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史记》衍误、句读辨析两例
2019-08-09胡波
胡波
摘 要:运用语法分析方法,对《荀子》和《史记》中的两处疑问进行了辨析。第一处为《荀子·富国篇》:“亲之欢如父母”,其中的“欢”字可能是衍文。第二处为《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句中的“六月”作上读较为妥当,句意为“大旱持续了六个月,到八月才下雨”。
关键词:《荀子》;《史记》;衍误;句读;辨析
《荀子》和《史记》是中华文化宝库中非常重要的两部经典著作。因为时代久远,在流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讹误。本文采用语法分析方法,就《荀子·富国篇》“亲之欢如父母”的衍误,《史记·秦始皇本纪第六》“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的句读,进行了辨析。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亲之欢如父母”中的“欢”可能为衍文,“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中的“六月”作上读较为妥当,句意为“大旱持续了六个月,到八月才下雨”。
一、亲之欢如父母
《荀子·富国篇》中有两段句式较为相似的文字,如下所示:
1.故仁人在上,百姓贵之如帝,亲之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而愉者,无它故焉,其所是焉诚美,其所得焉诚大,其所利焉诚多。
2.而百姓皆爱其上,人归之如流水,亲之欢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而愉者,无它故焉,忠信调和均辨之至也。
通过对比,我们认为第二句中“亲之欢如父母”本为“亲之如父母”,“欢”可能是衍文。下面对此作详细分析。
(一)“动词+之+如……”
上文中的“百姓贵之如帝,亲之如父母”等句,在传世文献中较为常见,我们不妨将它称为是“(名词)+动词+之+如……”结构。在这一结构中,“之如”中间通常没有其他成分,意为“动作、行为像……一样”。例如:
(1)宾有后至者,拜之如初。(《礼记·奔丧》)
(2)见有礼于其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也。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左传·文公十八年》)
(3)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辟之?(《左传·昭公三年》)
(4)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欲无获民,将焉避?(《晏子春秋·内篇问下》)
(5)天下豪杰贤良从之如流水;是故兵无敌而令行于天下。(《商君书·赏刑》)
(6)如是,则贵名起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荀子·儒效篇》)
(7)奸伪无益之民六,而世誉之如彼;耕战有益之民六,而世毁之如此;此之谓六反。(《韩非子·六反》)
(8)身已终矣,而后世化之如神,其人事审也。(《吕氏春秋·离俗览》)
(二)“亲之”语法分析
我们还尽可能地考察了先秦文献中的“亲之”用例。“亲之”作为动宾结构短语,往往表示施事向受事(即“之”)方向接近,通常为“(名词)+亲之”结构,而且“亲之”之后很少用形容词。例如:
(9)母之亲子也,贤则亲之,无能则怜之。(《礼记·表记》)
(10)故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礼记·缁衣》)
(11)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君其务宁鲁难而亲之。(《左传·闵公元年》)
(12)先轸也,或曰襄公亲之。襄公亲之,则其称人何?(《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13)其弟云者,亲之也。(《谷梁传·襄公二十年》)
(14)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孟子·万章上》)
(15)楚将伐齐,鲁亲之,齐王患之。(《战国策·齐一》)
(16)于是明日得之城阴而刺之,济阳君还,益亲之。(《韩非子·内储说下》)
(17)如是则贤者贵之,不肖者亲之。(《荀子·非十二子篇》)
(18)存亡继绝,卫弱禁暴,而无兼并之心,则诸侯亲之矣;……(《荀子·王制篇》)
(19)善生养人者人亲之,善班治人者人安之,善显设人者人乐之,善藩饰人者人荣之。(《荀子·君道篇》)
(20)内足使以一民,外足使以距难,民亲之,士信之,上忠乎君,下爱百姓而不倦,是功臣者也。(《荀子·臣道篇》)
(21)故邻国忌之,百姓亲之,晏子没而后衰。(《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親之”之后有时会指出亲近的方式,形成“亲之以……”结构。例如:
(22)亲之以德,皆股肱也,谁敢携贰?(《左传·文公七年》)
(23)通之以道,畜之以惠,亲之以仁,养之以义,报之以德,结之以信,接之以礼,和之以乐,期之以事。(《管子·幼官》)
通过对“动词+之+如……”结构与“亲之”语义的考察,可以发现,“亲之欢如父母”与上古语法规则不太相符,因此,其中的“欢”字为衍文的可能性很大。
(三)“亲之如父母”的文献证据
“亲之如父母”在《荀子》等上古典籍中还可以见到数例,如下所示:
(24)是故百姓贵之如帝,亲之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而不愉者,无它故焉,道德诚明,利泽诚厚也。(《荀子·王霸篇》)
(25)如是,百姓贵之如帝,高之如天,亲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荀子·强国篇》)
(26)如是则百姓贵之如帝王,亲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韩诗外传》卷六)
(27)夫政善则民说,民说则归之如流水,亲之如父母;诸侯初入而后臣之,安用辨言?(《大戴礼记·小辨》)
例(24)~例(27),与《荀子·富国篇》中的句式结构相同。上述例句中“亲之”之后、“如父母”之前,都没有形容词。也就是说,“亲之欢如父母”缺乏文献证据的有力支撑,就此而言,其出现的可能性很小,“欢”极有可能是衍文。
同时,我们也穷尽性地考察了上古文献中“欢如父母”的用例,除《荀子》此例尚存疑问外,还有以下用例:
(28)故下之亲上欢如父母,可杀而不可使不顺。(《荀子·王霸篇》)
(29)是故大国之君事如臣仆,小国诸侯欢如父母。(《管子·小匡》)
将上两例与“亲之欢如父母”进行比较,可以发现:
两者句式结构不同。“下之亲上欢如父母”和“小国诸侯欢如父母”都不是“(名词)+动词+之+如+名词”结构。
第二,两者语义指向不同。“下之亲上欢如父母”是指“百姓亲近君主就如同亲近父母一样高兴”,“欢”的语义指向“下之亲上”;“小国诸侯欢如父母”,“欢”的语义指向“小国诸侯”。而“人归之如流水,亲之如父母”,“归之”“亲之”的主语皆是“人”。“人归之如流水”是指“人们就像水向低处流一样的归附过来”;“(人)亲之如父母”是指“人们就像对父母一样的亲爱他们的君主”。就“亲之欢如父母”来说,此句的关系较为复杂,语义指向并不像前面的语句那样明确,在上下语境中也很难完全解释清楚。
此外,我们在《韩诗外传》中也见到一个“欢如”的用例:
(30)民之亲我也,芬若椒兰,欢如父子。(《韩诗外传》卷三)
此例和“亲之欢如父母”也有所不同。首先,此句中的“欢”语义指向是“民之亲我”,表示“上下相亲”。其次,“欢如父子”和“芬若椒兰”彼此相对。
综上所述,通过文献用例、句式结构、语义指向等方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亲之欢如父母”既难以通过语法规则的检验,也缺少文献证据的支持。因此,我们认为,“亲之欢如父母”当为“亲之如父母”之误,其主语承接上句的“人”,同时和“归之如流水”彼此对应。“亲之如父母”意为“人们就像对父母一样的亲爱他们的君主”。
二、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
《史记·秦始皇本纪》曰:“自今以来,操国事不道如嫪毐、不韦者籍其门,视此。秋,复嫪毐舍人迁蜀者。当是之时,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其中,“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由顾颉刚先生领衔整理的中华书局《史记》点校本的句读为:“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我们认为,这一点校值得商榷,“六月”当作上读:“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此句的意思是“干旱一直持续了六个月之久,到了八月才下雨”。
(一)时量短语作补语
和现代汉语一样,在上古汉语中,“大旱”“大雨”等气候现象,也可以用时量补语。例如:
(31)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32)汤之时大旱七年,雒坼川竭,煎沙烂石,……(《说苑》卷一)
(33)齐桓公之时,霖雨十旬。(《说苑》卷十五)
(34)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之曰:“必以人祠,乃雨。”(《新序》卷二)
(35)成帝建始三年秋,大雨三十余日;四年九月,大雨十余日。(《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由以上用例,可以对“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进行类推,应点校为“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这样才显得文从字顺。而“六月至八月乃雨”的断句,显然是不符合上古汉语的语法规则的。
(二)“时量短语+乃……”
我们不妨再对上古汉语中“时量短语+乃……”的句式结构进行考察,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表示所用时间较长或较短,通常为“时长+乃……”。例如:
(36)齐有善相狗者,其邻假以买取鼠之狗。期年乃得之,曰:“是良狗也。”(《吕氏春秋·士容论》)
(37)人主从上方读之,止,辄乙其处,读之二月乃尽。(《史记·滑稽列传》)
(38)先是,冬,釐公薨,十六月乃作主。(《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39)凤如钦言,白遣焉等作治,六月乃成。(《汉书·沟洫志》)
(40)发民作城,日作五百人,二岁乃已。(《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
(41)单于留使者,三岁乃得还。(《汉书·匈奴传上》)
(42)及孝文时,匈奴侵暴北边,候骑至雍甘泉,京师大骇,发三将军屯细柳、棘门、霸上以备之,数月乃罢。(《汉书·匈奴传下》)
(43)任身十四月乃生,上曰:“闻昔尧十四月而生,今钩弋亦然。”(《漢书·外戚传上》)
(44)有五公子争立,齐乱,公薨三月乃讣。(《论衡·状留篇》)
(45)宋人或刻木为楮叶者,三年乃成。(《论衡·自然篇》)
(46)夫遭旱一时,辄自责乎?旱至七年,乃自责也?谓一时辄自责,七年乃雨,天应之诚,何其留也?如谓七年乃自责,忧念百姓,何其迟也?(《论衡·感类篇》)
(47)丘墓庐道畔,逾月乃入,恶之甚也。(《论衡·四讳篇》)
(48)岁星赢而东南。《石氏》“见彗星”,《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彗,……《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天棓,……《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天枪,……《甘氏》“不出三月乃生天欃,本类星,末锐,长数丈。”(《汉书·天文志》)
在上述用例中,“乃”主要用作副词,意思相当于“才”或“就”,表示和人们预料的时间有所偏差。在例(36)~(47)中,“乃”的意思相当于“才”,表示比预期的时间要长、要晚,“逾月”“七年”“二岁”等均为时长。在例(48)中,“不出三月”表示“不到三个月”,因为“不出”指明了时间较短,所以“乃”相当于“就”,表示比预期的时间要短、要早。
2.表示某一时间有何行动或结果,通常为“(至)……时间+乃……”结构。例如:
(49)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左传·闵公二年》)
(50)以乱故,八月乃葬齐桓公。(《史记·齐太公世家》)
(51)余至江南,观其行事,问其长老,云龟千岁乃游莲叶之上,蓍百茎共一根。(《史记·龟策列传》)
(52)高后二年正月,武都山崩,杀七百六十人,地震至八月乃止。(《汉书·五行志下之上》)
(53)将军计欲至正月乃击罕羌,羌人当获麦,已远其妻子,精兵万人欲为酒泉、敦煌寇。(《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
在上述用例中,“季年”“八月”“正月”“千岁”都是较为具体的时间,表示到这一时间为止。“(至)……时间+乃……”意为“到……时候,才/就……”。“季年乃三百乘”即“至季年就达到了三百乘”。“八月乃葬齐桓公”意为“到八月才葬齐桓公”。《左传·僖公十八年》曰:“秋八月,葬齐桓”,由此可知,“八月乃葬齐桓公”之“八月”,并非时长。“千岁乃游莲叶之上”意为“至千岁时才游于莲叶之上”。由此可知,上述例句中的“乃”多是表示某一行为或结果跟人们的预见有所偏差。就此看来,我们所分析的“至八月乃雨”,也应属这一结构,意为“到了八月才下雨”,表示比人们希望的时间要晚。
总的来说,在上古汉语“时量短语+乃……”句式中,“乃”主要用作副词,意思相当于“才”或“就”,表示和人们预料的时间有所偏差,其具体意义要视上下语境而定。如果早于预期,则表示“就”;如果晚于预期,就表示“才”。具体来说,“至八月乃雨”中的“乃”相当于“才”,表示时间比人们预期的要晚。
(三)“自+时间+至+时间”
有人可能会提出不同的看法,认为“六月至八月乃雨”中的“六月至八月”,是表示“自六月至八月”这一段时间。一般而言,上古汉语中,如果是表示自起点至终点的某一时间段,“自”等介词往往不可省略,因为它表示“起始”之义。例如:
(54)成帝河平元年,长安男子石良、刘音相与同居,有如人状在其室中,击之,为狗,走出。去后,有数人被甲持兵弩至良家,良等格击,或死或伤,皆狗也。自二月至六月乃止。(《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例(54)中的“自二月至六月”,是包括自起点至终点的一段时间,表示这一动作(状态)在这一段时间内持续进行(维持),在终点时才得以改变(结束)。也就是说,“自二月至六月乃止”是指这一奇怪的事件从二月持续到六月,在六月才停止。以此为参照,可以发现,在“六月至八月乃雨”这一句式中,并没有介词“自”,因此,将它解释为“从六月到八月”这一时间段,是有所不妥的。
我们可以将“自二月至六月”这样的句式称为“自+时间+至/至于+时间”结构,这一结构在传世文献中不乏用例,对它进行全面考察,可以发现,其中的介词“自”往往是不省略的。例如:
(55)郊自正月至于三月,郊之时也。(《谷梁传·哀公元年》)
(56)是自正月至于十月,而天之功毕,计其间,阴与阳各居几何?(《春秋繁露》卷十二)
(57)时连雨自七月至九月。(《汉书·高帝纪上》)
(58)昭帝始元元年七月,大水雨,自七月至十月。(《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59)刘向以为,自二十年至此岁,八年间日食七作,祸乱将重起,故天仍见戒也。(《汉书·五行志下之下》)
例(55)~例(59)中的“自+某时+至+某时”结构,均表示自起点至终点的某一时间段,时间起点之前的介词“自”都没有省略。以此类推,假若是表示“自六月至八月”这一时间段的话,介词“自”也不可省略。还需指出的是,该句在介词“自”省略的情况下,再将“六月”下读,“六月”则成了时间的起点,“六月至八月”表示干旱持续了两个月。如果是将它标点为“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则表示“大旱持续了六个月,到了八月才下雨”,这样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综上所述,若将“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断为“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的话,显然更为妥当。因为这里的“六月”是表示時长概念,而不是表示时间的起点,所以应该上读,作“大旱”的补语,句意为“干旱持续了六月之久,一直到八月才下雨”。这样既符合上古汉语的语法规则,也能消除不必要的歧义。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语法规则具有社会性、系统性和强制性。人们在交际过程中,必须遵守语法规则,古代汉语也同样如此,否则将不利于信息的传递,也会影响到交际的目的。同时,作为一个系统,语言又具有历史性,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古代汉语是一种定型化的历史语言,而古代文献则是它的重要载体。因此,在对传世文献典籍的整理过程中,应辅以其他文献证据,将它置于当时的语言系统之中进行验证。就此而言,运用语法分析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它是释读和研究古代典籍的基础,极为关键。否则,就可能会偏离文本的本义,产生种种误解、曲解。
参考文献:
[1][战国]左丘明撰,[西晋]杜预集解.左传(春秋经传集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3][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清]俞樾等.古书疑义举例五种[M].北京:中华书局,1956.
[5]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