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纤维支气管镜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2019-08-07郑红中国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ICU病房辽宁本溪117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年13期
关键词:灌洗支气管镜动脉血

郑红 中国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本溪钢铁(集团)总医院ICU病房 (辽宁 本溪 117000)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0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10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等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水平改善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机械通气和抗生素的使用时间相较于对照组也更短,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ICU机械通气患者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机械通气是ICU监护的重要手段,很多呼吸衰竭患者存在脱机困难的情况肺部感染的概率较高。在传统的ICU机械通气中会利用药物对患者肺部感染进行抑制,但是单纯的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尤其是对于咳痰困难以及痰液黏稠的患者来说,肺部感染还容易导致支气管强阻塞和肺不张的问题,进而对机械通气治疗产生不良影响[1]。本文主要就纤维支气管镜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200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将这些患者采用信封分组模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患者共100例,男7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9.24±4.58)岁。对照组共计100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76例,女性患者24例,平均年龄(59.35±3.76)岁。两个组的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手段,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解痉化痰治疗和抗感染治疗等。实验组患者除了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治疗手段之外,还要利用纤维支气管镜进行辅助治疗。患者入院5d之后医护人员要采用PENTAX FB-15BS型纤维支气管镜对患者进行吸痰和肺灌洗治疗。在患者接受手术之前要先用丙泊酚进行镇静处理和气道局部浸润麻醉,将机械通气设置为压力支持通气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潮气量为8~10mL/kg,频率为15~20次/min为宜。于此同时可以将呼吸末气道正压进行适当的降低。将纤维支气管镜与患者气管插管的三通管接口密封端进行连接,并对患者的左右两侧和其他各段支气管进行灌洗。医护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要保持机械通气正常工作,将温度为37°C浓度为0.9%的NaCl溶液通过活检孔多次注入清洗的气管内,当视野内可见的分泌物全部清除后方可移出纤维支气管镜。在实际的气管灌洗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单次的关系量,但一般不要超过15mL。灌洗操作结束后医护人员要对呼吸机的模式和参数进行重新的设置和调整,使其恢复到之前的运行参数,灌洗结束2h之后方可对患者的血气水平进行分析,于此同时也要做好常痰培养。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对比(n=50,±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对比(n=50,±s)

组别PaO2(mmHg)PaCO2(mmHg)SaO 2(%)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70.2±7.985.6±7.468.1±4.352.9±5.686.2±3.996.5±2.3对照组69.8±8.982.3±6.669.3±5.759.5±5.185.5±3.794.1±3

表2. 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对比(n=50,±s,d)

表2. 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对比(n=50,±s,d)

组别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实验组10.9±2.318.7±3.1对照组17.1±3.627.1±4.2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状况进行比较,参考的观察指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动脉血气指标,具体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二是两组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等。

1.4 统计学分析

医护人员将收集的患者信息和相关观察指标的具体数据录入计算机中,再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分析。对计数资料进行方差齐性检查和χ2检验,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t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动脉血气指标对比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进行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的改善程度。表1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具体数据,治疗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PaO2、PaCO2、SaO2三项血气指标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实验组治疗后的PaO2以及SaO2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实验组治疗后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程度要优于对照组。

2.2 机械通气与抗生素使用时间对比

表2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抗生素使用时间的对比,对表中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在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抗生素使用时间上都要比对照组要短(P<0.05),由此可见实验组的治疗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

2.3 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机械通气治疗的10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没有出现低氧血症等并发症,于此同时患者在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灌洗的过程中也没有出现心搏骤停以及支气管痉挛等表现。

3.讨论

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治疗的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之前必须要建立人工气道,在此过程中患者的上呼吸道黏膜很容易被损伤,导致其防御力功能失常,患者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很多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存在咳痰无力的情况,气道内黏稠的分泌物无法被顺利排出。常规吸痰治疗手段需要进行反复多次的吸痰,吸痰效率较低而且会对患者的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呼吸道深部的痰液无法得到及时的排除,痰液聚集在肺泡的内部,进而会影响患者的肺部气体交换功能,患者的低氧血症无法被彻底纠正,容易诱发肺不张以及肺炎等并发症,严重的还会导致患者的窒息。对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有效的吸痰处理是抑制并发症发生保障顺利撤机的有效措施[2]。

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可以对患者的气管和支气管内部的水肿、糜烂以及出血的情况进行直接的观察,以便于及时发现患者气管深部的病变情况。利用纤维支气管镜将0.9%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准确地注入患者的支气管以及肺泡中,从而将患者呼吸道以及肺泡内的滞留物准确有效地清洗掉,从而有效缓解患者呼吸道阻塞的情况。在灌洗之后患者气道阻力有所降低,呼吸道功能得以有效的恢复和改善。相较于其他的吸痰处理方式,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的创伤小、可重复操作而且清除分泌物的能力较强。

对本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机械通气治疗的实验组在治疗后的PaO2、PaCO2、SaO2三项动脉血气指标改善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该种治疗方式可以提高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效果,于此同时还可以缩短抗生素和机械通气的使用时间,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纤维支气管镜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操作简单且对于患者的伤害较小,可以有效清除患者气道和肺泡内的分泌物,提高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保障撤机的顺利实现。

猜你喜欢

灌洗支气管镜动脉血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勘误声明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早期连续支气管灌洗在老年昏迷病人肺部感染中的防治作用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