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字教学指导路径探索

2019-08-07朱震国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7期
关键词:识字实践小学语文

朱震国

[摘 要]识字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一直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始终,识字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识字教学关乎学生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具体操作中,教师要切实对学生学力和学习兴趣感知点有清晰认知,进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总结识字学法,引导他们主动识字,增加识字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 实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小学阶段,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必须发挥积极作用,在传统识字教学方法的基础上,科学设计,积极创新。在组织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特点,设计谜语猜测游戏,创设适合度更高的教学情境;要巧妙借助趣味故事,传授识字技巧;开展拆分组合活动,优化识字形式;创编口头韵文,深化识字教学实效性。

一、设计谜语猜测,创设识字情境

小学阶段,语文教学识字量大,对小学生而言,学习任务重,难度系数大。教师必须打破常规教学方法,升级教学手段。利用谜语识字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分析字形的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智力。通常来说,教师首先搜集相关谜语,然后展示出来,供学生选择,学生在猜测的过程中,思维启动,认知生成。教师在选择谜语时,一定要对学生兴趣爱好、学力基础有清晰认知。教师出示的谜语必须是学生能够解决的,这样识字教学才能顺利推进。

学习一年级上册《比尾巴》时,教师出示了一些谜语:大家喜欢猜谜语吗?你知道这些谜语的谜底是什么吗?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谜语,试着猜一猜。学生对猜字谜有特别兴趣,积极参与到猜谜语活动中。当然有的谜语比较难,学生猜不出来,教师与学生一起探索谜面特点,共同解决。识字活动趣味盎然,学生对汉字记得格外牢固。

创设教学情境,是语文教学常用的方式,它能够以直观的方式展现教学内容,对识字学习的促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谜语猜测是一种情境创设的有效方法。教师展示谜语,学生参与热情高涨。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弊端,有些谜语的谜面比较模糊,给学生的识字造成了很大障碍。学生自己编写谜语,能够将学生内在积累的知识进行转化,对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有积极作用。

二、巧借趣味故事,传授识字技巧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往往不懂得总结学习方法,死记硬背是常用的方法,学习效果自然不容乐观。教师可以巧妙借助故事识字的方法开展识字活动。故事识字,顾名思义,就是借助一个简单的小故事帮助学生认识生字词,加深对字词的理解和记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讲述生动形象的故事,自然能够吸引学生关注,识字教学顺利推进。

如,教学《狐假虎威》一课,这节课中的字比较简单,也比较适合进行故事讲述,开展识字。教学伊始,教师给出字词,并选择了“食”这个字编写故事,教师示范讲述:为了赚取更大的利益,食品生产者在食品里添加了大量的不可食用物品,可是他们从来不吃自己生产的食物,老天爷为了惩罚这些人,派出两名食品监督员,监督他们的生产,而且食品生产者必须食用自己生产的食品,在食用的过程中,食品生产者良心发现,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如此愚蠢,发誓以后再也不会做损害人民利益的事情。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迅速进入学习状态。这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进行故事创编。学生选择一个字进行编写,课堂学习氛围异常浓郁,学生在讲述、聆听的过程中,对字词记忆更加深刻。

小学生不但爱聆听故事,也爱讲述故事。让学生自主编写故事,并讲述出来,讲述的过程中就强化了某个生字的学习。故事识字,因为有故事情节,学生识记起来更加轻松。

三、开展拆分组合,优化识字形式

教学实践表明:让学生试着将字进行解析、拆分,并对字的组成部分的内涵展开探究,能够极大激活学生探索积极性,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拆分组合的识字方法收到的效果是巨大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识字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观察字形、借助图画、聯系生活这些都是常用的识字形式。采用何种形式,需要教师进行筛选。拆分组合字形很有趣,关键要看分得巧不巧。教师可以将汉字进行分解,重新组合,在分解过程中,学生思维更加活跃,获得新的认知。

如,教学《我是什么》时,教师给出一些偏旁和部首,如提手旁、石字旁、三点水等。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积累自由组合,组成一个字后,教师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这个字的理解。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有的学生说道:“雹拆开后是‘雨和‘包,雨被包起来自然不高兴,就要狠狠地砸向大地。”学生的理解很独特,教师给予鼓励。学生受到教师的表扬后,探索热情更加高涨。汉字合体字的拆分,并没有什么规律可循,同样一个字,学生理解不同,拆分方法也不同。学生在拆分字词的过程中,字词理解更加深刻,情感得到升华。

中国的文字,都是由图画、象形文字演化而来的,常见的有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六种构字方法。汉字的结构也具有多元性特点。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独体结构、半包围结构等都是常见的结构形式。汉字独特的构造给拆分组合识字提供了条件。教师可以从汉字字体本身的特点出发,进行拆分组合。拆分组合看似简单,但带给学生的感受却是不一样的。

四、创编口头韵文,深化识字实效

创编口头韵文实际上就是编写顺口溜,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然后编成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帮助学生识记生字。这种识字方法具有独特魅力,能够最大限度吸引学生关注,让学生记忆深刻。

如,教学《黄山奇石》,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认识并记住“闻、名、区、省、部、著、形、状、秀、神、仙”等字词。生字词较多,学生的学习情绪比较低落,存在畏惧心理。为提升学生记忆效果,激发他们探索热情,教师将其中几个字编制成顺口溜的形式:耳朵放在门框里,看你还怎么乱打听(闻);一个老者的头上顶着一把草,你说搞笑不搞笑(著)。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蠢蠢欲动,希望自己编写。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开始自己编制生字顺口溜,课堂学习氛围浓郁。教师紧紧扣住学生认知神经,以示范的形式给了学生极大触动,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更加高涨。

小学生对一些有节奏的语言有特别的敏感,教师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自主创编口头韵文。小学生识字能力有限,常常对识字存在排斥心理,且他们的创编能力有限,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提示或提供现成资源,助力学生能力生成。师生之间共同努力,完成识字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彰显了教师的主导性。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学生识字量多,能够正确识字,阅读教学就会更加顺畅。教师要发挥教学智慧,从多视角出发,创设优良环境,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识字过程中,学生单单感兴趣显然也是不行的,还需要教师进行识字方法和技巧的点拨、指导。只有师生双方共同努力,相互配合,才能完成识字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多种语文素质。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识字实践小学语文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