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听读:打开阅读教学的另一扇窗

2019-08-07曾洁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9年7期
关键词:小城荷叶词语

曾洁

“听,见真知。”是喜马拉雅听书平台首页的一句话,充分表明了“听”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如能把听读与平常的阅读结合起来,必能够收获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以听读促学词

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字词的理解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常规的就词解词或者查字典的形式用得多了,学生很容易感到厌烦。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妨另辟蹊径,以听读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去学词,让文字和画面相互转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

《荷叶圆圆》是统编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本语言优美,想象力丰富,其中2~5自然段的内容结构相似,句式相同,都是先讲荷叶的样子和作用,再讲一些小动物在荷叶底下做什么。那么,教学时怎样借助听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呢?

1.(屏显:放声歌唱  展开透明的翅膀  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笑嘻嘻地游来游去 )

学生跟着教师有节奏地读一读这些词语。

2.配上动作听读。

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

小蜻蜓立在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

小青蛙蹲在荷叶上,呱呱地放声歌唱。

小鱼儿在荷叶下笑嘻嘻地游来游去,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

这样教学,在听读中加上动作,使本来呆板无趣的语言变得精彩万分,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放声歌唱、展开、眨着、游来游去”等词语的意思。

二、以听读促阅读

要想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选好听的内容是关键。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在听中享受语言,在听中感悟语言,在听中思考,在听中提升阅读能力。

《海滨小城》是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用选点描绘的手法表现了海滨小城的整洁与美丽。教学时,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展开听读学习。

1.听读找词语。先听录音读,然后让学生说说对海滨小城的最大印象是什么。

2.听读想画面。教师范读,让学生说说在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然后再细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语句,说说这些地方美吗,为什么。

3.听读悟写。学生在自己喜欢的段落旁边做好批注,并说说从作者的描写中发现了哪些言语密码。

鼓励学生在听读中欣赏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不仅使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更集中,而且织就了有读有思、有静有动的课堂画面。

三、以听读促积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听读与学生积累的相融共通,以使学生在愉快的听读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提升语文能力。

《秋天的雨》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呢?

(一)在听读中积累

如:“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两个句式的结构特点完全一样,学生学会了一个句子,另一个句子的用法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在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熟读句子,在熟读的基础上,教师读前面的一句话,然后学生在听的基础上把后面的一句话补充完整。这个学习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积累语言的过程,这种积累语言的方法也更容易被学生理解与接受。

(二)以听代读,以读代背

“以听代读,以读代背”就是说在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先倾听教师或者其他学生的读,代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在读中真正感受文本的语言美。比如,在学习“五彩缤纷”这个成语的时候,如果单独让学生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学生会感到比较困难。但是,当学生用心把这一段文字读完后,眼前浮现出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叶、金色的田野和美丽的菊花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詞语,积累了语言。

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文本内容的特点,鼓励学生在听读中积累语言,能够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提升学生语言积累的效果。

苏格拉底曾说:“真理,只有写在听者的心灵上,才能让他们从中感受到真善美,真理,是听到的而不是读到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听读能力的培养,以真正实现在听读中见真知。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小城荷叶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小城雪花
小城大爱
荷叶像什么
小城红梅赞
荷叶圆圆
荷叶伞
一枚词语一门静
小蚂蚁喜欢躺在荷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