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闻采写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2019-08-05陈曲

记者摇篮 2019年3期
关键词:新闻采写以人为本意义

陈曲

【摘 要】当前,随着传媒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新媒体的兴起,以及观众文化修养、审美水准的提升,对于新闻报道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除了会关注新闻本身的内容,也会对新闻中所折射出的一些正向价值进行一定的解读、肯定或者批判,而新闻中的正向价值,又包括了新闻中的“人本主义”,即是否能够真正关心人、尊重人、保护人,如果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没有坚持这一出发点,使得新闻中“以人为本”的理念缺失,那么必然会引起一定的负面评论,进而引发人们对新闻工作者本身的批判。本文在对新聞采写中“以人为本”理念进行阐述的同时,也就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提出若干对策。

【关键词】新闻采写   以人为本   意义   对策

新闻报道作为公众传媒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所传递的不仅是新闻事件本身,更应当将一些正向价值透过新闻向公众进行传播,这种正向价值,不仅体现在新闻中所蕴含的积极力量,也包含着字里行间所折射出的“真、善、美”,在这其中,人文主义又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尤其是在一些涉及和新闻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的新闻采写过程中,这种人文主义能否体现,所引起的,不仅是采写对象的受访体验,还有受众的阅读体验。尤其是当前,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类型的百花齐放,以及观众的文化修养、审美水准的提升,对于新闻报道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浏览新闻的时候,除了会关注新闻本身的内容,也会对新闻中所流露出的一些正向价值进行一定的评价,这更加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采写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人文本的合理尺度。

一、“以人为本”理念在新闻采写中的重要性

如果从新闻的形成角度来看,其实新闻所呈现的,不仅是新闻当事人发生的内容,也从侧面反映了新闻工作者的一种价值准则和是非标准,因为一则新闻所传递的主要暗示,正是取决于新闻工作者如何设计。那么作为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能否具备一定的人文情怀,将是新闻能否蕴含人文情怀的决定因素。一个新闻记者,如果在采访过程中连对他人最基本的关怀、善待和尊重都做不到,那么,这种新闻即便博取了再多的眼球,中间也会有一些扭曲的、畸形的价值观存在,而对应的新闻记者的形象,也会得到观众的负面评价。尤其是当前,随着民众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思想观念的日益进步,在浏览新闻的过程中,也会对新闻中所流露出的一些精神层面的内容进行审视、思考,并且对一些有违传统伦理、道德、认知、规律的现象进行大胆的批判。比如某一新闻,采访对象是一位在地震中失去双亲的儿童,为了能够达到渲染新闻情感效果的目的,记者通过一系列有目的的发问刻意将新闻当事人的思绪转向亲人离世的痛苦,使新闻当事人泣不成声。这样的新闻在得到一定“博眼球”效果以后,也同样引起了观众的一系列争议、批判。因此,新闻工作者采写新闻时应当在如何吸引观众注意和坚持自身正确的人文追求之间寻求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让新闻既不失客观性、生动性和可读性,又能够蕴含正确的人文价值。

二、新闻采写如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1.善待被采写对象。所谓善待,简而言之,就是以善心、善意去对待,这其中还包含着另一层意思,即关心、保护和尊重。在新闻采写过程中,作为新闻工作者,应当将这种善待体现于和被采访对象的接触中。首先,在采访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要能够充分考虑到被采访人所处的境遇,能够设身处地地考虑到其内心感受,并且自觉建立起对被采访者的尊重意识、保护意识,让被采访者的个人隐私、人格能够被置于一种安全情境之下。其次,作为采访者,要尽力释放一种亲和力,要让受访对象从中感受到一种亲切、平和、值得信任,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沟通交流过程中的戒备和拘束。除此以外,新闻工作者还应当注意的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任何报道都应当是建立在受访者实际情况的基础之上,并且要从提升新闻正面影响力和善待受访对象这两方面出发,缺一不可。

2.树立平等意识。在开展新闻采写工作过程中,尤其是当采写对象是一些普通的、基层的大众的时候,一些新闻工作者往往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暗示,就是自己作为媒体信息的采集加工端、大众信息的反映者,有一种“高位感”“优越感”,于是在对相关新闻当事人进行采访的过程中,会采用一些不太平等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比如类似质询、审问的风格,容易使得受访者产生一定的不愉快甚至是反感、抗拒。

因此,在新闻采写过程中,新闻记者应当树立自身和受访对象之间平等的意识,要意识到自己和受访对象并没有什么不同,更无所谓“特权”“特位”,而这也是新闻工作者自身人文价值体现的重要方面之一。

为此,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要尽量用更为尊重、委婉,甚至是在必要情况下用一种恳请的方式来进行采访,比如“一起叙旧”“拉家常”等形式,都是能够有效提升受访者心理体验的采访方式。而在加工新闻文本的过程中,也同样应该将这种平等意识转化成“平民化视角”,从普通民众关心的角度、正常思考的角度去进行分析、评价,而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进行批判。

3.坚持真实坦诚。能够在新闻采写中坚持真实坦诚,同样是坚持人本原则的重要体现。要做到真实坦诚,首先新闻工作者应当在采访之前将自己的身份、意图、采访内容等向受访者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并且充分尊重受访者自己的选择,愿意说,或者是不愿意说,并且进行补充提示,哪些对自己可能有利,哪些可能有负面影响。其次,在加工素材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受访者的主观意愿,对于一些可能涉及个人隐私的方面,或者是不明确的内容,不能够随意挖掘或者是下定论,应当和当事人做好充分的沟通工作。

综上所述,新闻采写中坚持以人文本的理念,对于体现新闻本身正向价值和彰显新闻工作者正确的价值追求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为笔者在结合日常观察总结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若干思考,旨在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集团(辽宁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赵兴林.人民日报记者这样写新闻[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2]丁埋.典型报道的受众心理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3]朱海燕.全能记者与全方位思维——兼谈用散文手法写作新闻及其他[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4]林玉善.法拉奇提问艺术初探[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5]田余宾.浅析如何实现新闻报道的平民化视角[J].民营科技,2016,(2):239.

猜你喜欢

新闻采写以人为本意义
网络时代背景下新闻采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