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活为羽翼助力数学教学
2019-08-07肖伟
肖伟
摘 要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学科,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可以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新课改下倡导的教学方式。然而,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生活化教学只是举个生活中的例子,没有真正理解生活化教学的内涵,教学效率不高。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以生活为羽翼,助力数学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从创设生活情境、加强实践操作、布置生活作业的角度入手,探析了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7-0172-01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教师在运用时不得其法,没有充分发挥出生活化教学的作用。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呢?笔者结合自身初中数学教学经验,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探析和阐述: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就像是一剂催化剂,它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调整学生的状态。而初中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尤其是一些理论的知识,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没有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巧妙地挖掘生活素材创设趣味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之中。
比如,在进行《直线、射线、线段》的教学中,如果教师上来就讲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含义及特点,学生可能并不感兴趣。教师可以巧妙地结合生活创设趣味情境吸引学生。
师:同学们,金色的秋天到来了,你们想去秋游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去感受大自然的那份美丽吧!
(多媒体出示金秋的图片,并配有优美的轻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看,那长长的小溪,就像一条直线一样,一眼望不到边;那小溪上的小桥,就像是一条线段,横跨在小溪上方;小溪旁,树林边,一片金黄;一缕缕阳光像射线一样穿过树林,无比灿烂和迷人……这些线条将我们的生活装扮得多么美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线的世界,去感受它的神奇和美妙吧!
这样,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学生对“线”的兴趣一下子激发了出来。生活中有很多的美,教师要善于挖掘,将它转变为自己教学的有力武器。
二、加强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取讲练的模式,即教师满堂灌式的讲解加上一大堆的巩固练习题。这让许多学生一上数学课就感到厌烦,遇到听不懂或者做不出来的题就想放弃。教师应该改变这种传统的模式,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可以听、可以想,还可以动手操作,以此促进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对数学相关知识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的教学时,如果教师上来就讲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学生可能并不感兴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一些轴对称图形或者收集一些生活中的軸对称图形的实物,如叶子、窗花、蝴蝶的标本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制作或搜集的轴对称图形的例子进行教学,并让学生从中间对折,看看两边能否完全重合,并向学生提问:“这条对折的线是什么?对折以后你们发现两边的图形有什么特点?”这样,学生通过亲子动手操作,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形象地理解了什么是对称轴以及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可见,生活化教学,不仅是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还可以进行生活化的操作,从而促进学生身体各个器官的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布置生活作业,促进知识运用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多以习题演算为主,虽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但是却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习题的演算也只是纸上谈兵,无法真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生活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将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实际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去。
比如,在教学完《统计调查》以后,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按照习题中的数据进行有关统计的练习,学生可能会觉得这大量的数据就是在浪费时间。教师可以以生活中的“勤俭节约”为主题,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作业:
1.统计本班所有学生一周的零花钱,并求出本班学生一周平均零花钱是多少,制成统计表。
2.想一想你还可以用哪些统计图分析上面的数据?
3.通过统计图反映的情况,你有什么想法要对其他同学说吗?
这样的作业,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而且学生通过亲自调查统计,更加明白了每种统计方式的优缺点,掌握了统计的操作过程,体会了它在实际中的作用。
总之,生活化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并促进学生真正理解数学,更加热爱生活,是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以生活为羽翼,助力数学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欧阳加亮.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更加精彩[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