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特征
2019-08-06黄山张勤
黄山 张勤
摘 要:當今世界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经济全球化带来红利的同时,全球性问题不断涌现,各类矛盾也在日益凸显,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基于国内国际的现实需求,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思考“人类的未来该往何处去”的问题时,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这一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伴随实践的不断深入,越来越被国际社会所认可。探寻这一思想的理论特征,能更清晰地看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初衷,有助于深入扎实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特征
中图分类号:G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9)07-0001-04
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第一次在外交场合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演讲中,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内涵。尤其在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六年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国内国际重大会议上被反复提及,其所蕴含的价值和内涵都在不断地得到深化与凝练。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不是凌空蹈虚,凭空臆想的。它是纵观人类发展历程,结合新时代特征而提出的推动人类发展的中国方案,伴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已经延伸到人类发展的多重领域。其之所以能够不断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与背后科学的理论基础密不可分,其蕴含的理论特征彰显在继承性与创新性、科学性与实践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以及差异性与包容性的辩证关系上。
一、继承性与创新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深根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未来世界的蓝图。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3]。”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呼应了马克思“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提出,它是从马克思原始的共同体而来,突破了虚幻共同体,走向真正共同体的必由之路,体现出与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又在世界历史的壮阔视野中回应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当代诉求。
同样,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立足于中国古代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新中国外交的伟大实践。从“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所构想的大同社会的美好愿景、“以和为贵”“四海之类皆兄弟”的处世哲学;到毛泽东“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世界情怀;再到周恩来万隆会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阐发、邓小平“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胡锦涛“和谐世界”等理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沿袭了上述思想的核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升华,倡导树立命运与共、休戚相关的全球思维,共同应对全球问题,谋求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创新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理念,也为推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贡献出了中国方案。
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中国进入三期叠加的新常态的战略阶段。放眼国际,近年来英国脱欧、韩国萨德事件、南海问题等逆全球化现象的突出,包括当下的中美贸易战等都为当今世界带来了不安分的爆发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正是基于这一时代问题的考量,是在深刻洞察人类命运与国内发展的情况下提出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绝不是单纯照搬照抄过去的理论经验,而是在面对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时,通过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新中国外交经验的总结升华中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又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更为宽广的世界视野,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无不彰显出该理论在继承性与创新性上的辩证统一。
二、科学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5]。即现实的需要催生科学的理论,科学的理论肩负着回答和解决现实问题的重大任务。科学性也是一个理论所必须具备的特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符合现实需要,又是符合历史发展大势的,因而也是科学的。
由“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的理论发展演变过程来看,它是基于团结全人类共同树立共同体意识而提出的策略;最终目的依然是共同创造更大的生产力,共同享有更丰裕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形式上是超越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民族间的差别而进行的带有尝试性、接触性的渐进式融合。可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富模式”的拓展版、升级版,也是回应探索全人类未来发展方向这一时代迷思的一剂。如同马克思置身于他所处的时代,洞悉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科学地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理想社会的最终归宿。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也是基于当今时代的需求,现实发展和承续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理论是科学的,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潮流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也并非是空中楼阁,在这一倡议构建的初期曾有国外学者质疑说这是“乌托邦式的幻想”。实践证明,这一思想是可以付诸实践的科学理论,也是指导我们实践的重要思想。在党中央确立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后,从“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亚洲共同体、金砖国家利益共同体、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上海合作组织、巴黎协定等实践的努力中,中国用自身行动在不断深入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从2013年至2018年,“一带一路”五年来已有10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118份合作框架协议,并且在国际合作、项目合作、经贸合作、金融支持、文化交流等多方面成果显著。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截至2018年12月19日,已有93个正式成员国,通过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其他生产新领域的投资,促进亚洲经济健康发展,打造出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要实现中国梦与世界梦,其内在要求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内在地寻求科学性、实践性的理论指导。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无疑实现了科学性与实践性的辩证统一,它的科学性体现在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把握,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占据着理论先导的高地,用科学的指导思想引领着前进方向。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同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要取得进展,也离不开对其理论的实践性创造,要在这一科学思想的指引下,一步步扎实推进各项实践活动的落地生根,同心打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大家庭。
三、民族性与世界性
正是因为世界历史的发展,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才能从过去自我封闭的原始状态走到现在全球一体化的过程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也是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的视角,看到了民族发展与世界发展的共生共荣,其理论特征也无疑凸显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中国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发起者,必然也是为了寻求中华民族的持续发展。这种民族性对内就突出体现在“以人民为中心”这一宗旨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这是任何国家都无法否认的事实。中国共产党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始终站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立场,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将其贯穿到我国提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中,始终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
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之一,尤其在安全格局、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等方面,都充分遵循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为本民族谋复兴、谋发展。安全格局方面,坚持正确的义利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经济发展方面,我们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互赢的开放战略,推动世界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让各国人民一起过上好日子;生态建设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理念。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环境的需要。
同样,“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仅仅体现在民族性上,更有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情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世界性”的高瞻远瞩,二者辩证统一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过程中。“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开放春满园。”中国的发展得益于世界,也离不开世界。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世界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每一个国家的努力。我们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解决人类面对的全球性危机的正确选择。无论是从党的奋斗目标、初心和使命出发,还是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内涵出发,都在寻求本民族的发展之路中充分坚持了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原则,也处处展现出世界性的鲜明特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拘泥于眼前当下的短暂利益,而是站位高远寻求永续发展之路,为人类发展谋求长远利益。
今天我们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最终实现马克思所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社会形态的一种现实路径。正如中国古人说:“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一个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力跑才能实现的目标。中国愿同广大成员国、国际组织和机构一道,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
四、差异性与包容性
中国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西方一些学者鼓吹的“大国霸权”,企图用中国思维去领导世界。中国历来不做“强国必霸”的事情,我们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前提就是尊重差异,我们尊重世界各国不同的国家制度和道路的选择,我们不排斥并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坚持各国家、各民族通过交流对话的机制丰富文化,沟通心灵,加深友谊,主张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构建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善于运用中国文化智慧来讲道理,化解疑虑,从而寻求各国的利益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同文明凝聚着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文明之间“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6]。我们坚持认为各主权国家一律平等,因此我们所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披着“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外衣的洪水猛兽,我们要推动的是各国家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我们欢迎世界各国与中国一道推进大国协调和合作,共谋发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创人类的美好未来!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作为为全球治理提供的中国智慧,除了差异性以外,它必然包含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浸透在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
文化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中国的“和”文化為底蕴,深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人类命运共同体”指的是主张共享尊严、共享发展成果、共享安全保障,共掌世界命运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鲜明地体现了“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和“以和为贵”的处世哲学。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共赢”则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而不同的价值观、以和为贵的处世观,以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格精神的“和”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实际行动本身,就不证自明地体现出其思想的巨大包容性。究其根本,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
外交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充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始终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念。我们始终打开国门搞建设,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因为在当前我们生活的世界既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种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所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的:“一个国家要谋求自身发展,必须也让别人发展;要谋求自身安全,必须也让别人安全;要谋求自己过得好,必须也让别人过得好[7]。”中国人民深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艰辛,所以对各国人民取得的发展成就都点赞,都为他们祝福,都希望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因此, 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非但不排斥他国发展,反而是更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 “便车” “顺风车”, 推动世界朝着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继续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自身发展经验和机遇同世界各国分享。在外交上,庄严承诺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由此可知,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各国表明其外交上的巨大包容性。
正所谓“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因为有了差别才多姿多彩;也因为有了分歧才需要聚同化异。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差异性与包容性共生的,它基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融会贯通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价值。中国不是一枝独秀的搞自我建设,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不仅没有排斥他国发展,反而是愿意带动世界各民族人民一道发展。
全球化深度发展的今天,无论是国家命运亦或是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对中国和世界的稳定提出了现实要求,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的发起表明崛起的中国正在主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前途命运相联系,致力于推动中国与世界的共同进步,展现出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天下情怀,也努力为21世纪的人类文明贡献出中国智慧。因此,深刻把握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的认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初衷,增强各国家之间互信认同,扎实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诸多实践落地生根,助力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8-59.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5.
[3]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
[4]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7-58.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68.
[6]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44.
[7] 习近平.携手合作,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习近平在“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EB/OL].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0707/c70731-18465827.html,人民网,2012-07-07.
[责任编辑:武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