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出版时代优秀编辑的必备素养

2019-08-06万学

今传媒 2019年7期
关键词:数字出版素养

万学

摘 要:数字出版的新特点和流程决定了它对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但编辑也面临着与同行缺乏沟通和交流、对投稿作者缺乏引导、对行业发展问题关注不够、浮躁之风盛行、质量意识不强以及各种职业病频发的问题。因此,任何出版编辑要想做一个优秀的编辑,他们就必须根据数字出版的新要求,努力让自己具备一个优秀编辑必备的素养。

关键词:数字出版;编辑;素养

中图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7-0127-02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有不同于传统出版的特点和流程,有不同于传统出版的规律,这就对出版编辑提出了新的要求。出版编辑只有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培养数字化技能,提高专业功底和综合能力,才能适应数字出版时代的要求,做一名优秀的编辑。

一、数字出版对编辑工作的要求

在数字时代,读者面对的是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等终端设备,而编辑则主要使用电脑和各种软件来打造数字化内容。目前,数字出版虽然还没有成为出版企业的主流,但它已是大势所趋,而且它对编辑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1.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与传统出版的特点和流程相比,数字出版有了很大的变化,编辑应该积极适应新的形势,深入学习数字出版的特点、优势和流程。数字出版是出版行业的大势所趋,迎合这个趋势,驾驭这个趋势,编辑才能站在时代潮流的前面。

2.培养数字化技能

在数字化时代,编辑的工作离不开各种办公软件,例如排版软件、图片和视频软件等,需要具备一定水平的计算机技能。唯有掌握这些辅助性的工具和技能,编辑才能做到对数字出版技能游刃有余。

3.掌握专门学科的知识

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期刊需要编辑具有非常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持续关注前沿动态的钻研精神。编辑已有的专业知识是进入某个期刊的敲门砖,但并不是充分条件。在实践活动中,编辑还要进一步夯实自己的专业功底,关注前沿动态,预见学科发展方向。只有这样才能适应专业期刊的要求。

4.提高综合能力

编辑既要“专”,也要“博”,既要培养自己的专业技能,也要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广博的知识面和多样化的技能有助于编辑在工作中推陈出新,提高工作效率。

二、出版编辑面临的问题

在传统出版行业,出版编辑面临的一些问题,并不会随着数字出版的兴起而消失。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1.对行业发展问题关注不够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现在很多编辑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对于其他事情一概充耳不闻。他们不愿花时间去关注行业专家的研究方向,挖掘有潜力作者的新作,更不用说憧憬编辑事业的未来发展蓝图。

2.与同行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

期刊行业有一句话叫做“要开门办刊,而不是闭门造车”,这说明了与同行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没有交流就不会有取长补短,只会固步自封,牛顿况且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思索,我们就更应该不放弃沟通。我们要多参与行业活动和会议,多与同行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对投稿作者缺乏沟通和引导

现阶段,很多编辑面对作者存在应付的心理,尽量不接觸,只是简单地坐等作者投稿,然后在投稿里“矮子拔大个”,挑选一些相对过得去的文章。现在很少会有编辑会登门拜访作者,与作者进行促膝交谈,少了面对面深入交流的温情。

4.浮躁之风盛行

在出版行业,现在流行一种非常浮躁的风气。出版企业太注重出书效率,一味地蹭市场热点,为了尽快成书并推向市场,全然不顾出版质量,甚至偷工减料,直接跨过“三审三校”的基本编辑工作流程,导致量大而质低的局面。长此以往,出版企业的名誉最终会受到伤害。因为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出版物是精品还是垃圾,读者可以体会得到。

5.质量意识不强

也许是因为编辑任务太重,很多编辑只为赶进度,而淡化了质量意识。有些编辑甚至直接将校对任务全权交给“黑马”软件,而不再进行人工审核,这就导致出版物编校质量下降,甚至会出现各种低级的、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

6.各种职业病频发

“坐久伤身”,编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坐的时间很长,走动的时间很短。因此,编辑要长时间坐着,面对电脑编辑稿件。这往往会产生很多的职业病,例如颈椎病、近视眼、肩周炎,严重时还能导致脱发和精神萎靡。因此,编辑应调试心态、加强锻炼,积极应对。

三、数字出版时代优秀编辑的必备素养

在数字出版时代,优秀编辑的必备素养与传统出版编辑的必备素养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点是,它们都要求编辑自觉担当文化责任、要有做学问的执着精神、读者至上的服务意识和严格的质量意识。不同的是,数字出版还要求编辑具有大数据思维,要学会从大数据分析中获得深刻的洞察力。

1.自觉担当文化责任

编辑的文化素养决定了图书的品质,文化素养高,图书品质就高,文化素养低,图书品质就低。因此,编辑要自觉自愿地加强自己的文化素养。不仅要自觉担当文化责任,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者,而且要努力做“专家型”编辑,成为自己所在学科领域的行家里手。

2.做学问的执着精神

“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说的是做学问的执着和沉着精神。做编辑同样要能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数字出版也要求编辑人员“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编辑技能,还要成为所在学科的专家。这就要求编辑密切关注前沿动态,学习新知识、新理念,并与同行交流切磋,让自己的学问不断精进。

3.读者至上的服务意识

编辑要有“读者至上”的服务意识,要心里有读者,始终以满足读者正当需求为己任。在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应主动了解读者的情况,分析读者的基本需求,重视与读者进行交流并获得反馈信息。当然,心存读者不代表一味迎合,而是要积极引导,着眼于提高读者的阅读品味和欣赏水平。在数字时代,编辑应充分利用微信、微博、自媒体等各类新媒体资源与读者加强交流互动。

4.敏锐的大数据思维

编辑可以从大数据中获得更深刻的洞察力。在数字出版时代,编辑在实际的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例如,与读者相关的数据、与作者相关的数据、与行业发展相关的数据。编辑需要学会借助各种软件和工具来收集和分析各种数据,从而更好地把握行业发展动态、市场变化情况和读者的新需求,从而更有针对性地策划数字出版物的内容。

5.严格的质量意识

编辑要具有“工匠精神”,对于自己编辑的数字出版物要严把质量关,做到精益求精。出版物的内容质量至關重要,编辑对此不能有丝毫松懈。编辑在出版物质量管理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编辑既要对出版物的思想性和政治性等“大方向”严格把关,又不能忽略字词、标点符号等“小错漏”。“大方向”有问题,可能荼毒读者的心灵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进而导致数字出版物遭到查禁。而“小错漏”则会导致差错率严重超标,影响整体的出版质量。

6.积极应对工作压力

任何职业做久了就会生出一些“职业病”。对于编辑工作的“职业病”,我们不应该消极抱怨,而应该积极面对。我们应通过积极的锻炼来缓解工作压力。现在,是全民健身时代,人们的健康意识空前提高。编辑也应该积极投身到锻炼活动当中去,不管是跑步、游泳、打球还是其他锻炼活动,都可以释放工作的紧张情绪和压力,恢复活力和生机,从而更好地面对自己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周国清.编辑主体论[M].长沙:岳麓书社,2009:112.

[2] 周文娟.媒介融合时代下的新闻编辑专业素养的要求及培养[J].科技传播, 2015,7(12).

[3] 金月华.论复合型编辑的人力资源特质及开发[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5).

[4] 乔还田.再谈出版精品是这样打造的[J].中国编辑,2017(5).

[责任编辑:杨楚珺]

猜你喜欢

数字出版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兴趣与爱好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良好的数学素养依赖于学生学习的再创造
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运行模式与市场结构
浅谈新媒体在美术类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做一个全民阅读时代的“悦”读人
国际图书出版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