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女性主义视阈下《洛丽塔》中亨伯特的人格悲剧成因
2019-08-06贺天润王景阳
贺天润 王景阳
摘 要:影片《洛丽塔》由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大学法语教授亨伯特与少女洛丽塔的一段不伦之恋。本文将在女性主义语境关照下,联系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人格结构理论,即本我、自我和超我,以及力比多原理,浅析《洛丽塔》中亨伯特的人格悲剧成因。
关键词:《洛丽塔》;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理论;人格结构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2-018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2.175
一、人格结构的失衡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人格结构理论是其重要的一部分,具体来讲,人格包括三重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在一个健康的人格之中,这三种结构的作用必然是均衡、协调的。”[1]其中,本我是最基本的,受到力比多(libido)驱动,体现为与生俱来的原始欲望与冲动,是个体最基本的需求,基于享乐原则。亨伯特出于对12岁少女洛丽塔的爱恋,不惜娶了不喜欢的女人黑兹夫人,以继父身份接近洛丽塔。直到黑兹夫人意外离世,他的本我完全打开,他将正在参加夏令营的洛丽塔接走,开启一段二人的公路旅馆之旅,甚至在洛丽塔的引诱下,他们有了第一次不伦关系。洛丽塔对于亨伯特而言,是诱惑、是原始欲望,亨伯特无法控制内心如洪水猛兽般的本我,明知和未成年少女不伦,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人格的第二的层面为自我,由本我分化而来。自我负责使需求在现实中获得满足,遵循现实原则。亨伯特靠写日记来纾解对洛丽塔的相思苦、在遇到过路盘查的警察时会谎称自己是洛丽塔的父亲而非继父,这些都是将自己的欲望合理化纾解的体现,也是亨伯特自我对于本我的让步以及对于超我的抵抗。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最高的层面,对本我有伦理道德方面的正向引导作用,遵循完美原则,并包括自我理想、良心两个维度。在与洛丽塔的最后一次见面中,亨伯特的内心复杂,既有对洛丽塔的迷恋,也有作为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心疼,他得知洛丽塔怀孕并生活拮据,便给了她一笔丰厚的钱财。他的自我理想是继续拥有洛丽塔,但最终还是于心不忍,这也是超我中良心的显现。此时自我向超我靠近,同时本我持续作用,使自我无法达到在本我和超我之间的平衡,最终导致亨伯特的自我幻灭。
二、始作俑者力比多
原著开篇就充分体现了亨伯特在力比多驱动下对12岁少女洛丽塔的爱恋,但如果由此将他断定为恋童癖变态,则未免过于武断。在弗洛伊德看来,力比多可以通过三种途径获得满足:一是升华,二是幻想,三是投射。而亨伯特的力比多的满足,主要是通过投射来满足的。
一切始于亨伯特少年时期,他在海边邂逅了同岁的14岁少女安娜贝尔,并与之陷入热恋,但安娜贝尔意外染上风寒,使这段恋情无疾而终,也使亨伯特的力比多附着于这一时期,具体表现为其爱恋对象始终停留在了9-14岁被他称作“小仙女”的少女身上。于是,亨伯特将对逝去爱人的爱,投射到了现实中遇到的、与曾经爱人年龄相仿的洛丽塔身上。可以说,亨伯特悲剧的源头,就起始于他力比多的投射。
三、女性意识的反抗
《小红帽》这一童话故事可以很好地诠释《洛丽塔》的结局。弗洛伊德曾对其进行过解析,将其主题归结于性引发的危险——受到性的诱惑而与道德伦理背道而驰终将受到惩罚。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则认为,其意义不仅限于道德层面,它“叙述了男女性之间的冲突;这是一个女人胜利的故事[2]。”在女性主义视阈下,毋宁说弗洛姆的这一观点,对于洛丽塔女性意识的觉醒加劇了亨伯特人格悲剧的产生更具说服力。
亨、洛二人亲密关系的开始,始于女方的主动挑逗。而亨伯特并不是与她有过亲密关系的第一个男人,这反映出双方关系的实际主导者是洛丽塔,也是其女性意识唤醒的结果。洛丽塔很清楚如何色诱并利用这个男人,她仅仅将性作为一种交易。这直接影响着亨伯特三种人格的运动。洛丽塔越是主动诱惑,亨伯特对她的占有欲也就越强,即他的本我力量会越大,而他的自我也就越无力在本我和超我的夹缝中抗争生存。
而到了后期,亨伯特的自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反而发挥着洛丽塔的超我的作用,警醒着洛丽塔二人的这段关系是不应该继续下去的。“在我们奇特的、充满兽性的同居生活中,我智力平平的洛丽塔渐渐清楚地意识到,即使最悲惨的家庭生活也比乱伦的同居要好得多。”[3]三年后,生活窘迫的孕妇洛丽塔给亨伯特来信寻求继父的金钱援助,但她拒绝与其一同离开,这是对过去那场荒唐的禁忌生活的告别,也是对来自亨伯特的男权的一种反抗。这种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反抗,成为了压倒亨伯特的最后一根稻草,这让他不再有顾虑,带着对洛丽塔的留恋,离开了。
四、结语
亨伯特对洛丽塔的感情,是畸形的爱也是占有,后来当他得知洛丽塔是被奎尔蒂诱拐而后又惨遭抛弃,由于失去了“所属物”心生愤怒,最终杀死了奎尔蒂,也宣告了自我的毁灭。而洛丽塔女性意识的觉醒,直接使得亨伯特的本我膨胀到自我无法调节,更加剧亨伯特走向自我幻灭。亨伯特的人格悲剧,集中反映了三种人格之间的相互对立冲突。只有在本我、自我和超我达到平衡统一状态时,人格才能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杜高明,陈理宣,王丽,等.咨询心理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40.
[2]弗洛姆.弗洛姆著作精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69.
[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著,于晓丹译.洛丽塔[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233.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 贺天润(1994.6— ),女,汉族,河北深州人,河北师范大学艺术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女性主义、青年亚文化。
王景阳(1989.12— ),男,汉族,河北易县人,河北师范大学艺术学理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青年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