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全自动成形片系统在修复后牙Ⅱ类洞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19-08-06倪成励张晨程靖吴光远
倪成励,张晨,程靖,吴光远
(1.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医学系,安徽 合肥 230601;
2.安徽省立医院口腔科,安徽 合肥 230001;
3.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近些年,粘接修复材料在后牙填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树脂充填后邻面形态修整比较困难,这就对后牙邻面成形系统提出较高的要求。理想状态下的后牙邻面成形系统必须满足下列条件:防止悬突、能够正确恢复邻面接触区,保证具有良好的边缘嵴形态,防止充填以后出现食物嵌塞的情况[1]。Palodent V3成形系统是临床Ⅱ类洞治疗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治疗辅助工具,与新型全自动成形片系统相比,两者均具有良好的后牙邻面形态优势。本文以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析实施新型全自动成形片系统和Palodent V3成形片系统治疗的效果,具体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因后牙邻面龋损而进行充填治疗的60颗单个牙的单面Ⅱ类洞充填。患牙为研究依据,所有患者均知情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以下标准选择病例:单个牙的单面Ⅱ类洞充填,要求患者身体健康,牙列健康,充填牙与邻牙的接触关系正常,邻牙无倾斜、移位及不良修复体。要求被充填牙的患牙X线检查根尖及牙周组织健康,牙髓活力正常,窝洞位于龈缘以上。病例排除标准:牙体缺损波及牙髓;患者尚未完全控制牙龈炎及牙周炎;不能正确刷牙和保持良好口腔卫生的患者。采用随机分配方法将其划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为30例,每组30颗。研究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4~35岁,平均年龄(23.56±3.57)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15~34岁,平均年龄(23.68±3.59)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Palodent V3成形片系统(登士柏公司,美国)邻面成形,研究组采用新型全自动成形片系统(予卫公司)辅助治疗。治疗由同一位口腔执业医师及助理共同完成。临床评价工作由另两位口腔执业医师共同完成。
1.2.1 研究组 先制备Ⅱ类洞形,实施消毒、隔湿、干燥处理后,依据窝洞深度实施护髓垫底,并依据龋洞大小挑选恰当的成形片。使用前在口腔外用专用钜阵钳将成形片打开到理想的尺寸,打开后将成形片放入患牙部位,然后慢慢松开钜阵钳,成形片可自动就位,贴附于患牙周围,使缺损的部分恢复边缘形态,根据所需恢复位置合理调整高度,确保洞边缘密合。选取后牙光固化复合树脂进行分层填充,每一次厚度<2 mm,不同方向光照时间为20 s,充填以后常规调整其咬合接触区,修整其外形并用3M抛光系统进行邻面抛光(见图1)。
图1 全自动成形片使用病例照片
1.2.2 对照组 前期处理步骤同研究组,选择合适的Palodent V3成形片就位,将楔子放于成形片之间,置于相邻牙接触点以下牙颈部,使Palodent V3成形片龈缘端和所需充填的邻面颈部贴合,放置Palodent圈;常规树脂材料充填(3M Z350XT树脂A2),打磨抛光,同研究组。
1.3 临床观察指标 统计在患者充填后即刻、1个月后、6个月后邻接触区恢复1级率。在评价标准参考文献[2-8]的基础上拟定以下评价标准。1级的记录指标为充填物无悬突;无食物嵌塞;边缘嵴连续性好,厚度适宜,形成合适的外展隙;接触区有适度接触,牙线可在有阻力的情况下通过;邻接无挤胀感。术后即刻及1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表收集患者舒适度情况:1代表无任何不适;2代表有轻微不适;3代表有明显不适。邻接点松紧度指数:1代表没有挤胀感;2代表稍有挤胀感;3代表有明显挤胀感。食物嵌塞指数:1代表无食物嵌塞;2代表偶有食物嵌塞;3代表经常性出现食物嵌塞。患者调查结果均为1,视为成功,即患者并无出现自觉症状、咬合不适、食物嵌塞等情况计入成功率统计范围。同时将研究组与对照组术者成形片操作的时间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软件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和%表示,组间对比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充填后不同时段两组患者邻接触区恢复1级率由表1可知,研究组患者即刻、1个月后以及6个月后邻接触区恢复1级率虽略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充填后不同时段邻接触区恢复1级率对比 (n,%)
2.2 两组充填后牙舒适率的比较 两组患者充填后即刻及1个月后舒适度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充填后牙舒适率比较(n,%)
2.3 对比两组操作时间 研究组患者平均操作时间为(19.23±1.80)min,对照组为(26.32±1.89)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235,P<0.05)。
3 讨论
Ⅱ类洞作为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龋坏洞型,且涉及形态修复情况,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现阶段,龋病临床治疗多使用手术充填修复方法,以此恢复牙解剖形态及其生理功能。如果后牙邻面缺损修复不当,充填易致食物嵌塞、牙周病、悬突等多种并发症,影响修复效果[9]。Ⅱ类洞常见的修复方式划分为直接修复和间接修复,间接修复材料包含瓷嵌体、金属嵌体修复等,近些年,树脂嵌体由于具有制作方便、后期维护方便、费用不高等优势,从而开始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10]。直接修复材料主要包含银汞或者玻璃离子等,使用树脂材料进行直接修复已有许多年的历史,复合树脂广泛用于牙体修复,其主要原因包括美观效果佳,强度高、粘结力大、耐磨性好,且窝洞预备时不用预防性扩展即可保留更多的牙体组织等优点[11]。
以往采用普通成形片最大的弊端就是在充填操作后,邻面接触点无法完全恢复,缺少明显的突度,患者时常由于食物嵌塞苦恼。有学者研究指出,采用普通成形片用于恢复邻面龋损,运用不当会引发一系列牙龈炎症、牙龈萎缩及其牙槽骨吸收,而食物嵌塞主要是因垂直方向压力引起的[12-13]。成形片选择及其所放置部位均是关键的步骤,成形片可以代替所失去的侧壁,不仅能有效恢复原有牙解剖形态,创建邻牙接触关系,也可以预防充填材料滑脱及外溢情况。必须注意,成功填充后牙树脂须依赖多种因素的影响,要根据适应征、充填树脂及其邻面成形系统,正确的方式完成填充操作。
国内常规使用的环周成形系统就是运用成形片夹把成形片固定在远离窝洞牙冠一侧,运用牙冠外形高点绷紧成形片,通过封闭窝洞龈壁和成形片间的缝隙[14]。Palodent V3成形系统中,Palodent的成形圈具有较好的弹性,在使用中被牵拉后可产生弹性回缩力,置于所需充填牙的颊舌外展隙间,使两邻牙之间产生生理性间隙,快速分牙,便于成形片在不受压、不变形的状态下就位,再次放置圈后,可使成形片和所需充填的牙的邻面边缘紧密贴合,且相邻牙间的生理间隙仍存在,可补偿成形片存在时所占的空隙,以便与牙体邻面有良好的接触[15]。
新型全自动成形片系统使用时,成形片可自动成形,接近后牙邻面形态的弧形,成形片通过弹力环固定在窝洞一侧的龈壁处,成形片冠方还可调整外形,从而形成良好的后牙邻面形态及其接触关系。新型全自动成形片在修复Ⅱ类洞的优势方面如下:①全自动成形片材质选用优质弹簧钢,分类细致,根据每一个牙位的邻面形态设置不同的型号。所以,只要选择合适的成形片型号,可适合患者的每一个牙位。②全自动成形片辅助邻面洞形材料的充填可以节省临床椅旁操作时间,减轻看诊医生的劳动强度,医生只需数秒就可完成患牙成形片的放置。③操作时间短,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就诊的舒适度,自动成形片就位时,患者可以自由张闭嘴巴。与此同时,全自动成形片可省去很多辅助材料,如环卡、牙间楔子等部件。④全自动成形片每一组都是整体构造,容易消毒;且采用的材料为优质不锈钢,经久耐用。此外,全自动成形片还非常适合充填单颗独立的牙齿和边牙,解决了传统成形片无法成型的问题[16-17]。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充填后即刻及其1个月后舒适度成功率不存在显著差异,且研究组患者即刻、1个月及6个月后邻接触区恢复1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操作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全自动成形片和Palodent V3成形系统两种方法用于修复Ⅱ类洞均能获得显著地效果,两者在充填后邻接触区恢复1级率、舒适度方面并不存在明显差异,但医生操作全自动成形片的时间较短,在临床修复Ⅱ类洞的治疗上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