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实影像中的象征意味

2019-08-07王姝

声屏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哑巴秋千物象

王姝

摘要:真实影像系统是电影艺术作为影像系统划分出的类型之一,其划分依据是一部电影的叙事机制在一般现实逻辑层面上所形成的审美价值判断。《暖》作为一部真实影像系统,在叙事机制上与观众产生共鸣的同时,将赋有象征意味的物象融入其中,借此得到观众最大程度的情感认同。通过对这些物象的分析,充分感受到真实影像系统中的象征作为一种局部修辞手段在电影叙事中的意义和重要性。虽然真实影像系统并不依赖于象征手法存在,但恰到好处的象征意象能成为电影的点睛之笔。

关键词:真实影像 象征 《暖》

真实影像系统凭借自身“真实性”成为电影艺术的主流形态,但创作者并不满足于单纯地记录“真实事件”。在展现事件发展过程中,导演往往会刻意地加入一些含义鲜明的具象物。不论是贯穿全篇还是短暂出现,具象物都应服务于影片的叙事机制,并为建构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和渲染感情基调做突出的贡献。

纵观真实影像系统中的诸多优秀影片,霍建起导演的作品《暖》是成功的范例之一。他的电影常常以詩意化的写实风格构成影片的整体基调。不论是《生活秀》,还是《那人 那山 那狗》,亦或是《暖》,都体现了真实影像系统的特征,即在现实生活(包括已发生的事件)中通过“真实”个例挖掘人的情感纠葛和生命历程。

秋千架:初恋的印记

秋千自古以来就与女性的情感表达密不可分,运用秋千丰富女性形象成为极好的影像手法。秋千作为影片中最重要的具象物,几乎贯穿于整个故事的叙事机制中,被导演赋予了深刻的情感寄托。较之原作《白狗秋千架》中对秋千这一物象的轻描淡写,影片导演给秋千披上了具有初恋意味的外衣,使其成为男主人公井河回忆初恋时不可或缺的物象。

影片中的秋千不仅是村里人娱乐的主要工具,在井河眼中它见证了自己对暖青涩的爱恋。从公社场院开始,井河开始了第一次回忆。辛勤劳作的村民、丰收的稻谷、欢乐的人群共同构成一幅生动淳朴的秋收图,这些场景只是感情的铺垫,真正令井河喜悦的是和暖一起荡秋千。正如井河所说,“他和暖发生的事情好像都和秋千有关。”开篇即点出秋千的重要性,更是让观众加强对这一物象的关注。之后秋千继续发挥着叙事作用。通过第七场二人荡秋千时的一问一答,表现了少年时期暖和井河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目标。井河的回答透露出他的质朴和单纯,但是,暖却从秋千上看到了北京,看见了天安门。由此,二人形成鲜明的对比。暖因为自身条件优越,不甘于生活的平淡,憧憬着飞到山外的世界。此时的秋千成全了她假想的飞翔。

同时在某种程度上,秋千成为女主人公暖的化身,预示了自我命运的变化,也承载了少年的喜怒哀乐。随着暖与小武生走到一起,她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但对于井河和哑巴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秋千上的井河和秋千下的哑巴第一次尝到失恋的苦果。从井河陪着暖荡秋千到哑巴对着秋千示爱,一步步情绪的积淀表现出秋千在井河和哑巴的心里不是单纯的娱乐工具,而是与爱人在一起时的幸福幻想。小武生走后,暖再次坐在秋千上,她不再呈现出原有的喜悦,少女的相思情怀随着秋千的荡漾四散开来。井河再次走近她的身旁,那句“把你荡到天上去”,是在为暖找回自信和快乐。然而,伤痛的到来悄无声息,断裂的秋千预示着暖的命运彻底发生改变。之前所有的暖色调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清冷的色调,秋千就此完成了情节发展变化和人物感情积累的叙事任务。这一物象从出现到结束承载了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同时将一份略带苦涩的初恋情怀呈现在观众面前。

名字:命运的隐射

名字是一个人在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符号和标识,有时甚至会成为其命运的象征,例如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名字——暖和井河。我们不难发现,影片《暖》塑造的人物形象很少,真正有名字的也只有两个主人公,但随着观影的逐渐推进,笔者越来越感受到名字在他们人生中的象征意味。

暖是村里最漂亮最能歌善舞的姑娘,她也成为两个少年爱慕的对象。暖的一举一动好似阳光照耀进他们的心房,暖的一颦一笑亦如篝火温暖着他们羞涩的初恋。影片通过诗化的视听语言进一步丰满了她温情的人物形象。井河初次回忆与暖荡秋千的场景时,穿插着农民丰收的镜头,这恰好与他当时的心情相呼应——暖在井河心目中的地位好比农民视如珍宝的麦子。而两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田地里大片麦子成熟的颜色也是暖映射在少年井河心中温暖形象的外部写照,再次强调了暖给他带来的无限美好。哑巴对暖的重视则化作怀里紧抱的鸭蛋,那娇嫩的蛋黄是暖在哑巴心底的映像。此外,暖在舞台上的表演同样为村民送来温暖和喜悦,就连短暂停留的小武生也被她所吸引。这样的女子本应有着与其外在相符的生活轨道,但暖的命运跌宕起伏,成为剧中落差最大的人物。

暖一直将美好和温情带给别人,自己却陷入一次又一次苦楚的等待中。她曾经将希望先后寄托于小武生和井河,但二人在留下一句承诺之后都成为暖生命里匆匆的过客。不同的是,井河在辜负了暖之后内心始终怀有挥之不去的负罪感。暖因摔伤腿脚成了瘸子,本想飞到省城却嫁给了粗野的哑巴,残酷的现实摧毁了暖的理想,在生活的磨练下变成了地道的村妇。但老天总是眷顾她,暖虽然等不到她爱的人,却得到了一个深爱她的人。影片结尾,哑巴为了暖和女儿的幸福,亲自将她们推向井河身边,他并不知道,真正能带给暖幸福的是自己。

“暖”,不单单是电影的片名或女主人公的名字,它更是初恋映射在少年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印记。对于每个经历过初恋的人来说,不论结局如何,它是独一无二的,更会对自己日后的感情态度产生长久的影响。尽管暖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井河也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但是暖却给井河的少年时代留下了最纯真美好的回忆。

井河的成长正如他的名字,少年时期是安于田园生活的一口井,但因阅历的丰富,他简单纯朴的人生目标被山外众多的物质需求羁绊,于是随着各种欲望的滋生他逐渐汇入现实社会的长流中,成为物质世界奴役下芸芸众生里的一员。

少年时期的井河对暖的喜爱在影片中通过独白和影像的交融随处可见。井河是暖忠实的追随者,不论上学途中、秋千架旁还是草垛上,都能看到二人的身影。暖作为井河性萌动时期的女神,让他深刻体验到了恋爱的酸甜苦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井河日后的生活轨道。如果暖没有进城的愿望,井河或许会永远安于这种闲逸淡然的乡村生活,如同井一样忠诚地陪在暖身边。为了圆暖的梦想,井河考上了大学,并许下了愧疚一生的诺言,他不愿回村的根本原因是怕見到暖。“遇到一个人,你对现实生活的全部感受就突然改变了,这时候它就是要你的命,你也不会逃避。”剧中井河的一番话表露了暖在他少年成长阶段的重要性。虽然那份懵懂的感情带有些许孩子般的稚气,可是因为井河质朴的态度,让观众备受感动,仿佛看到曾经年少的自己。我们从不质疑当时井河的承诺带有半点虚情假意,却不禁担忧信誓旦旦的话语会成为永不能兑现的空头支票,毕竟那是还未成熟的少年许下的美好愿望。

河水不会倒流正如时间不会倒退一样,人生的长流负载了许许多多的不得已。然而,世间没有后悔药,面对曾经伤害过的人,或许只能是祈求他(她)过得好些,即使井河再愧疚也无法抹去暖再次遭受欺骗所受到的伤害。好在井河懂得弥补,他将对暖的歉意转化为对暖女儿的承诺。那个乖巧的小女孩儿是暖生命的延续,或许她可以实现母亲早已淡忘的梦想。

在秋千和名字两个大的象征意象下还有一些小的意象被赋予了情感特征,在影片中承担了一定的叙事任务,例如鸭子和伞。哑巴不会说话却整日赶着一群嘎嘎乱叫的鸭子。与他人花言巧语相比,哑巴表达爱的方式正如鸭子的叫声,简单直接。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只用行动向暖表达自己的情感。井河从城里带回一把折叠伞,红色的雨伞在清冷的色调中显得异常突兀。井河试图通过这把伞弥补之前的过错,但暖心里清楚,伞就像是经过城市洗礼后的井河,即使再好也与自己无关。伞对于暖已没有任何意义,但对于女儿来说,却是一种对外部世界的一份美好期望。或许她会是下一个暖,梦想着能走出村庄。《暖》作为一部真实影像系统,给观众讲述了一个关于初恋和成长的故事,男子背弃少年时对女孩儿许下的承诺,但随着成长,内心又始终无法释怀,这在现实生活中是确实存在的事情,或许每个人都曾经成为过暖或井河,受众因与影片产生共鸣,自然而然地接受了创作者的叙事意图。而电影中的秋千、名字、鸭子、伞等物象又将这份感情升华,突出了电影想要表达的主旨。通过对这些物象的分析,我们能充分感受到真实影像系统中的象征作为一种局部修辞手段在电影叙事中的意义和重要性,虽然真实影像系统并不依赖于象征手法存在,但恰到好处的象征意象能成为电影的点睛之笔。

(作者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栏目责编:杨  刚

猜你喜欢

哑巴秋千物象
物象再造系列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为什么秋千能越荡越高
迷你秋千
哑巴狗
荡起秋千
哑巴老师(三)
留守的哑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