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之我见
2019-08-07李良文
李良文
摘 要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阶段小学生的重要能力,但是,由于一些学生对计算不感兴趣,导致学生没有学习动机,心理学家认为“学习者是向着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做出反应的”。本着这些特征,对于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应加强学生对数学计算的理解力。
关键词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F124.6,C32,Q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186-01
小学阶段,不仅要注重计算知识的教学和计算能力的培养,更应从多角度、多策略、多手段引导学生对计算的理解、兴趣,保证计算能力的全面提高,提高计算结果的正确率,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下面笔者就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培养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计算本身是一种很枯燥的练习,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提不起兴趣,有的还厌恶计算题。小学生的行为在大都是受他们的情感来支配的,教师本着这一心理特点,有意识的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对所教学的计算内容产生兴趣,设计的教学过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从而增添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我们既可以从实际生活入手,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认识的兴趣;也可以通过直观操作演示活动体验计算兴趣,如在教学20以内的加减法时,先组织学生集体交流,再引导学生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动脑、动口、动手多方面结合,从而调动各种感官,丰富孩子的感性认识,再结合小棒的演示,教师板书过程,让学生在操作中享受获得知识的成就感,更加快乐的学习数学;再如适当开展游戏及竞赛活动,增强计算趣味,教师可以通过多样的练习形式,如小组竞赛、口算抢答等活动,让学生对计算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加强算理的理解
有的教师觉得,计算时学生只要把算法牢记于心,多做多练这种机械的方法可以达到正确、熟练的要求。试想一个连基本的计算原理和方法都模糊不清的学生怎能灵活、简便地进行计算,怎能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所以让学生在学习计算方法的时候主动去探究、理解、操作、对比,加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有一次听一年级一节课《十几减9》,这位老师是这样教学的:教师出示例题情景并让学生理解后问:15减9等于多少?让学生思考片刻后,追问:谁愿意来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自由叙说自己的想法。有的说15-5-4=10,有的想加算减,有的倒着数……学生算法多种,说的精彩纷呈,但教师并未就此打住,继续让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说一说。学生交流后课件演示运算的动态思维过程,让学生在一次经历小棒从1捆拆开的过程,实现算法和算理的统一,达到对计算的真正理解。这真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实现对计算的深层次也就是对算理的理解。
三、加强对比练习
对比练习在小学计算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它的特定的价值。因此,要提高计算课课堂教学效果,精心设计一节课中各个环节的对比练习题有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另外在计算实际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感知相关计算发展的逻辑过程,可以基于学生在平时计算练习中容易出错的地方,进行一些比较和辨析,以帮助他们避免错误。
如:通过14×9+14×9和的比较,进一步强调“如果一个算式里只含有同一级计算,应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避免学生把14×9÷14×9算成1。
再如:193÷40、193÷44、193÷48这几题时,先问学生把这些除数分别看做几十来试商?除过之后商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呢?由此感受计算题的内在联系,知道试商的本质就是基于除法计算的意义。
四、巧用学生评价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就特别强调学生的评价,如学生的自我评价、生生之间的评价。这样更容易满足学生的基本需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更能带动学生的计算学习积极性。
如:课堂上教师给学生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肯定的称赞,都会让学生为之振奋。
又如:在教学“9加几”时,计算“9+5”时,先让学生各抒己见,与同学分享自己正确的想法,这种确认,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学生兴奋的解釋自己的算法,学生在欣赏自己的算法的同时,也欣赏着同学发现的算法,体验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高涨。
再如:在计算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同桌互相批阅之后说说同桌错误的原因,有什么好的建议,并让同桌说说自己的反思,这里有展示、有评价、有交流,一边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又集中了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五、培养检验习惯
认真检验是一个计算练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计算结果再次确定。可以教学生先看题目,检查运算符号及数字是否写错,再重新计算一遍,看结果是否一致。或者自己再重新做一遍,看结果是否一致。在计算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养成细心看题,认真写题,自觉检查,及时纠正的良好习惯,才能保证计算的正确性,从而提升自身计算能力。
总之,计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用,将伴随着我们的一生。计算能力是学生数学能力之一,如何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同时,培养好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漫长、细致、长期的过程,只有我们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实际情况,从细处入手,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