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气连枝,传承“大生”壶风

2019-08-08黄炜

天工 2019年5期
关键词:大生气度紫砂壶

黄炜

范家壶,用紫砂的美学定义进行思考时,每把壶带给我们的感触不只是简单的实用和欣赏,范家壶不只是单纯的紫砂工艺美术的体现,而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它所体现的是浩瀚的中国风情,是精湛的东方神韵。

大趣大雅 静水深流

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殴心雪涛起。紫砂壶是很奇妙的,他们看似一目了然,却充满了不可捉摸的内涵,深含着动人的力量。一把好壶,好在泥的琢炼和壶的素净,更好在制壶人的妙手慧心。唯如此,才能从泥到壶最终至雅器,进而表现紫砂壶的纯朴真味。

范坚制壶,重传统,求精细。大气中透着逸秀,朴厚中藏着意韵。每每上手,珍爱不已。以余心鉴,范坚所制之壶妙合趣成,深为藏家珍爱。凭我观察,范坚之壶每投一地藏市,便会立即在此处扎根。《六方水仙》壶稳健大方,淳朴美观,流露着自然鲜活之光,彰显着水仙文雅之品性;《四方竹鼎》壶简洁素朴而不失神韵,典雅丰润,素雅之风扑面而来,带着绵绵春意……端放在博古架正中央的一把壶映入我的眼帘,珠圆玉润、骨肉匀称的《福寿双全》壶,桃枝舒展有度、落落大方,整体造型灵动而又不乏内涵,美感十足,它的出现让此景别有生趣。这时的它美丽生动,豁然觉得神韵如此天然,直观而又通达。

宜兴的紫砂从业者都各有所长,或追古,或创新,或素器,或仿生,但对各式紫砂器型都信手拈来得甚是难得,范坚便是其中一位。自幼爱好陶艺制作的他,对紫砂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他将紫砂作为其一生的艺术追求,范坚说:“做壶如做人,都是相通的。壶艺须修得其心,方能成器。”仅仅在这把《福寿双全》壶里,就能真切感受到这一点。古风雅韵,香茗佳境,一把壶的气度与品位,在爱壶懂壶人士举手投足间升华、弥漫。

细观其壶,除一番趣意之外端庄大气,浑厚高雅,有着君子的品性,透着一股喜气。此壶在设计上简洁明快,造型生动,带给人敦厚温暖的感觉,作品线条柔和,提携舒适,别有一番赏壶品茗之雅趣。壶身紫砂砂质细腻,泛着隐隱的古朴之色;造型圆润饱满,精雕细琢,线条转换自然和谐,让人垂涎欲滴的数只寿桃沿着壶身攀枝而伸,一只蝙蝠翩然起舞跃然壶上,使得整个壶型富有张力和生机;取桃枝之形制成壶钮,曲度自然,别具艺术美感;壶把形如虬枝,既抽象,又细腻真实,灵动脱俗,自是一番风光;再看壶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似乎未经雕琢而一气呵成,清新飘逸的境界,带给人脱凡不俗的韵律。壶里壶外透着的淡雅之光,自然之美,甚是美哉,值得细细品味。

所谓品壶,有人赏其与茶水交融的美妙时刻,有人赞其或古朴或隽秀的文气,而范坚的《福寿双全》壶,品的更是一种气度,若你懂壶,懂生活,你一定会沉醉其中,懂得珍藏这番心境和雅致。夏日里,用《福寿双全》壶泡上一壶妙品阳羡茶,品饮佳茗之间享受茶趣。室内弥漫着茶的清香,恣意享受着,全身心浸润在沁人心脾的茶香中。心,顿悟了;情,融化了。细细品香,静静回味,心灵似被那气度所洗涤,如沐春风,心境怡然。

以壶观心 坐拥芳华

在陶都宜兴,从事紫砂的女子,不因为容颜,不因为家资,却因为她们手中的艺术使得岁月多姿多彩。范倩雯,举止间透溢出江南女子特有的风韵。从她的身上看得出,女人做壶,是一个追求精益求精的过程。范倩雯以她对紫砂的理解,诠释着那些父辈大师们的名品佳作,她的每一件作品既有风骨,又具神采,更富含艺术内涵。她借着紫砂作品静静地表述着内心的从容,直至成为一种韵味。

在范倩雯的童年记忆里都是浓浓的紫砂艺术风韵,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与传统文化的氛围里,对紫砂总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珍爱之情。大学毕业以后,她没有像其他毕业生一样去应聘高薪工作,而是毅然回到宜兴选择了她热爱的紫砂壶艺创作之路。认识一个人,无须从头至尾的荣誉堆积,仅从一件作品所散发出的翰墨陶韵,便能对作者有几分了解。从范倩雯的紫砂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她对紫砂艺术的热爱与执着。

走进她的工作室,细赏博古架上那一件件紫砂珍品,不由让人叹为观止。架上《双线竹鼓》壶线条柔和、器型古拙;《六方竹鼎》壶古朴端庄、典雅高贵……其佳作《劲竹》套壶更是吸引了观者的目光。

在中国传统文化及风俗习惯中,“竹”一直被视为高风亮节的化身,被赋予各种吉祥的寓意,深受大众的喜爱。范倩雯再一次展现了这个永恒的主题,一抔紫砂土,一把饱含深意的《劲竹》套壶,表达了祥瑞之盼,人格气度。

《劲竹》套壶的壶型饱满莹润,精工细作,这里定是注满了一壶正气,壶面光泽剔透,由内而外散发出别样的温馨之感,不饰棱角,简练端庄。竹节壶嘴似从壶身延展而出,极具艺术美感。圈把虽简,却极为流畅,曲线柔中带刚,动感庄重,与壶流遥相呼应,妙趣横生。壶钮塑成破土竹节,奔放有度,舒展大方,美感十足。壶型整体精、气、神十足,适度的含蓄与张扬并存,使作品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线与面的处理也相当娴熟,柔和的线条,筋脉明朗,流露出一种如真似幻的立体美感。

岁月可以积淀,艺术可以流芳。非经千山万水,遑论脱胎换骨。范倩雯深谙个中真味,身体力行,行走在紫砂壶艺的文化正道上,巾帼不让须眉,一步一个脚印,携带着别致的韵味勇往直前,留给时光一个惊艳的表情。

猜你喜欢

大生气度紫砂壶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小酸浆
乐在紫砂壶
祖传的舌头
平安电话
泡壶
气度影响你的高度
推敲文本,把握有“度”
购买紫砂壶4忌
浅析紫砂《仿古壶》的气度、工艺和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