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摄影师选择设备及后期剪辑的专业把控

2019-08-07张迎新

记者摇篮 2019年6期
关键词:剪辑构图

张迎新

【摘 要】作为一个广播电视工作者,摄影师的作用贯穿始终,从设备的选取、拍摄模式的调节到构图和拍摄要点,再到后期剪辑和最终的成片效果,其专业性的把控起了关键作用。一档栏目的优质与否、电视栏目的内容展示都在于摄影师的角度呈现,笔者将从各角度分析其专业需求。

【关键词】设备选择   拍摄模式   构图   剪辑   专业技巧

电视台一档栏目的优质与否,势必离不开制片人的制作方向、摄影摄像的专业技术,以及编导人员的后期剪辑。在此基础上,将内容效果最大化地呈现就是摄影师需要探究的问题了,笔者将从前中后期解读摄影师的专业把控,以便呈现一档电视栏目的最优效果。

一、前期准备

摄影师在得知节目制作的消息后,就会根据制片人的想法以及主持人的要求、摄影棚的特点做前期准备,选择相匹配的设备,再调节合适的灯光。

1.拍摄设备的选择。首先,根据场景需求分为棚内摄影和外景拍摄,两种场景模式下肯定是会选择不同的设备进行拍摄,进一步调节黑白平衡,以便后期的修改和剪辑。

对于棚内的摄影设备,主要有三类,而常说的广播级设备又分为以下三种:演播室用摄像机、新闻采访摄像机、现场节目制作摄像机。很显然,演播室用摄像机专门适用于演播厅,摇臂和镜头更能满足换场切镜头等专业需求;新闻采访摄像机主要用于外景采访,会比演播室用摄像机便捷得多;最后一种现场节目制作摄像机则是侧重舞台效果,便于直播时给观众带来强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全媒体时代到来,海量视频的受众需求不断催生着视频创作者的多元化,进而带来轻型视频拍摄设备大量涌现市场的景象。现如今,拍摄设备不再局限于大型设备,轻型设备也出现在我们的视线当中。像SONY 280、580,X70 掌中宝,GoPro 运动相机,飞行器,相机手持稳定器等轻型便携的拍摄设备,也逐步出现在主流电视媒体的新闻、专题纪录片乃至真人秀节目的制作现场,更加便于跟拍。

2.拍摄模式的调节。除了基础的设备选择,具体拍摄模式也需要进一步调整。根据内景或外景的灯光调节具体的拍摄模式,进而呈现好的视觉效果,给受众真实感受。其具体分为几个方面:检查寻像器、调整滤光片、黑白平衡、话筒的指向性,以及音频电平表。

对于一些摄像机的客观指标,比如灵敏度、噪声幅度、动态范围、分辨率等指标,摄影师需要重点关注。而轻量设备已经接近专业广播级的摄像机,在低照度、动态范围上,有些轻型摄像机的实用性已经超过了3-4 年前量产的广播级摄像机,这也给了创作人员极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创作。

而模式的调节在全媒体时代还有一点,就是要切合内容创意的表现形式,比如拍摄角度的问题,怎样能控制自如,实现全方位无死角的拍摄。此外,轻型设备抢到的画面可能比大设备拍摄的画面来得更加平稳,晃动可以大幅度地减少,也能提高画面的稳定性,减少手抖的情况。

二、中期拍摄

1.构图特点。构图是指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拍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地组织、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的创造性活动。其主要特点有:动态性、时限性、多视性、画幅的固定性和现场一致性、整体结构性。而构图也要有一定的基本要求,画面需要简洁大方、突出主体要素、明确准确的立意、塑造具有表现力和造型美感的画面。主要的构图模式有:静态或动态构图、单构图或多构图、水平或垂直构图、斜线或曲线构图、黄金分割法、九宫格式构图等。

2.拍摄要点。日常的棚内拍摄由于采光和主持人位置等条件都确定无疑,基本设置定向也没太大差别,拍摄时需要注意角度问题,几何角度和心理角度都要考虑进去。

此外,更为重要的可能是外景内拍的拍摄要点,这才是一个摄像需要下功夫研究的地方。在拍摄进程中,需要配合环境背景的光源来布置,尽量维持背景的效果光效,人物的神态和动作要与场景相符,最好是动静结合。在此基础上,需要选用仿真高且比例合理的背景,道具的比例要适当,应具有和背景相同的元素。

三、后期剪辑

即便后期剪辑是编导的工作重点,可摄影摄像也不得不考虑到后期剪辑的难度,根据后期的效果制作来拍摄不同角度的片花,以配合后期的工作人员,也给其更多选择。

从根本上来讲,摄影师不是为了剪辑而拍摄,其终极目标也不是拍一点“好镜头”,而是為内容的叙事服务。摄影师要向剪辑人员和导演提供他们想要的镜头,让他们能够将镜头拼接在一起完成整个场景和情节,完成一部逻辑连贯、触动人心的成品,并达到其最终的目的。

除了节目效果之外,摄影师也需要考虑视频贴片的问题,也就是广告位的放置,毕竟一档节目需要把收视率打包售卖给广告主,而广告位的展现才是节目商业变现的重中之重。

四、摄影技巧在效果呈现上的重要性

电视摄影师的确需要职业素养,体现在要有一定的政治素养,把控传播内容的精准性;要有敬业精神和夯实的技术功底,以便更好地展现全面内容,传达想表达的意思;要有一定的艺术素养,以便后期剪辑的便捷性;要有一定的现场应变能力,以应对现场的突发情况,即便有着后期剪辑和场控,但实时直播对其把控能力的要求更多;要有能动的编导思维外加超前的编辑观念,这些都会影响一档节目所呈现出来的效果。

而除此之外,摄影技巧同样会影响效果的呈现,主要是稳定和均匀两大方面。稳定,就是摄取镜头时尽量保证平稳,减少不必要的晃动,以地平线为基准,来把控整体画面的美感。一些特写画面,需要注意人物的整体画面位置,争取最优的美感度,这就是稳定性会放在前提的原因之一。

(作者单位:本溪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李振寰.论摄影师对影片画面气氛的把握.戏剧之家,2015.09;

[2]林旺.电视摄影师的基本技能与要求分析.传播力研究,2018.12;

[3]苏海滨.影视摄影师在数字影像时代的技术素养研究.传播力研究,2018.12.

猜你喜欢

剪辑构图
数字视音频编辑与制作课程的项目设计探讨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浅析中国山水画构图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浅谈中国民间艺术门神的造型研究
解读阿恩海姆的艺术“张力”理论
论中国国画构图中的构成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