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南省规模奶牛场结核病感染情况调查

2019-08-08赵胜杰赵攀登刘先敏刘光辉苑述友班付国

中国动物检疫 2019年8期
关键词:奶牛场结核病阳性率

赵胜杰,赵攀登,刘先敏,刘光辉,盛 敏,苑述友,班付国

(1.河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郑州 450000;2.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郑州 450046)

牛结核病是由牛分支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消耗性人兽共患病,人可通过呼吸道或饮用消毒不完全的牛奶经消化道感染。该病给人类健康与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1-2]。除此之外,牛结核病对养牛业,尤其是奶牛业的影响非常严重。牛感染牛分支结核杆菌后,可引起肺结核、乳房结核、肠结核等,具体临床症状与感染部位有关。病牛尤其是开放性结核病牛,可通过鼻汁、唾液、乳汁等多种分泌物,将结核杆菌排出体外,继而污染饲料、饮水、空气和周围环境,经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动物和人。

规模化牛场是当前牛结核病感染的“重灾区”[2]。对河南省规模奶牛场进行结核病检测,掌握奶牛结核病流行情况和分布特点,对于结核病的针对性防控和公共卫生安全均有重大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所检测的12 417 头活牛来自河南省18 个地市的152 个规模奶牛场。场内抽样采用估计流行率的抽样策略,设置信水平95%、可接受绝对误差5%、预期流行率2%,依据存栏量进行系统随机抽样,并对检测阳性场群进行普检。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奶牛结核病检测采用牛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具体操作步骤和结果判定标准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牛结核病提纯结核菌素变态反应操作规程》执行。

1.2.2 数据分析 将检测结果录入Excel,按不同区域和场点规模进行统计,找出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监测场点奶牛结核病的分布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总体情况

152 个规模奶牛场的12 417 头活牛中,检出阳性场点13 个,阳性活牛169 头,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分别为8.55%(13/152)和1.36%(169/12 417)。

2.2 区域分布

按豫东、豫西、豫南、豫北和豫中5 个区域进行空间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全省除豫南地区外,其他区域均有结核病阳性活牛被检出,个体阳性率介于0.05%~8.91%之间,其中豫西地区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均最高,豫中地区个体流行率最低,不同区域间的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差异显著,卡方值分别为103.04、866.28,P 值均小于0.05。2018 年河南省规模奶牛场结核病不同区域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2018 年河南省规模奶牛场结核病区域分布情况

2.3 群间分布

将所调查奶牛场按存栏量大小划分为≤100头、101~500 头、501~2 000 头 和>2 000 头4个等级,然后对检测结果进行群间分布统计。结果显示:存栏量>2 000 头的规模奶牛场中未检出结核病,存栏量≤100 头的个体阳性率为4.66%,101~500 头的个体阳性率为2.71%,501~2 000 头的个体阳性率为0.10%,不同规模场点间的场群阳性率和个体阳性率差异显著,卡方值分别为10.74、178.82,P 值均小于0.05。2018 年河南省奶牛结核病在不同规模场群的流行情况见表2。

表2 2018 年河南省奶牛结核病群间分布情况

3 讨论

从分布结果来看,河南省奶牛结核病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特征和场群分布特点。豫西地区奶牛结核病个体阳性率高达8.91%,有3 个场群个体阳性率高于该区域平均水平,个别场群个体阳性率高达45.26%,而豫南地区未检出;存栏量≤100 头的小规模奶牛场个体阳性率最高,养殖规模越大,个体阳性率越低。不同规模奶牛场对引种、生物安全和结核病净化等工作的认知程度和管理水平不同,这可能是造成不同规模奶牛场群结核病流行情况差异的主要因素。

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是目前公认的临床检测奶牛结核病的标准方法,具有灵敏、简单和价廉等优点,但也存在劳动强度大、检测周期长和结果判断主观性强等缺陷。当感染牛的致敏淋巴细胞再次遇到牛提纯结核菌素时,会释放大量的IFN-γ,因此可以通过ELISA 方法检测IFN-γ来确诊牛是否感染结核病。有研究证明,通过IFN-γ 检测确定的牛结核病阳性率低于皮内变态反应,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于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诊断技术[3-5],为此许多发达国家都应用该方法作为皮内变态反应的辅助手段来进行确诊,这样可避免因误杀造成的不必要经济损失,更有利于牛结核病的防控与净化。

根据疫病流行情况进行区域化管理,限制活畜流动,建立可追溯体系是发达国家防控牛结核病及其他重大疫病的重要措施和成功经验。欧盟、美国、澳大利亚的成功经验显示,可通过场群净化,推动区域净化,使局部地区先达到无疫,然后逐渐将无疫状态向周围延伸,让更多的局部地区实现无疫,最终在全国范围内达到无疫状态[6]。我国牛群流动监管力度弱,区域间的无序流动和可追溯体系欠缺是导致牛结核病蔓延的重要原因,因而需要加强奶牛流动控制,完善体系建设。

4 结论

本次调查发现,河南省规模奶牛场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牛结核病感染,其中豫西地区奶牛结核病流行情况最为严重,养殖规模越小,感染牛结核病的风险越高。因此,需针对不同区域和不同规模场点,制定相应的牛结核病防控和净化措施,重点加强牛群的流动监管,定期开展奶牛结核病监测,及时淘汰阳性牛群,逐步实现场群净化乃至区域净化。

猜你喜欢

奶牛场结核病阳性率
警惕卷土重来的结核病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视频宣教结合回授法对肺结核患者病原学阳性率的影响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贵州省结核病定点医院名单
抗核抗体谱IgG 检测在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分析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破伤风抗毒素复温时间对破伤风抗毒素皮试阳性率的影响
Floating dairy farm 漂浮奶牛场
真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