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

2019-08-07罗万训

医师在线 2019年3期
关键词:腺肌病月经出血量

罗万训

大理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大理 671000

子宫腺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应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往往不理想,故而常选用手术治疗的方式,传统的病灶切除术并不能完全切除病灶,给复发留下了隐患[1]。腹腔镜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手术中的辅助技术,在腹腔镜的指导下能够更为准确的进行治疗,本文就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以临床病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对照研究,现就研究结果以论文形式进行总结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我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间收治无生育要求的子宫腺肌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参照组15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而干预组15例患者则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所有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①进行性痛经伴月经量过多2年以上;②经盆腔超声或CT证实为子宫腺肌病;③不适宜药物治疗或药物治疗无效。参照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43岁,年龄最小的21岁,平均年龄为(32.12±5.33)岁;干预组患者中年龄最大的42岁,年龄最小的20岁,平均年龄为(33.09±5.72)岁。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录入系统进行检验,并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提示可以进行组间对比研究。

1.2 方法

干预组患者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治疗,方法如下: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并采取静脉全麻,取患者仰卧位且头低臀高,选择脐部下刀,作长度约为1cm的切口,以气腹针刺入建立气腹,压力应保持在12mmHg,再将腹腔镜置入,选择患者下腹部两侧分别作0.5cm切口,将手术器械置入。操作腹腔镜对盆腔进行全面探查,对患者的子宫体积、子宫腺肌病病灶体及位置进行记录。选择患者骶韧带上方2cm处下刀,切开阔韧带后叶,并游离输尿管,切开腹膜并进行分离,之后充分暴露子宫动脉,以钛夹对双侧动脉进行夹闭,切开子宫腺肌病病灶处子宫浆肌层切开,对病灶进行切除,之后选择可吸收缝合线进行内翻缝合。

参照组患者手术方式相同,但不进行子宫动脉阻断操作。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②于术后对两组患者的痛经评分、子宫体积及月经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1.0系统作为数据处理软件,将两组患者的数据资料录入系统进行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行卡方值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值检验,若见组间差异存在P<0.05,即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干预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发现干预组患者在各项数据上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s)

表1: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s)

组别例数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肛门排气时间(h)干预组1545.33±5.1772.09±12.7218.76±3.23参照组1562.34±8.2185.82±13.8926.77±4.23 t 6.7902.8236.557 P 0.0000.0090.000

2.2 干预组与参照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痛经评分、子宫体积及月经量评分等指标,发现干预组患者在各项数据上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s)

表2: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s)

组别例数痛经评分子宫体积(cm2)月经量评分干预组150.78±0.25126.34±5.13119.56±10.23参照组151.78±0.31138.72±7.22105.67±12.45 t 9.7255.4143.338 P 0.0000.0000.002

3 讨论

子宫腺肌病好发于30-40岁育龄期妇女,发病原因上不明确,该病较为显著的临床症状为痛经、月经量过多等,严重者出现贫血甚至是不孕,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2]。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子宫内膜切除术,虽然能够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但由于病灶与正常肌层的界限不明显,容易切除不尽留下复发隐患。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不同于单纯的病灶切除术,由于夹闭了子宫动脉,阻碍了对腺肌病的供血,且在手术中也不易出现大量出血[3]。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发现干预组患者在各项数据上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痛经评分、子宫体积及月经量评分等指标,发现干预组患者在各项数据上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病灶切除术在子宫腺肌病治疗中存在显著疗效,能够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好,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治疗方式。

猜你喜欢

腺肌病月经出血量
基于数据挖掘的肖承悰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用药规律研究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106例临床研究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被忽视的月经贫困
得了子宫腺肌病 子宫能不能保住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