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少腹逐瘀汤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症疾病临床观察
2019-08-06沈玉莲刘春丽
沈玉莲,刘春丽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31)
盆腔炎症疾病是妇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以易反复发作、病程长、迁延难愈为主要临床特点,甚者因其反复发作而引起患者紧张、抑郁、焦虑等情志改变。笔者应用针灸配合少腹逐瘀汤内服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症疾病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纳入标准 所有入选患者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及《中医妇科学》[2]中关于寒湿凝滞型盆腔炎症疾病的诊断标准,且患者知情同意。
1.2 排除标准 严重肝肾疾病、肝肾功能异常者;有生育要求者或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合并子宫肌瘤及生殖系统肿瘤患者;严重痛经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
1.3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盆腔炎症疾病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年龄20~49岁,平均年龄(36.40±5.18)岁;病程3个月至5年,平均病程(2.70±1.57)年;其中轻症患者9例,中症患者16例,重症患者5例。对照组年龄22~48岁,平均年龄(37.23±6.15)岁,病程4个月至4年,平均病程(2.10±1.08)年;其中轻症患者6例,中症患者18例,重症患者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t=0.567,P=0.573;病程:Z=-1.328,P=0.184;病情严重程度:Z=-0.795,P=0.427),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治疗组 针灸治疗:穴位选取气海、关元、中极、子宫(双侧)、足三里(双侧)、三阴交(双侧)。针刺得气后下腹部针刺穴位处放置艾灸盒(尺寸:长20 cm,宽12.5 cm,高8.5 cm)。15 min行针1次,共治疗30 min。少腹逐瘀汤加减:小茴香、五灵脂、当归、延胡索、没药、蒲黄、干姜、泽兰、川牛膝各10 g,川芎6 g,肉桂3 g。带下量多,有异味者加黄柏、泽兰、红藤、败酱草各10 g;腰酸者加狗脊、杜仲各10 g;乏力者加黄芪15 g。针灸配合中药内服,共治疗14 d。
2.1.2 对照组 仅口服少腹逐瘀汤(同上方),共治疗14 d。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 疼痛缓解时间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
2.2.2 症状、体征积分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症状、体征积分标准。症状积分标准:主症(下腹疼痛、腰骶冷痛)按“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2、4、6分,次症(带下异常、痛经、神疲乏力、形寒肢冷、月经不调)按“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1、2、3分。见表1。体征积分标准:子宫触诊按“活动受限”“压痛”“粘连固定”分别计1、2、3分,附件触诊按“增厚”“条索状增粗”“压痛”分别计1分,骶韧带触诊按“增粗”“变硬”“触痛”分别计1分(附件区及骶韧带触诊体征异常若为双侧则计2分)。
表1 症状、体征分级标准
2.2.3 子宫动脉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 通过超声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子宫动脉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并于治疗后同样月经周期时间复查子宫动脉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将两次检查结果之差值进行比较。
2.2.4 综合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冷痛等症状消失,妇科检查结果正常,症状、体征积分减少率≥95%,停药1个月内未复发。显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冷痛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妇科检查结果明显改善,症状、体征积分减少率≥70%,且<95%。有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冷痛等症状减轻,妇科检查结果有所改善,症状、体征积分减少率≥30%,且<70%。无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冷痛等症状无减轻或有加重,妇科检查结果较治疗前无改善或有加重,症状、体征积分减少率<30%。症状、体征积分减少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比较 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8.03±3.08)、(3.93±2.19)d,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 治疗1周末、2周末,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总积分均较前一时点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症状、体征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治疗1周末比较,b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动脉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子宫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动脉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平均秩次可以认为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4 讨论
盆腔炎症疾病患者以下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多伴有腰骶酸痛、带下异常,而寒湿凝滞型患者还常伴有形寒肢冷,腹痛遇寒则发,肢倦乏力等特点。针灸是中医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其通过针刺一定穴位,并配合艾灸,使温热之力直达病所,温通血脉,温阳化湿,故诸症可解。治疗组穴位中,三阴交为脾经穴位,同时又为肝脾肾三阴经交会穴,具有健脾和胃、行气活血之功;足三里穴为胃经腧穴,胃下合穴,胃之经气由此深入,汇合于胃,健脾燥湿、生化胃气,力专效宏。二者均为保健穴位,合用后加强脾胃受纳运化、化生水谷之功,气血生化之源旺盛,则后天得养,先天得滋,提高患者自身正气,加强抗邪之力。关元穴为任脉穴位,针灸以扶正暖宫,散寒除湿,且该穴为小肠募穴,小肠之气汇聚之处,针灸此穴可加强小肠分清泌浊、布散气血津液之功,使正气得充。气海穴,“人之元气所生也”,益气温阳、活血化瘀通络。针灸中极穴,温下焦,祛寒湿,纳肾气;子宫穴为经外奇穴,针灸该穴可暖宫散寒,化瘀通络。且关元、气海、中极、子宫均在胞宫、胞络的体表投影位置,针灸诸穴,亦可直达病所,温中散寒、健脾利湿、化瘀止痛。
少腹逐瘀汤源自王清任《医林改错》,方中小茴香辛温,温中止痛、行气散寒;肉桂辛行温通力强,偏走血分,与干姜同用,补火助阳而散寒,温通脉络而止痛;生蒲黄以活血行瘀见长,配以散瘀止痛之五灵脂,取“失笑散”之意,化瘀定痛,使瘀去痛止,“不觉欣然失笑”;川芎、没药、延胡索理气化瘀,使气行血活,通则不痛;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使邪去不伤正;于大队辛温之品中反佐微寒之赤芍,以活血化瘀止痛,避免全方过于温燥。鉴于少腹逐瘀汤偏于温经化瘀止痛,故在原方基础上加泽兰、川牛膝,既加强活血祛瘀通经之功,同时兼可温化下焦寒湿之邪。全方温逐少腹寒湿瘀血之邪,使邪去而脉络通,则诸症可解。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少腹逐瘀汤具有抗炎、镇痛、解痉、抗凝血的功能[3]。诸多医家通过大量临床观察研究,发现少腹逐瘀汤治疗盆腔炎症疾病的机制主要体现在改善盆腔血流动力学水平,抑制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前列环素、白介素、细胞间黏附分子等)表达[4-5],以及降低机体免疫球蛋白(包括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等)含量,提高免疫力[6-7]等方面,通过多靶点作用于机体,最终达到治疗盆腔炎症疾病、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
笔者观察发现,临床单纯应用少腹逐瘀汤时,症状缓解时间较长,疗程较长,部分患者不能坚持治疗,且疗效不尽如人意。本研究结果表明,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后,患者腹痛症状可迅速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由此说明,针灸因其治疗操作的特殊性,配合中药内服后,在迅速止痛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可较早地缓解疼痛症状,增强患者继续治疗的信心。且在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的改善上,治疗1周及2周末,治疗组症状、体征总积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更早地缓解症状,巩固疗效,缓解患者焦虑的情绪,从而更有利于治疗,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在超声监测子宫动脉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差值上,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说明通过针灸配合中药治疗,患者盆腔瘀血症状明显改善,血流速度增加,血流阻力减少,从而有利于腹痛、腹坠、腰骶酸痛等症状的缓解。治疗组患者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症疾病时,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复发方面有较好疗效。
综上所述,针灸配合少腹逐瘀汤内服治疗寒湿凝滞型盆腔炎症疾病疗效明显,对于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