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超级英雄花木兰
2019-08-09韩浩月
韩浩月
真人版《花木兰》定档2020年春季,首支预告片的发布引发了国内外网友的热情关注,社交媒体上关于花木兰与同名电影的讨论,连续几天都是热点。迪士尼对这部影片很重视,甚至为预告片的发布也作了预告,预告片正式推送时已是半夜,但这也阻挡不了网友的热情。
和国外网友的高度期待与积极评价不一样,国内观众对预告片里的花木兰形象不乏批评与调侃,主要是觉得刘亦菲的气质与花木兰不符,额头的印花仿佛某品牌手机广告,还有福建土楼不应该出现在花木兰这个北方人的生活里……
通过迪士尼官方认证的公主一共有14位,花木兰是第八位。20年前迪士尼投资1亿美元拍摄了动画版《花木兰》,大获成功,这解释了为什么真人版电影要延续动画片路线,毕竟这是一部拍给全球观众看的作品。作为一种文化输出,花木兰的名字与故事名扬海外,已经足够让人开心了,形象上有点不符合想象倒也可以接受。
预告片里长发飘飘的花木兰,是如何在军中不被发现女子身份,这让网友编了不少段子。而在迪士尼的故事伦理中,不合逻辑向来都不是什么问题,把种种不可能变成可能,是他们制造戏剧冲突的主要手段之一。况且,花木兰的故事核心魅力,从来都不是女扮男装,而是替父从军,女性如何在属于男人的战场上建功立业,这不仅在过去令人着迷,在当下也能引人思考并沉浸其中。
在美国,花木兰被当成女性反思意识觉醒的代表人物,花木兰的精神独立与内心强大,使得当代女性拥有了新的偶像,和那些只會待在阁楼里等待王子来拯救的“傻白甜”公主不一样,花木兰主动出击、运筹帷幄,以及她功成名就之后的淡定与洒脱,都为女性形象注入了更为吸引人的内在力量,在男女性别意识日渐消失的职场上,花木兰也具有了更深层的指导意义,作为一个符号,从动画版花木兰到真人版花木兰这20年间,可以管窥到世界女性的追求与变化。
在中国历史上的女英雄群像中,除了花木兰之外,还有穆桂英带十二寡妇征西,梁红玉击鼓退金兵,樊梨花受请担任兵马大元帅等,她们身上的传奇色彩,以及胸怀与格局,早已被写进中华文化史,成为我们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她们的故事,值得挖掘并一再讲述,并且可以在讲述中不断赋予新的解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被收进教科书里的《木兰诗》中这一句,在过去的时代,更多打开的是学生对性别差异的想象,现在社交媒体上对花木兰有所调侃的网友,大概就是延续了童年的意识,内心仍然不愿意接受花木兰能够匹敌男人在战场上建功立业,这样的思路其实已经陈旧了,应该革新的,不仅是对花木兰故事的理解与认识,也应是借这个故事对男性立场进行一次审视。
真人版《花木兰》电影于女观众、男观众而言,都有价值与意义,期待迪士尼在把它拍得好看的同时,也融入更多的话题讨论点,让这位英雄美女,再一次真正地走出古典,成为时常出现于人们脑海里的新超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