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分析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符合率

2019-08-06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20期
关键词:缺氧性分度脑病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围产期新生儿因宫内缺氧、产后窒息等原因所导致的脑的缺血缺氧性损害,可产生复杂的多种神经系统异常症状,不仅给患儿造成很大的痛苦,还会给家庭造成经济和精神方面的压力,严重者可产生不可恢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虽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整体素质的提高,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病率有所减低,但在临床工作中仍然经常遇到,其造成的社会危害也是非常大[1-2]。因此对本病的早诊断、早治疗极为重要,而CT是协助诊断HIE的重要检查项目,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CT征象的相关性有重要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5月—2018年5月临床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扫描示典型表现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120例,其中,男66例、女54例;115例患儿有明确的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的病史,以及严重的胎儿宫内窘迫表现(胎心<100次/min,持续5 min以上;和/或羊水Ⅲ度污染),或者在分娩过程中有明显窒息史。48例出生时有重度窒息,指Apgar评分1 min≤3分,并延续至5 min时仍≤5分,和/或出生时脐动脉血气pH≤7.00;120例患儿均为出生后不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并持续至24 h以上,如意识改变(过度兴奋、嗜睡、昏迷),肌张力改变(增高或减弱),原始反射异常(吸吮、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病重时可有惊厥,脑干征(呼吸节律改变、瞳孔改变、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和前囟张力增高。

1.2 方法

使用GE64排螺旋CT机,患儿熟睡后取常规颅脑体位及听眶下线,120 kV,100 mA,做5 mm间距断层扫描,窗宽85~100 HU,窗位35~45 HU。所有病例均进行临床分度和CT分度,其标准参照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标准[3]。

所有数据运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结合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观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符合率有无统计学意义,从而评价其相关性。

2 结果

2.1 临床分度

从临床症状上,52例表现为兴奋,易激惹;60例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8例表现为神志不清;50例肌张力高,70例肌张力减弱、松弛;53例原始反射活跃,57例原始反射减弱,10例原始反射消失;48例肢体颤动,72例惊厥,17例有持续状态;50例瞳孔正常或扩大,60例瞳孔缩小,10例瞳孔不对称或扩大,对光反射迟钝。参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标准,临床分度为轻度患儿57例,中度患儿45例,重度患儿18例。

2.2 CT分度

参照吴恩惠《头部CT诊断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分度标准[4],58例患儿CT表现为轻度,42例患儿CT表现为中度,20例患儿CT表现为重度。

2.3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相关性分析

本组资料中显示,120例患儿中,临床分度与CT分度并不完全吻合。临床分度为轻度的57例患儿中,CT分度为轻度51例,中度6例,符合率为89.5%;临床分度为中度的45例患儿中,CT分度为中度的患儿33例,轻度7例,重度5例,符合率为73.3%。临床分度为重度的18例患儿,CT分度为重度的患儿15例,中度3例,符合率为83.3%(见图1~图3)。运用四格表资料的χ2检验[5],轻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符合率χ2=6.334;中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分度与临床分度符合率χ2=14.773;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CT分度与临床分度符合率χ2=5.773。查χ2界值表,自由度v为1的横列中,对应P等于0.05的χ2值为3.84,对应P等于0.01的χ2值为6.53,轻中重度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符合率P<0.05,提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图 1 重度HIE

图2 中度 HIE

图3 轻度 HIE

3 讨论

新生儿的脑代谢旺盛,神经系统发育活跃,脑对氧的需求量大,脑内糖原少,糖、氧全靠血液循环供应,一旦因某种因素造成缺血缺氧,将严重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和机体的正常发育。缺血缺氧造成能量代谢障碍使组织中糖代谢增加,产生大量乳酸,而引起酸中毒;由于缺氧使无氧代谢加快,磷酸腺苷减少,脑细胞大量死亡,细胞内水钠潴留,出现脑水肿,进而发展为脑坏死。由于缺氧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加上静脉淤血,使血液外渗,出现颅内出血[6]。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按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1997年《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制定的标准 ,CT影像上可分为轻、中、重三度[7-8]。轻度表现为脑实质内局灶性低密度改变,范围不超过2个脑叶,以额叶、枕叶较多,无明显占位效应,与正常脑组织分界清楚,脑池脑沟形态正常。中度表现为2个脑叶以上的低密度改变,灰白质分界不清,邻近脑池脑沟变浅,部分合并颅内出血。重度表现为大脑半球弥漫性低密度改变,仅基底节、脑干、小脑密度基本正常,灰白质分界不清,脑沟消失,脑室受压变形,常合并颅内出血。临床上,轻度:主要表现为兴奋,易激惹,肢体颤动、肌张力高、原始反射活跃;中度: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减低,原始反射减弱,惊厥、呼吸不规则,前囟张力略饱满;重度:表现为神志不清,肌张力松弛,原始反射消失,反复发生惊厥,呼吸不规则,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射迟钝。

本组资料表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分度和CT分度的符合率较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为不完全相关,尚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CT分度为中度的患儿[9]。这与诊断医生的主观意识和CT机器的性能关系很大。从分度的定义上讲,无论是CT分度还是临床分度都没有严格的界限,都要靠医生的主观判断。CT机器的性能,比如密度分辨率,会对轻度缺血缺氧改变造成很明显的影响;另外,扫描条件的选择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选择低KV扫描,轻度的缺血缺氧所造成的较轻的病灶密度减低难以显示,使假阴性的病例增多,同时,患儿的临床症状也并不是截然的,不同的临床医生的经验不同,判断病情、临床分度上也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而且,正常新生儿的颅脑CT表现与成人有很多不同之处,正常新生儿脑组织密度较低,发育尚不完善,在CT影像上不能与成人标准一致[10-12]。虽然以上因素都可以导致判断上差异,但总体来说,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的符合率较高,是相辅相成的,CT分度完全可以为临床分度提供重要参考价值[13]。

综上所述,影像检查中,鉴于MRI检查要求检查对象绝对静止,对患儿配合的要求度比较高[14],勉强扫描,图像质量难以满足临床的要求。尽管CT检查对患儿有辐射危害,但CT分度可以为临床分度、判断病情、确定治疗计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CT分度与临床分度并不完全一致,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在实践工作中才能更科学、更灵活地参考、运用CT分度,从而更有效地服务于临床。

猜你喜欢

缺氧性分度脑病
CT检查与磁共振影像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弧面分度凸轮建模方法及有限元分析研究
黄芪百合颗粒对亚硝酸钠中毒致缺氧性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周向定位旋转分度钻模设计
三齿盘定位分度工作台的设计研究
脑电图与CT在诊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
中药有效组(成)分配伍防治脑病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治疗及护理干预
CT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
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33例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