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族声乐演唱声部的平衡发展
2019-08-09林佳琪
林佳琪
【摘 要】目前在音乐舞台和比赛现场,民族声乐选手和演员总体来说,呈现“女声多、男声少,高声部人数居多、中低声部人数较少”的现象。随着人们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千篇一律的艺术表现形式已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艺术欣赏的要求,因此声乐艺术的改革创新迫在眉睫,我国的民族声乐还有待进一步实现声部平衡发展。
【关键词】民族声乐;演唱;声部;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0-0045-02
在社会文化生活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声乐艺术在社会文化活动中涉及的层面很广泛。无论在形式、内容上都体现出人们不同的审美需求。独唱、重唱、男声、女声、美声、民族等多样性的表现形式展现出了声乐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全国第十届声乐大赛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目前我国民族声乐演唱的最高水平。不论是从专家评审组的水平,还是演员的精神风貌、演唱作品的选题、演唱者的表演能力等各方面,此次比赛都是一次高水平的声乐比赛,我国民族声乐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由此可见一斑。
一、合理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声部平衡发展助力
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自改革开放以来就不断吸收来自西洋美声唱法的精髓,与中国民族声乐自身的演唱教学方法及理论体系相结合,从而使民族声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更具个性特点和时代特点。当我们以声乐表现生活的时候,用单一的女高音或者单一的高声部又怎么能表达如此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呢?因此解决民族声乐声部平衡发展将是今后每位声乐表演者思考的话题。
首先要解决关于声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各级各类声乐人才培养机构应当紧紧围绕声部多样化发展这个主题,通过深入总结,不断地对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评价改革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探索,从而建立健全各类人才培养模式。
其次我们要尊重个体差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为不同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提供学习的氛围,创造成才的机会。各类声乐教育机构应当对男生的培养模式进行深入探索,男生较女生相比,对艺术的热爱执着程度在思想上重视不够,因此教师要在思想上进行引导,在教学方法上进行跟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研究为教师借鉴同学科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提供可能。
同时我们还要更新教育观念,为人才发展科学定位。回想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八九十年代初的歌唱家以及演唱作品,如罗天婵的《孤独的牧羊人》,杨洪基的《滚滚长江东逝水》,关牧村的《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刘秉义的《我为祖国献石油》,德德玛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廖昌永的《古老的歌》等等,都是中低音声部。他们在声乐艺术的道路上都取得了较好成绩,得到了专家的认可和广大观众的喜爱,受到了方方面面的关注。如今这种声部的影子却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我们常常抱怨作品单一,其实仔细想想,从供求关系来看,作品单一与唱法单一是有直接联系的。单一的风格与片面的音乐欣赏理论以及社会舆论的导向是直接关联的。诚然中国的老百姓一提到民族唱法,首先想到的是女高音和男高音,这件事很值得我们深刻反思。说明我们民族声乐的发展缺乏声部的多元化,这还说明我国声乐理论界和各种媒体对广大听众、观众缺乏正确的引导。
因此,民族声乐迫切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全方位进入声部、风格、色彩多样化的新阶段。这种多样化发展的新目标,给高校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专业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对我国声乐艺术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带来正面影响的同时,我们也细心发现,声乐艺术的发展越来越呈现出广泛性,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审视声乐艺术教学的形式、内容和方法,对声乐教学进行调整,合理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为实现声部平衡发展助力。高校教育也只有发现问题,弥补不足,才能推动我国民族声乐文化的前进与发展。
二、各种歌唱流派对声部和音色的分类
把歌唱的声音按音域和音色进行分类是欧洲人发明的方法,现在为美声唱法所通用。这种分类的方法在把人声按高、中、低三个声部类别进行大类区分后,又按个人嗓音的音量、音色的灵活性、抒情性等特点按音色进行声种的细分,具体分类如下。花腔女高音c'-e3,声音特点是集中明亮、灵巧、音量较小。抒情女高音ci-a2,声音柔和、圆润、音量适中。戏剧女高音cl-b2,声音音量较大很有穿透力,声音饱满、较宽。女中音a-a2,声音特点是音色较暗、柔和、音量适中。女低音e-e2,声音特点是浑厚、圆润、音量较大。男高音Ct-c3,声音特点是明亮、纤细、音量适中。男中音a-a2,声音特点是深沉、浑厚、音量较大。男低音E-e',声音特点是声音浑厚,音量较大。中国的传统戏剧没有声部的划分,完全是按角色的年龄和性格特点分成各种行当,如京剧女角有青衣、花旦、老旦,男角有老生、小生、黑头,等等。每个角色都有约定俗成的演唱音域和演唱的声音特色要求。如京剧的小生最大的特点是真假声结合,由于假声一般比较高,比较集中,所以听起来较年轻。由于中国历史上没有声部的划分,所以今天的中国民族唱法在音域划分上大体借用欧洲的方法。应该指出的是由于民族欣赏习惯的原因,中国民族唱法的中高音作品占了绝对的多数,中音作品较少,低音作品更少。歌唱嗓音是自然分成高、中、低三种的,在民族声乐领域不能因为缺少作品,就让有中、低音嗓音的人无歌演唱,这个问题需要当代的作曲家们着力解决。
实现民族声乐声部平衡发展,就要搭建各种教育教学交流平台,营造氛围,促使教师们博采众长,为己所用。科学的教学理念的渗透需要解决的不是基本的方法問题,而是建立在基本方法之上的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的变革。声乐教学的多样性及形式、内容、方法的包容性是促成声乐文化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如何从已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中走出来,对声乐教学的目标、人才界定的标准、人才培养的模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新的思考与定位应该是有着深远意义的课题。加大教育研究力度,拓宽视野,共享资源,让更多的声乐艺术教育工作者领略到不同的教学特色,深入探讨民族声乐男女声声部构建问题。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同声部在演唱要求和技术构成上既有相同点又存在差异。如:换声点、混声方法、共鸣等等。不同声部训练的曲目和演唱作品风格要求也各有不同,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因此我们要科学搭建展示交流平台,为倡导声部平衡发展造势,形成大家都来关注民族声乐发展的前景,促进教师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实现我国民族声乐声部平衡发展。
以上是我在从事声乐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粗略剖析,实践告诉我们,各类声乐教育应当成为中国民族声乐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它对人民大众关于声音艺术的审美水平和鉴赏价值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声乐的魅力不仅仅是高音所表现出的那一刻慷慨激昂,更来源于它是否能够清晰地描绘各种景象,包括人类社会的和自然界的景象。是否能够比语言更加准确、深刻、透彻地表达出各种情绪,如高兴、悲壮、喜悦或痛苦。是否能够打动人、感染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展现给大家的,不能仅仅局限于女高音、男高音歌唱的美,男中音、男低音、女中音等各种音色同样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样会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
三、结语
实践告诉我们,各类声乐教育应当成为中国民族声乐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它对人民大众关于声音艺术的审美水平和鉴赏价值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声乐的魅力不仅仅是高音所表现出的那一刻慷慨激昂,更来源于它是否能够清晰地描绘各种景象,包括人类社会的和自然界的景象。是否能够比语言更加准确、深刻、透彻地表达出各种情绪,如高兴、悲壮、喜悦或痛苦。是否能够打动人、感染人。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展现给大家的,不能仅仅局限于女高音、男高音歌唱的美,男中音、男低音、女中音等各种音色同样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同样会受到人民大众的喜爱。
参考文献:
[1].赵德山. 对中国民族声乐声部建设问题的思考.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7.
[2].赵德山. 意念感觉与声音训练.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