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者疼痛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08-07杨琳卞薇薇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杂志 2019年3期
关键词:扩张器效能量表

杨琳 卞薇薇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已成为整形外科的常规治疗手段[1],将扩张器置入正常皮肤组织下,通过注水壶向扩张器注射液体增加扩张器体积,完成扩张后可利用“富余”皮肤进行组织修复和器官再造。扩张器注水时囊内压上升导致患者疼痛,疼痛发生率为60%[2],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治疗中断[3]。文献回顾显示,可使用药物、阈值法、心理暗示等方法缓解皮肤扩张术注水时的疼痛[4-6]。本研究旨在观察扩张器注水过程中患者的疼痛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2017年3月至12月在我科应用扩张器注水的患者进行方便抽样,共220例入组。纳入标准:①年龄超过18岁;②单个扩张器注射;③采用常速扩张法,即3~4 d注水1次,每周注水2次[7];④意识清楚,有良好的言语表达能力,能配合本研究者;⑤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慢性疼痛患者;②既往有精神病史者。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①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10)。该量表是将一条直线平均分成10份,每个点用数字表示疼痛依次加重的程度,0为无痛,10为剧痛,由患者自我报告疼痛水平。②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扩张器埋置部位、注射次数等。③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该量表由肖水源[8]设计编制,包括10个条目,3个维度,即客观支持(3个条目),主观支持(4个条目),对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条目)。10个条目计分之和为社会支持总分,分值为12~66分。总分≤22分为低水平,23~44分为中水平,45~66分为高水平。得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该量表用于评价各种人群的社会支持情况,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④疼痛自我效能感量表(Pain selfefficacy questionnaire,PSEQ)。由 Nicholas[9]编制,肖娟等[10]汉化为中文版疼痛自我效能问卷,用于测量疼痛患者完成某一特定任务的信心。共10个条目,采用0~6分的7级评分法,0代表 “完全没有信心”,6代表“非常有信心”。总分为10个项目相加的分数,分值为0~60分,分数越高代表自我效能感越强。Cronbach's α系数为0.875,在国内疼痛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10-11]。

1.2.2 扩张器注水操作

采用0.9%生理盐水作为注射液,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缓慢注水,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主诉、皮肤张力水平、扩张器充盈程度,每次注水10~20 mL。当患者主诉疼痛时,评估其疼痛水平,结合其他症状评估导致疼痛的原因。注水后1 h内持续关注患者主诉和扩张器充盈情况。若注水后发生持续的剧烈疼痛,进一步分析原因并给予针对性处理。

1.2.3 资料收集

由2名接受统一培训的研究者收集资料。调查开始前,研究者向患者解释研究目的和意义,并承诺保护其隐私,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在患者等待扩张器注水时发放一般资料问卷、社会支持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在患者接受扩张器注水前、注水时、注水后 15 min、30 min、45 min、1 h 分别评估其疼痛水平并记录。对于有读写能力者,由患者自填问卷;对于文化程度受限等填写困难者,由研究者亲自为其阅读问卷并记录答案。问卷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并检查有无遗漏,及时询问、补填。每次调查时间约为10~15 min。

1.2.4 统计学分析

原始资料由双人进行核对录入。应用Microsoft Excel描述并绘制患者注水前后疼痛变化的趋势图。采用SPSS 20.0软件包进行主要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5 质量控制

本研究为保障注水操作中的同质性,由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对于扩张器注水停止的时机,由医护评估扩张器容量、皮肤充盈度、皮温皮色、患者主诉后决定。填写问卷过程中,资料收集人员始终停留在调查现场,以便解答研究对象的任何疑问。现场收回问卷后,检查问卷质量,若问卷中出现答案有明显反应倾向(如连续选择同一答案)或对某一条目同时选择2个及以上选项时,剔除该问卷。数据录入时,采用双人双录入,严格核查数据的准确性。资料整理时,利用统计软件对极值进行分析,查找原始资料,核对数据的准确性。定期开展研究小组会议。

2 结果

2.1 患者基本情况

共纳入患者220例,其中男148例,女72例;年龄 18~56 岁,平均年龄(36.57±6.60)岁。 患者的扩张器埋置部位以头面部居多(87例,39.55%),其次肩颈部(75例,34.09%)。使用的扩张器容量以60 mL为主 (62.72%)。首次埋置扩张器的患者 97例(44.09%),第二次埋置者 95例(43.18%),第三次及以上者28例(12.73%)。扩张周期为2~6个月。患者纳入研究时正处于不同的注水阶段,首次注水在术中全麻下完成,由于注水频率多为每周2次,即每月约8次,故分组为注水第2~8次者58例,9~16次52例,17~24次56例,25次及以上者54次。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以中水平为主(46.36%)(表1)。

2.2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患者注水过程中的疼痛水平

患者注水操作前疼痛评分为0~3分,平均得分(0.16±0.53)分;注水过程中疼痛水平为 5~10 分,平均得分(6.75±1.25)分;注水后 15 min 疼痛评分 4~8分,平均(5.16±1.75)分;注水后 30 min 疼痛评分 3~7 分,平均(4.15±1.21)分;注水后 45 min 时疼痛评分 2~6 分,平均(3.48±1.65)分;注水后 1 h 疼痛水平为 0~5 分,平均(2.94±1.28)分(图 1)。

图1 注水过程中疼痛水平的变化趋势Fig.1 Trend of pain levels during tissue expansion procedure

2.3 患者扩张器注水中疼痛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组中,女性、年轻患者(18~30 岁)、头面部埋置扩张器、首次埋置、早期注水、社会支持水平低的患者在注水过程中的疼痛水平显著较高 (P<0.05)(表 1)。

表1 患者扩张器注水过程中疼痛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Table 1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ain level in patients undergoing skin soft tissue expansion

2.4 患者疼痛水平与疼痛自我效能感的相关性

患者疼痛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 (37.25±10.71)分,患者注水过程中疼痛水平与疼痛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r=-0.660,P<0.01)。

3 讨论

3.1 注水过程中的患者疼痛变化规律值得关注

本研究发现,患者注水过程中疼痛水平最高,注水结束后疼痛逐渐缓解,注水后1 h缓解至轻度疼痛。从注水周期的角度,患者在第2-16次疼痛水平较高,第17-24次疼痛水平较低,而25次及以上时再次较高,呈现中凹的变化趋势。在疼痛评估时,需了解注水过程中的患者疼痛变化规律和特点,便于判断发生疼痛的原因。彭金霞等[12]在扩张器修复治疗颌颈部瘢痕患者的护理中,提出注水20~30 min后疼痛消失的经验判断,而我们发现在注水后30 min患者疼痛有一定减轻,但并未消失,这可能与其研究中在患者注水后30 min给予曲马朵片口服缓解疼痛有关。因注水后的诸多并发症均有疼痛的表现,如扩张器感染、外露及血肿等[13],如不及时评估疼痛,针对性处理并发症,将会造成不良后果。我们总结了患者注水过程中的疼痛变化规律,可在患者发生剧烈疼痛时结合主诉、其他症状等,识别疼痛发生的原因,对于并发症导致的疼痛应慎重给予止痛药,以免掩盖症状、延误治疗。

3.2 疼痛管理的重点人群

本研究发现,女性、年轻患者、首次埋置扩张器者、扩张器位置为头面部者,在注水过程中报告的疼痛水平较高,是疼痛管理的重点人群。

既往的研究发现,女性人群偏头痛、颞下颌关节痛、纤维肌痛等疼痛的发生率更高,且在月经周期的某一时期尤为严重,呈现敏感性高、痛阈低、耐受性差的特点。这一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性激素水平、心理因素(焦虑和抑郁、应对疼痛方式)、社会因素(性别特定信念/期望与自我效能感)等[14-15]。在一项其他手术导致的疼痛研究中,年龄较大患者相对疼痛耐受能力更强[16],结果与本研究一致。首次埋置扩张器的患者可能由于初次体验这种疼痛感,没有过往经验和合理的预期,导致疼痛报告水平提高,再次埋置时则对疼痛的耐受性更好。头面部相较于肩颈部、肢体等部位,皮肤更紧致,疼痛感受更明显。有研究探索经皮穴位电刺激缓解额部扩张器注水患者的疼痛[17],也提示这类患者是疼痛管理的重点人群。

注水过程中可通过使用镇痛药或冰敷实现一定程度的疼痛管理。研究显示,疼痛管理最常见的干预措施是单用布洛芬(22%),其次是布洛芬联合对乙酰氨基酚(5.6%)、肌肉松弛剂(3.7%)以及冰敷(3.7%),而50%的患者不需要任何药物镇痛[18]。有研究认为,可在注射液中加入利多卡因、甲硝唑、地塞米松磷酸钠等具有渗透作用的药物,以缓解注水过程中的疼痛,并减少并发症[1]。在额肌、胸大肌肌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使肌肉松弛,减轻疼痛,加快扩张进程[19-20]。

3.3 提供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疼痛自我效能有助于减轻注水时的疼痛

本研究中,社会支持高的患者的疼痛水平较低,患者的疼痛自我效能与疼痛水平呈负相关,提示可通过提高患者的社会支持、疼痛自我效能水平来减轻疼痛。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家属在扩张器注水时陪伴、安慰患者,增强其在注水过程中对社会支持的感知。疼痛系主观感受,故疼痛的自我效能是可以通过干预改变的。有研究表明,高自我效能组的个体更多地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同时对疼痛的强度感知也较低[21]。具有较高疼痛自我效能的研究对象在面对疼痛时,会付出更多努力去克服疼痛,故耐受性更强,同时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疼痛,间接降低对疼痛强度的主观估计[22]。因此,疼痛与其自我效能间的关系提示,临床上可通过提供积极应对疼痛的策略,提高患者对疼痛和疼痛管理的认识,影响患者的疼痛自我效能,从而减轻患者对疼痛的不适感受。

猜你喜欢

扩张器效能量表
水凝胶类软组织扩张器在口腔黏膜软组织扩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腔镜下扩张器置入术与传统手术方式治疗面颈部瘢痕的临床疗效观察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软组织扩张器治疗面颈部瘢痕的技术及并发症分析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