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高屋建瓴又平易近人的语言魅力
2019-08-06苏格
苏格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不断取得新成就,开创新局面,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丰富的实践内容和鲜明的风格特征。在对外交往中,习近平善于引用古今中外的诗文谚语,以生动形象的语言阐述中国外交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本书以语言力量为出发点,选取习近平关于中国外交的意义深远且富有特色的论述,分开篇、形象比喻篇、俗文俚语篇和诗文引用篇四个部分,对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国外交作了全面系统的解读,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深刻内涵,体会习近平既高屋建瓴又平易近人的语言魅力。
形象比喻篇
1
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看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
——2013年12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
——中国梦最深沉的根基在中国人民心中
“最大公约数”原本是一个数学术浯,指两个或多个整数共有约数中最大的一个数值,即能被两个或多个整数整除的最大的一个数值。可见,最大公约数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这些整数之间最大的共同因子。近年来,该术语进入政治社会领域,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理念,意指寻求并确立最大的社会共识,引申为“求大同”。这一提法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因为当下社会的利益诉求、价值取向和思想表达等均在日趋多元,客观上导致社会共识较难达成,而“最大公约数”理念的引入,相当于用一种理性、科学的考量方法,最大限度地寻求利益共同点和共同价值观,以此推进全社会求大同的过程。
习近平多次强调,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争取人心的关键就在于,求取全社会意愿和诉求的“最大公约数”。由此,“最大的政治”通过求解“最大公约数”而得到答案。这准确地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执政逻辑。
2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
——2013年4月7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
——领悟和平的真谛,坚定和平的理念,走和平发展道路
和平对人类有多重要?在自然生态环境中,万物生长离不开空气和阳光,人类生存也毫不例外。“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习近平用这样浅显的道理,生动地揭示了和平的真谛。
中国人民珍爱和平,走和平发展道路有深邃的历史文化底蕴。正如习近平所说,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始终崇尚和平。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和”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俗文俚语篇
1
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014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澳大利亚联邦议会的演讲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的内容反映了梦者的所思、所想、所盼,可引申为人的追求、抱负以及人类的社会理想。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有自己的梦想。习近平对中国梦的阐述,触动并点燃了人们内心对中国梦的无限畅想。中国梦是什么?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教育背景的中国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有安贫乐道的“小快乐”,有“穷且益坚”的凌云之志,有“努力工作,勤劳致富”,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梦的表达从未如此细微、具体,从未如此生动、深刻,也从未如此公平。
鲁迅说过,从一部“谁解其中味”的《红楼梦》中,“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作者带来文字,而读者自带意义,造成截然不同的阅读批判。就“中国梦”而言,国际社会对它的解读更是形形色色,理解和认同者有之,不解和误解者亦有之。有人慨叹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显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国际影响力增强;但也有人把中国梦同“天朝帝国梦”、“民族主义梦”、“军事谋霸梦”、“主导东亚梦”等联系起来,传递出他们的失落和无奈、对中国的猜疑以及对未来的担忧。中国梦能否以事实服人,能否以真诚释疑,遇到巨大的国际政治和文化压力。
为“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既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每每出访,不论是会谈、交流,还是撰文、演讲,都会着重宣讲中国梦,其话语润物无声,熨帖心灵。例如,他讲中国梦的历史渊源,“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理想”;他谈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他宣示中国梦的世界意蕴,“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贏的梦”,“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等等。这些阐述既登高望远,又细处着眼,赢得了世界各国对中国梦的更多理解、更大支持。
2
中国不觊觎他国权益,不嫉妒他国发展,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是辩证统一的
“中国不觊觎他国权益,不嫉妒他国发展,但决不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习近平这一番话表明,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一以贯之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绝不意味着中国会放弃自己的正当权益,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国家都不应片面理解和看待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甚至误认为中国为了给自身发展创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会不惜在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退让、妥协;或者一看到中国采取措施维护自身核心利益,就认定中国背离了自己宣示的和平发展道路。对中国来说,走和平发展道路与捍卫国家核心利益,不是二选一的问题,而是辩证统一的。
习近平进一步指出,“中國人民不信邪也不怕邪,不惹事也不怕事,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一表态既通俗易懂,又斩钉截铁,立场鲜明,不仅向世人昭告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同时也明确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底线”和“红线”,有助于国际社会全面深刻地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避免片面失衡,防止对中国的意图和原则产生误判。
诗文引用篇
1
中国梦是奉献世界的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中华民族始终崇尚的品德和胸怀。中国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世界作贡献。随着中国不断发展,中国已经并将继续尽己所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中国梦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句话出自《孟子·尽心上》。原文为:“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说,古时候的人,得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就修养身心,为世人作表率。穷困时,要保持自己的品行修养;显达时,还要善待天下的人。困窘时不放弃个人修养,显示出古代思想家豁达的精神世界;显达时以天下为己任,表达了一种理想主义和高尚的现实追求。这句话体现了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和忧国忧民的思想境界,并且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人立身处世的格言。
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烙印,奠定了中国梦的民族文化之根,也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对中国的认识。早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就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它在伦理道德和治国理政方面,堪称首屈一指。”历史发展到今天,中国共产党人理应比古人追求的目标更高远,为人民谋福祉的条件也更优越。共产党人既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一心一意办好中国的事情;也要以开放的国际视野和广阔的天下胸怀,以务实担当的行动,在国际上展现中国梦的独特魅力,为世界作贡献。
2
非洲有句谚语,“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中国也有句古话,“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能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积极效应。
——2015年4月22日,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坚持合作共赢新理念,摒弃零和博弈旧思维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出自晚清学者魏源的《默觚治篇八》,原文是“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倾厦非一木之支也,决河非捧土之障也”。意为单凭一个人的力量做事,难以取得成功,而依靠群体的力量一起行动,则事半功倍,容易取得良好的成效。在2015年亚非领导人会议上,习近平先后援引非洲谚语“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和中国的“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呼吁亚非国家在新形势下坚持安危与共、守望相助,把握机遇、共迎挑战。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从正反两方面反映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人多力量大,集体行动的影响力强于个体。这是一条历久弥新的中国智慧,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共识。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反复重申各个国家和地区展开合作的必要性。例如,在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习近平引用《增广贤文》中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强调各国应当在发展中兼顾彼此利益,实现共同发展;在2014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他引用《管子》中的“合则强,孤则弱”,指出各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应当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旧思维。这些表述方式丰富灵活,体现出习近平对历史潮流的准确把握和在外交指导思想上的坚定不移。
3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保持中国——东盟友谊之树长青,必须务实双方关系的社会土壤。
——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夯实国与国关系的社会基础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出自《老子》第六十四章,原文的意思是,粗壮得需要两臂围拢才能抱住的大树,是由细如毫发的幼苗生长起来的;层层叠叠的高台,是由泥土一点点堆筑而成的。2013年,习近平在印尼国会演讲时引用这句话,指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良好交往,必须建立在人民心心相印的基础之上,离不开中国与东盟各国青年、智库、议会、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等友好交流带来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离不开教科文卫事业的交流互助,只有“交往多了,感情深了,心与心才能贴得更近”。与之相对,习近平在墨西哥参议院演讲时,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人民直接交往是加深国与国友谊最有效的方式,人民友好感情是推动国与国关系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
成就任何大的事业,都离不开从小处做起的逐渐积累。如果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比作参天的大树、巍峨的楼台或远航的巨轮,国民的互动就是大树的幼苗、楼台的基础与承载巨轮的海洋,只有国民之间相互信任、有着共赢意愿与合作经验,国家才可能建立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而所有这些,都必须通过实实在在的交往过程,在彼此往来中逐步增进了解,才能一点一滴建立起来。
另一方面,无论是毫末幼苗长成合抱巨木,还是堆土成台、积水载舟,都离不开一个“实”字。换言之,量的积累只有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够实现质的飞跃。习近平引用老子、庄子的名言,反映的正是中国传统哲学对这一客观规律的清醒认识。中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既不是空喊口号,也绝不是夸夸其谈,而是真心实意地希望各国人民共享发展实效,将国家之间的合作建立在人民的共赢意愿、互信基础与友好感情之上,真正体现了“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的古训。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
陈锡喜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4.10
定价:48.00元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既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又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本书辑录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富有特色的理念关键词,将其分为形象比喻、俗文俚语和诗文引用等四个篇章,对其进行语境、语源分析,并阐述其思想内涵、现实意义与社会反响,旨在从语言文化的角度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供一个读得进、记得住、用得上的读本。
《平易近人:习近平的语言力量》(军事卷)
刘志辉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6,1
定价:58 00元
习近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是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的“军事篇”,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科学指南。本书把习近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中一些既形象生动、朴素平实,又入木三分、坚定深刻、富有特色的语言挑选出来,归纳为开篇、形象比喻篇、俗文俚语篇、诗文引用篇等四部分,以强军目标的内在逻辑为序,简明扼要地进行解读,以帮助干部群众和部队官兵学习理解习近平强军兴军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感受其高超智慧和人格力量,把握其思维方祛和治军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