ)ナラ」(反事实条件句);(5)「(タ)ナラ」「たら」等形式的强调形式;(6)「名詞+ナラ」(用来提示主题,不关注事态的真伪,与假定意义无关);(7)表示前项是现实事态(说话人承认是事实的事态)。
前田直子(2009)将“ナラ”分为条件用法和非条件用法。在条件用法当中,又进一步区分为假定和非假定用法。
(二)ナラバ条件句的中日对比研究
王紫微(2015)在益冈隆志(2002)分类的基础上,对ナラ句的汉译形式进行了分析。其结果显示,“ナラ”的派生形式ナラバ、タナラ常译为“如果P,Q”和无标形式。派生形式ノナラ的汉译类型中,“如果P,Q”形式最多,其次是“既然P,Q”。
三、ナラ派生形式句式分类
本文在学者先行研究的基础上,将日语ナラ派生形式句式分为以下六类。分别是:Ⅰ.ノナラ、Ⅱ.モシ-ノナラ、Ⅲ.ナラバ、Ⅳ.モシ-ナラバ、Ⅴ.タナラ、Ⅵ.モシ-タナラ。
(一)ノナラ
「Ⅰ.ノナラ」是指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ノナラ句中,未出现副词モシ的句式。例如:
(1)a.「佐伯さんが自首したいのなら止めません。」(乙一『Gothリストカット事件』)
b.“佐伯先生,如果你要自首的话我不会阻拦。”(陈可冉,秦刚译)
(二)モシ-ノナラ
「Ⅱ.モシ-ノナラ」是指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ノナラ句中,同时出现副词モシ的句式。例如:
(2)a.もし、鶴見と一緒にいるのなら、当然、何か話すはずだ。(貴志祐介『クリムゾンの迷宮』)
b.如果两个人是一起行动的话,应该会交谈才对。(林青译)
(三)ナラバ
「Ⅲ.ナラバ」是指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ナラバ句中,未出现副词モシ的句式。例如:
(3)a.自分一人ならば、なんとしてでも逃げられる。(森村誠一『野性の証明』)
b.若是自己一个人,不管怎样,总会逃得掉。(朱金和,孙猛译)
(四)モシ-ナラバ
「Ⅳ.モシ-ナラバ」是指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ナラバ句中,同时出现副词モシ的句式。例如:
(4) a.もしこれが事実ならば、冬子は同時に三人の男と関係していたことになる。(森村誠一『腐蝕の構造』)
b.如果這些都是事实的话,那就是冬子同时跟三个男人有关系。(孙立人,莽永彬译)
(五)タナラ
「Ⅴ.タナラ」是指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タナラ句中,未出现副词モシ的句式。例如:
(5)a.「ヤン·ウェンリーが健在であったなら、それが可能であったかもしれない」(田中芳樹『銀河英雄伝説』10落日篇)
b.“如果杨威利还健在的话,或许他可以做得到。”(郭淑娟译)
(六)モシ-タナラ
「Ⅵ.モシ-タナラ」是指在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タナラ句中同时出现副词モシ的句式。例如:
(6)a.「お手数をおかけしました。もし新海さんに連絡をとれたなら、また来ます」(東野圭吾『幻夜』)
b.“给您添麻烦了。如果能联系小新海,我再过来。”(李炜译)
四、ナラ派生形式句式汉译倾向分析
本文涉及到65部日本文学作品,其中,貴志祐介4部、森村誠一14部、西村京太郎3部、乙一10部、田中21部、乙武1部、渡辺淳一1部、東野圭吾11部。从这65部作品中选取ナラ派生形式条件句829例。之后将该829条日语例句分别归入上述六类,并对其相对应的汉译句式进行归纳分析,共分为13类,即:(1)无标;(2)就;(3)那(就);(4)的话(就);(5)既然(的话),(就);(6)既然,那么(就);(7)只要……(的话),(就);(8)一旦,就;(9)如果,(就);(10)如果,那么(就);(11)如果……的话,(就);(12)如果……的话,那么(就);(13)如果说……(的话),(那/就)。
本文采用函数检验的方法,对ナラ派生形式的6种句式和相应的13种汉译类型之间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将829例的日语ナラ派生形式例句及其对译用例建立独立的“ナラ派生形式专用日汉对译语料库”。本语料库的总例数为829例日语例句与829例汉语例句的总和,共计1658例。我们将ナラ派生形式的6种分类视为“节点词”,将汉译类型的13种分类视为“搭配词”,那么共计有78(6×13)种组合。然后,分别计算每个组合的T值①和MI值②,并按照T值大小对其进行排序。本文只取除却负值后的前35组正值部分进行研究,具体如表1所示:
为了更加清楚地表达正值部分35种组合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将表1中的数据改用对应的散点图表示,具体见图1:
在图1中,横轴为MI值,竖轴为T值,并且添加了对角线和平均值线。越往对角线右上方的,日汉对译的相互关联度就越高。从图1可以看出,A区域的标记为,表示T值和MI值均较高、双向对应高关联度群,位于A区域的有[3]、[1]、[2]、[5]、[4]、[8]。B区域的标记为×,表示T值较高、MI值较低、日→汉对应高关联度群,位于B区域的有[6]、[7]、[9]。C区域的标记为△,表示T值较低、MI值较高、汉→日对应高关联度群,位于C区域的有[11]、[20]、[10]、[21]。此外,有*标记的表示未进入ABC三区,它在一定程度上与Ⅲ.ナラバ汉译倾向有关,这种情况只有[14]。
为了更加清晰直观地展示分析结果,我们又绘制出ナラ派生形式和汉译类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图,具体如图2所示:
结合图1和图2,具体分析如下:
1.相互对应关系
Ⅰ.ノナラ与“既然(的话),(就)”“既然,那么(就)”之间、Ⅲ.ナラバ与无标句式之间,显示出较高的相互关联度。此外,Ⅵ.モシ-タナラ与“如果……的话,(就)”“如果,那么(就)”之间、Ⅱ.モシ-ノナラ与“如果,那么(就)”之间,也都体现出较高的关联度。
2.日→汉对译倾向
Ⅴ.タナラ与Ⅳ.モシ-ナラバ译为“如果,(就)”的可能性较高;Ⅱ.モシ-ノナラ多倾向于译成“如果……的话,(就)”。
3.汉→日对译倾向
译为“如果……的话,那么(就)”的句式极有可能是Ⅰ.ノナラ句式。此外,译为“如果说……(的话),(那/就)”的句式极有可能是Ⅰ.ノナラ和Ⅵ.モシ-タナラ句式,譯为“一旦,就”的极有可能是Ⅴ.タナラ句式。
4.其他
Ⅲ.ナラバ与汉译类型的“就”也体现了一定的相关度。
五、结语
本文采用函数检验方法探讨了ナラ派生形式的汉译倾向,结果如下:
第一,Ⅰ.ノナラ与“既然(的话),(就)”“既然,那么(就)”之间的双向关联度很高;同时,译为“如果……的话,那么(就)”“如果说……(的话),(那/就)”的句式极有可能是Ⅰ.ノナラ句式。
第二,Ⅲ.ナラバ与无标句式之间的双向关联度很高,与“就”之间也体现了一定的相关度。
第三,译为“一旦,就”的句式极有可能是Ⅴ.タナラ句式。
第四,Ⅱ.モシ-ノナラ、Ⅳ.モシ-ナラバ、Ⅵ.モシ-タナラ三种句式的汉译类型中,经常出现“如果”。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副词モシ与“如果”有较强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 [日]石川慎一郎.ベーシックコーパス言語学[M].東京:ひつじ書房,2012.
[2] [日]野田尚史,益岡隆志,佐久間まゆみ,田窪行則. 複文と談話 日本語の文法4[M].東京:岩波書店出版,2002.
[3] [日]前田直子.日本語の複文[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社,2009.
[4] [日]グループ·ジャマシイ.日本語句型辞典(中文版)[M].東京:くろしお出版,2001.
[5]李光赫,趙海誠.関数検定から見るタラ条件文の中国語訳ストラテジー研究[A].明星国際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研究(第10号)[C].明星大学国際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学会,2018.
[6]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7]王紫微.条件句中日対比研究:以「ナラ」为中心[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