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面负压治疗在下肢慢性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2019-08-07唐枭伟聂兰军宋辉李磊蔡薇王晶晶邹佳沈干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性溃疡贴膜换药

唐枭伟 聂兰军 宋辉 李磊 蔡薇 王晶晶 邹佳 沈干

下肢慢性溃疡临床较为常见,主要病因包括:①创伤性溃疡;②静脉淤血性溃疡;③动脉供血不足性溃疡;④神经营养不良性溃疡;⑤糖尿病性溃疡;⑥恶性溃疡;⑦感染性溃疡[1]。随着下肢慢性创面不断加深,治疗难度逐渐增加。创面负压治疗普及以前,临床治疗以创面换药为主[2],治疗周期长、患者痛苦,且费用较高。创面负压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已在临床获得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效果良好。创面负压治疗下肢慢性溃疡创面,特别对于像糖尿病足溃疡、放射性溃疡、下肢静脉性溃疡等愈合困难的创面,具有显著疗效[2]。NPWT采用专用的负压泵提供间断可控的较低负压(60~125 mmHg),通过引流管和敷料,将负压作用于各种急慢性溃疡创面,可加快创面闭合,缩短治疗时间[2]。我院从2018年1月至10月间收治23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采用创面负压治疗,疗效明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共23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均为单发创面,其中男14例,女9例,平均年龄60岁(11~89岁)。外科术后切口感染、裂开1例,糖尿病足溃疡6例,下肢外伤性溃疡9例,下肢烫伤溃疡2例,褥疮2例,下肢感染性溃疡3例。创面大小为2~120 cm2,平均43 cm2。创面存在时间3~8周。本研究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9]KY第089号。

1.2 材料

采用由美国KCI公司引进的整体化的VAC治疗系统,主要由治疗主机 (传输可控和可记录的负压,并有报警功能)、海绵辅料(大小、形状可裁切)以及Sensa TRAC技术 (智能技术监控和维持伤口处的压力)组成。

1.3 方法

将创面尽可能去除坏死组织和异物。根据创面大小修剪中性油纱布覆盖于创面基底,修剪大小合适的海绵辅料覆盖于中性油纱布上,修剪透明贴膜(大小超过伤口边缘3~5 cm),清洁创面周围皮肤,透明贴膜封闭整个创面,在透明贴膜上剪一直径为4 cm的小孔以便伤口渗液通过,无需在敷料上开孔。引流吸盘通过连接管、积液罐连于治疗主机,调整负压为100~125 mmHg,持续不间断负压引流。

创面封闭后,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需关注负压状况。负压治疗有效的标志是创面海绵敷料明显塌陷,透明贴膜下无积液。若创面海绵敷料隆起、透明贴膜下有积液等,均提示负压失效,应立即更换敷料。一般在连续负压治疗72~120 h后更换敷料一次,再按创面愈合情况,决定是否继续使用。

当创面基本愈合或创面愈合情况改善可进行清创直接缝合、植皮或皮瓣修复时,可结束NPWT。

1.4 疗效判断

治愈:创面愈合,下肢活动无明显异常;好转:创面干洁,无坏死组织,水肿消退,无明显感染,肉芽组织新鲜;未愈:创面无好转变化或继续恶化(创面扩大、坏死组织增多、感染加重等)。治疗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应用创面负压疗法治疗患者23例,治疗1~4周。其中,治愈12例,好转10例,未愈1例,治疗有效率为95%。不良反应:创周皮肤湿疹2例,经暂停治疗并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软乳膏后好转,继续完成治疗;创面有脓性分泌物伴异味1例,局部外用庆大霉素,增加更换辅料频率后好转,继续完成治疗。所有患者出院后随访1个月,全部创面愈合良好,患肢基本无功能障碍。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59岁,右足红肿破溃5 d。右足底可见一直径约1 cm、深约2 cm的创面,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入院诊断:右侧糖尿病足。行右足清创+右足第二趾截趾术,术后予以抗感染、消肿等治疗,同时予以创面负压治疗,维持负压为100 mmHg,治疗7 d后打开装置,大部分创面较新鲜,但仍可见部分坏死组织;二次清创后,继续负压治疗7 d后在全麻下行游离皮片移植术。术后2周拆线,创面愈合良好。治疗后1个月复查,创面完全愈合,患肢活动好(图1)。

图1 典型病例Fig.1 Typical case

4 讨论

4.1 创面负压治疗的发展以及应用

负压引流作为防止创面积液和感染的手段,在临床已有上百年历史。1962年,Safronov应用低负压治疗慢性溃疡创面,发现负压治疗除了引流作用以外,还可以起到促进创面修复的作用[3]。1983年,Broomé首次采用了由医用海绵、引流管、聚乙烯贴膜组成的“三明治敷料”,使负压均匀作用于创面[4]。1997年,Morykwas和Argenta等总结了应用创面负压治疗的临床经验和动物实验结果,并提出此方法的应用规范与各项参数[5-6]。目前,该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可治疗几乎所有的急、慢性溃疡创面,如糖尿病性溃疡、静脉淤血性溃疡、烧伤创面和褥疮等。

4.2 创面负压治疗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①全面充分的引流,可使细菌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密封的透明贴膜能有效地隔绝外来细菌的污染,同时便于观察创周的情况;另外,有研究表明持续负压能抑制细菌的生长[2];②相关研究显示,适当的负压能促使创面原有闭塞的微血管重新开放,促进新生毛细血管形成,显著改善局部微循环,同时负压还能减少组织水肿,因此创面血供得到改善,带来更多的氧气、营养物质以及多种生长因子,带走乳酸等代谢物,有利于创面的有效愈合。这一点对于糖尿病性溃疡、放射性溃疡等慢性难愈创面尤为重要[2];③负压的机械物理作用能促使局部组织靠拢,更有利于创面愈合。

4.3 创面负压治疗和常规换药相比的优势[7-9]

①能加速创面肉芽及上皮生长,使创面更快愈合,或让像糖尿病足溃疡、放射性溃疡、下肢静脉性溃疡等常规换药难以愈合的溃疡创面愈合;②采用透明贴膜,更便于观察创面及周围皮肤情况;③易于护理,不会有渗出液污染被褥等问题;且换药次数少,每周换药1~2次;④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总费用,减少局部抗生素的使用,降低细菌耐药性。

综上所述,创面负压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方便的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方法。但创面较大的下肢溃疡,若单纯采用该方法,虽也能使其创面愈合,但整体治疗时间会较长,可与手术治疗联合应用。

猜你喜欢

性溃疡贴膜换药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1例脑瘫幼儿口腔黏膜严重创伤性溃疡的诊治体会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急性脑梗死并发应激性溃疡的相关因素分析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
手机贴膜
MODS评分与应激性溃疡的相关性研究
贴膜暴利:批发2元零售200
未来几年贴膜行业 DIY是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