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语同义成语的构成类别及认知机制
2019-08-09汪钲
汪钲
摘 要:汉语中同义成语的数目很多,意义相近或相同的一组成语中的组成类别也别具特色。首先,探究同义成语内部的组成类别,并分析造成同义成语中形式迥异的相关因素。其次,探讨同义成语所共有的句法成分,发现同义成语的句法成分较为丰富,可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亦可作独立小句等。再次,从认知角度出发,探究构成同义成语的认知思维机制。
关键词:同义成语;构成类别;认知机制
我国是一个成语大国,经过漫长时间的锤炼,成语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成语”这一概念的内涵,在历史上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古人所说的成语,开始时指的正是字面上的意思,即已成的言词、语句。从金朝王若虚在《滹南遗老集·新唐书辨》中提到的“成言”,到较早使用“成语”一词的元朝刘祁,再到明朝王骥德《曲律》中提到的“成语”,而后清代文人学者如李渔、章学诚、刘大櫆等人多次提到“成语”一词,到最终专门开列出“成语”条目的赵翼、钱大昕两人。“成语”一词才最终被我们所熟知(徐耀民,1997)。汉语成语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数量众多,形义关系也较为复杂。近些年来,专门对成语进行释义、辨析的辞典、专著不在少数,研究者从成语的形式、语义、来源等方面对成语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有的是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成语的构成进行探究,如徐盛桓(2006)从相邻性和相似性视角,对汉语成语中的不完备显性表述进行补足或阐释,其中运用了类似隐喻与转喻的概念。再如李闻梅(2007)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将成语中实体与隐喻概念之间一定在某一点上存在着某种相同的特别性质称之为“同质点”,并将其划分为情感、关系、时间等八种概念类别。这里所谓的“同质点”,笔者认为亦不过是隐喻概念中相似点的另一种说法。本文以蒋荫楠的《同义成语词典》为基本语料库,在吸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同义成语进行探析,主要阐述汉语中同义成语的构成类别及其认知机制。
一、汉语同义成语的构成类别
我们首先对本文中同义成语的概念进行一下界定,笔者所谓的“同义成语”并不是具有相同语素的一个成语,而是意义相近或相同的一组成语,即同义组内的不同成语或构成成分有异,或组合方式不同。例如①:
1.凤毛麟角——吉光片羽;
2.百折不挠——不屈不挠;
3.半途而废——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4.付之一笑——一笑了之——一笑置之;
5.重振旗鼓——东山再起——卷土重来——死灰复燃;
6.怒不可遏——怒发冲冠——怒火中烧——怒气冲天。
我们看到,第一、二组都是由两个成语组成的同义成语,第三、四组均为三个成语组成,第五、六组为四个成语。笔者梳理《同义成语词典》后发现,由两个成语组成的同义成语共计551例,占比92.8%;由三个成语组成的同义成语共计40例,占比6.7%;由四个成语组成的同义成语只有3例,占比0.5%。同时,我们发现同义组内有相交重复的部分,如:第二组中的“不挠”,第四组中三个成语相交的部分为“一笑”,第六组相交的部分只有一个字“怒”。由此可见,如果几个成语构成成分中有互相重复的部分,则这几个成语有可能组成一组同义成语,这是同义成语组成的一个大概率标志。但这并不代表只要有重复部分的成语,其意义就会相近,笔者从《反义成语词典》中也发现有许多重复相交的反义成语,如:“好吃懒做——苦吃勤做”,“和风细雨——急风暴雨”,“合而为一——一分为二”,“黑白不分——黑白分明”等。由此可知,反义成语中也有相重复的部分。笔者对同义成语中相交重复部分的对比率进行了统计,具体如表1所示:
如前所述,反义成语中的相交部分也不在少数,这与组成反义成语中的反义语素有关,只要替换部分反义语素,其反义关系依旧不会改变。比如,“和风细雨”中与“和”对应的反义语素除了“急”之外,还有“狂”,因此,“和风细雨”还可以与“狂风暴雨”组成反义成语,其中的相交部分无需改变。这就使得其相交部分所占比率较大。相较于反义成语,同义成语中的相交部分比例更大,约为66%。需要说明的是,同义成语中也有很多成语没有相交的现象,这可能与成语的来源有关。我们知道,同源成语和同义成语有很多交叉的地方。所谓“同源成语”,就是指一组具有共同语源的成语,如出自同一寓言传说、历史故事、诗文小说等,其结构方式可以是诗、文的截取或典故的概括。如“望洋兴叹、见笑大方、大方之家”三词皆出自《庄子·秋水》,即为同源成语(段益民,2015)。同源成语极有可能会同义,如“见笑大方”与“贻笑大方”。
有些构成同义的成语之所以形式迥异,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第一,构成同义成语的语源不同
大家都知道“天花乱坠”和“头头是道”这两则成语,同时它们也是一组同义成语,但它们的来源却不同。“天花乱坠”源于佛教传说,相传梁武帝时云光法师讲经时感动上天,香花从空中纷纷落下。现在用以比喻说话有声有色,非常动听。而且多指夸大的或不切实际的话,含有贬义。“头头是道”原本也是佛家语,出自明代圓极居顶《续传灯录·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园成。”现在多形容说话有理有据,叙说条分缕析。亦形容做事有条不紊,很有办法。两个成语都可以用来形容说话说得很好听,可构成一组同义成语,由于来源不同,构成形式也迥然相异,而且在具体使用时,还要注意区分两者的细微差别。
第二,同义成语内部具有蕴涵关系
这里的蕴涵关系是指“解释——被解释”的关系,即其中的一个语义较简单的成语可以用来解释另一个成语,被解释成语的语源通常较为复杂。如:“榜上无名——名落孙山”,“榜上无名”即公布的名单上没有名字,泛指落选,它是直陈性成语,通俗易懂。由于两者为同义成语,因此,很容易理解“名落孙山”的含义。不过,如果若不清楚“名落孙山”来源的话,初次接触到这一成语的读者恐怕只能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了。
第三,取义角度、表义倾向与语义强弱不同
且看这组成语:“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这是由两个形式上完全不同的成语组成的同义成语,它们均为比喻性成语,喻指忘恩负义的行为。不过,两者在语义强度上有所不同,“过河拆桥”语义较轻,而“卸磨杀驴”的语义较重。这也是由于人们的认知差异所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说,两个成语还均可以视为是歇后语的省略,如:“过河拆桥——不留后路”,“卸磨杀驴——恩将仇报”。相比较而言,“卸磨杀驴”的情绪表现更为强烈,贬义色彩也更为突出。
二、汉语同义成语的句法功能
从语法的角度来看,成语在句子里相当于一个短语。因为短语能在句子中充当不同的成分,所以成语也具有同样的语法功能。我们知道,汉语成语形式多种多样,有四字成语、五字成语、六字成语、七字成语等。由于笔者所依据的《同义成语词典》均为四字格成语,因此,我们将重点分析四字格成语的句法成分。同时,同义成语各自具有不同的句法功能,这里主要是对作为一组同义成语的共有功能进行探讨。
(一)作主语
“半壁河山——残山剩水”这组同义成语可以在句中作主语。例如:
(1)如果不是南宋军民在虞允文的指挥下,给完颜亮以致命的打击,宋高宗的半壁河山是保不住的。(雷大绶《采石之战》)
(2)伤心怕看秦淮月,剩水残山总可伶。(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
(二)作谓语
“惨不忍睹——惨不忍闻”这组同义成语可以在句中作谓语。例如:
(3)当时,从桂林到贵州,沿途倒满了饿死、病死的人的尸体,惨不忍睹。(徐君慧《桂林史话》)
(4)尤其是那些病者垂死之时,呼父号母……辗转哀叫,惨不忍闻。(方志敏《狱中纪实》)
(三)作宾语
“白日做梦——痴心妄想——胡思乱想”这组同义成语可以在句中作宾语。例如:
(5)这赢钱的黄粱美梦还没讲完,自己都觉得这是白日做梦。不过他转念又想,要是你说的一切都能变成现实多好!接着他又说了起来。(贝蒂·史密斯《布鲁克林有棵树》)
(6)我一死,这个全县、全省、全中国的黑点就自行抹掉了!但是我偏不死,他们要弄死我我没法子抗拒,但想要我自己死,那是痴心妄想!我要好好活着,给全中国留下这个黑点。(莫言《生死疲劳》)
(7)若心未能静安,则总是胡思乱想,如何是能虑。(朱熹《朱子语类》卷一四)
(四)作定语
“赤手空拳——手无寸铁”这组同义成语可以在句中作定语。例如:
(8)我们赤手空拳的小民有什么法子。(裴文中《戎马声中》)
(9)拿着素有训练的军队,去包围手无寸铁的学生,算了什么!(梁斌《红旗谱》)
(五)作状语
“昂首阔步——高视阔步”这组同义成语可以在句中作状语。例如:
(10)那使他心都绞动起来,他听到那两个人在谈话——是耳语罢!——他的心狂跳不已。他们昂首阔步从他身边走过,而他则窘得像个小学生。(辛克莱·刘易斯《巴比特》)
(11)这个偶然的安排使董贝先生可以随意护送伊迪丝。他也就这样做了。他以一个上流社会人士庄严的风度,高视阔步地在他们前面穿过城堡的各个宫殿。(狄更斯《董贝父子》)
(六)作补语
“半信半疑——将信将疑”这组同义成语可以在句中作补语。例如:
(12)“奇怪,一定是出了什么事。”阿荣那句“伯父喜爱我”里面似乎大有文章。光一知道这里面不乏炫耀的成分,因此听起来半信半疑。他甚至还猜测佐山夫妇是否吵架了。(川端康成《生为女人》)
(13)他那嗅觉敏锐的鼻子告诉他象群就在前面不远的地方。猎人们听了之后将信将疑。(埃德加·赖斯·巴勒斯《返璞归真》)
(七)作独立成分
“白驹过隙——光阴似箭”这组同义成语可以在句中作独立成分。例如:
(14)白驹过隙,黎澍先生驾鹤西归,倏然已届十年。(李洪岩《黎澍先生两篇批评文章发表以后》)
(15)光陰似箭,许多年过去了,他翻遍了堆满几件书房的每一本书,也写下了许多读书的收获、见解。(杨书案《五彩笔》)
有些同义成语的共有句法功能很丰富,既可作谓语,也可作状语、补语、定语等,如同义成语“不由自主——情不自禁”。大部分的同义成语均可作谓语,还有少量的同义成语可作各类句子成分。
三、汉语同义成语的认知机制
徐盛桓(2004)指出,成语有四点特性、三种品格,四点特性是文字构成的相传性、文字表达的不完备性、字面义与文旨的距离性、字面义与文旨关系的约定性;三种品格是历史性品格、结构化品格、蕴含力品格。我们对成语的思维认知有很大一部分是依托于这些特性与品格的。徐盛桓(2006)还指出,汉语的成语具有不完备性,要据其显性表述所体现的常规关系对显性表述进行补足或阐释。同时,他用相邻性与相似性来说明成语的形成机制,其中,相邻性是转喻思维的基础,而相似性又是隐喻认知产生的重要条件。因此,笔者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对组成同义成语之间的认知思维进行探析。
(一)隐喻
人类在很早以前就已经对隐喻性思维有了初步认识。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亚里士多德这里所说的“隐喻”实际上类似于现在所讲的“转喻”。莱考夫(1987)在《范畴》一书中,根据结构原则把认知模式分为四种:命题模式、意象图式模式、隐喻模式、转喻模式(李闻梅,2007)。同义成语是在隐喻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相邻性的转喻性联结,它首先所依据的就是隐喻思维中的相似性。这里以“沁人肺腑——沁人心脾”“泥牛入海——杳如黄鹤”“马到成功——旗开得胜”“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为例,对同义成语中隐喻思维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
先看“沁人肺腑——沁人心脾”这组同义成语。两个成语都有使人心理感到舒适的意思,都能作谓语、定语。例如:
(16)空气里弥漫着花草气息的水味,金灿灿的油菜花也带着水味,格外沁人肺腑。(贾兆才《荷花》,作谓语)
(17)來顺感到一阵沁人肺腑的清凉,脸上不觉也露出了笑。(康濯《第一步》,作定语)
(18)文章好坏,不在长短。古代不少名作,仅只二三十句,而情意无穷,沁人心脾。(臧克家《学诗断想·文不在长》,作谓语)
(19)将军张开双臂,大口呼吸着沁人心脾的空气,沿海边信步走去,轻轻地哼着歌曲。(杜鹏程《海与火焰》,作定语)
这组成语中的“肺腑”“心脾”两词均是表示人的内部器官的词语,两者在功能上具有相似性;肺腑、心脾都是由身体感觉投射到现实中的相关事物上,如水味、空气、文章;同时,两者有相交的词语。因此,在同质点作用和隐喻性思维作用下,两个成语具有了相似的含义,组成了一对同义成语。
“泥牛入海”“杳如黄雀”这组同义成语更加依托于隐喻性思维的作用。“泥牛入海”即泥塑的牛堕入海中,语出《祖堂集·洞山和尚》,后用以比喻事物失去后再也不见,杳无信息。“杳如黄鹤”语出唐朝崔颢的《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比喻一去之后,再无影踪,下落不明。两者皆是比喻性成语,始源域都是事物性的对象或事件,目标域则表示抽象的涵义,即“一去不返”,均是遵从了从事件映射到抽象含义的隐喻性思维。由于两者的目标域有相似点,即所谓的同质点,所以它们便构成了一组同义成语。
再看“马到成功”与“旗开得胜”,两个成语各有一个事件“马到”与“旗开”,而“成功”与“得胜”亦有相同的含义。因此,也是一种从事件域到抽象域的隐喻性思维。“刻舟求剑——守株待兔”这组同义成语则更需要隐喻性思维来加以理解,两者均来自寓言,两者均为比喻性成语,都用以比喻固执拘泥、不根据实际情况行事,同样是一种从事件域映射到抽象域的隐喻思维。
(二)转喻
沈家煊(2008)指出,隐喻与转喻的相异点是:隐喻是两个相似的认知域之间的“投射”,转喻是两个相关认知域之间的“过渡”。投射是一种突变,过渡是一种渐变;此外,隐喻主要是一种理解手段,转喻主要是一种指代手段。隐喻的源域要具体,转喻的源域要显著。转喻与传统修辞学中的借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转喻的认知解释就是用凸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的认知过程(董成如,2004)。在同义成语的组成中,转喻与隐喻是密不可分、共同作用的,如上文中提到的“沁人肺腑——沁人心脾”也有转喻的思维特征。这里以“卑躬屈膝——俯首帖耳——奴颜婢膝”“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张口结舌”“焕然一新——面目一新”为例,对同义成语中转喻思维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
“卑躬屈膝——俯首帖耳——奴颜婢膝”三个成语均描写了奉承、听命、没有骨气的形象,但并不是整体描写,而是对“躬”“膝”“首”“耳”“颜”进行的部分描写,由部分代替其整体的形象,这正是转喻所发挥的作用。同时,其中既有动词性的描写,也有联合式的名词构成,如动词“屈”“俯”“帖”,名词性结构“奴颜”“婢膝”。“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张口结舌”这组成语和上组成语十分相似,也是由部分代替整体进行描写。三个成语都有因某种原因而说不出话来的意思,都是对“目”“舌”“口”这三部分进行动词性的描绘,在转喻的思维机制下引申出成语的含义。在“焕然一新——面目一新”这组同义成语中,“焕然一新”是从整体上进行描写,而“面目一新”显然是以部分代替整体,同样是转喻性思维的体现。
(三)类比
类比思维与隐喻、转喻思维有很大联系,近些年来,也有许多研究者着力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共性。类比中有本体和比体,它们之间的关联点是同类关联点,在创造或理解类比时,需要运用到这一推理过程,即:“本体和比体在某些属性上相同,由此推定两者在另外的属性上也相同”(周黎敏,2016)。
这里以“沧海一粟——九牛一毛”这组同义成语为例加以分析。这两个成语都有非常细小的意思,“沧海一粟”字面义为“大海中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微细、渺小,一般指作用或贡献等极少。而“九牛一毛”则更偏重于相比之下,数量极其微小,通常指钱财或物质很少。两者都运用了类比这一思维认知,将大海与谷子相比,将许多牛身上的毛与一根毛相比,它们之间的同类属性就是指数量上的少。
综上所述,汉语同义成语是指意义相近或相同的一组成语,它们之间有重复相交的部分,也有形式完全迥异的部分。同义成语可作不同的句法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亦可作独立小句。同义成语一般受到隐喻、转喻、类比等思维认知机制影响而具有相同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耀民.成语的划界、定型和释义问题[J].中国语文, 1997,(1).
[2]徐盛桓.成语的生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4,(1).
[3]徐盛桓.相邻与补足——成语形成的认知研究之一[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
[4]李闻梅.汉语成语实体隐喻的认知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段益民.浅谈同源成语、同义成语和通用·异体成语[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5,(9).
[6]董成如.转喻的认知解释[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2).
[7]周黎敏.“比喻”和“类比”的异同辨证[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6.
[8]蒋荫楠编.同义成语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
[9]蒋荫楠编.反义成语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
[10]沈家煊.认知语言学理论与隐喻语法和转喻语法研究[A].沈阳,冯胜利.当代语言学理论和汉语研究[C].商务印书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