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平台化运行策略

2019-08-05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培训中心产教装配式

康 鹏 飞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81)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2],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3],明确了国家在促进跨区域校企合作方面的职责和具体政策,鼓励各地通过资本合作、购买服务、落实财税用地、成立职业教育集团等具体措施支持校企合作,自此,产教融合从职教政策上升为国家战略。

目前,我国产教融合正在紧跟国际发展步伐,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职业教育实践仍处于探索阶段。产教融合涉及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学生等方面,其中,政府参与度,行业、企业参与积极性,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与社会发展需求还有一定距离[3],需要进一步与行业融合对接,稳定多方合作关系,探索新的合作模式,尽快确立有效的管理机构与严格的保障体系。

鉴于此,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以下简称建筑工程学院)全力搭建由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等多方合作的平台,探索产教融合平台化运行之路, 本着“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协同发展”原则,综合企业管理、技术和学校人力、人才优势,建筑工程学院推行“引企入校”“办校入厂”合作模式,校企共建两大研发平台——智能建造中心和装配式建筑及培训中心。其中,智能建造中心属于“引企入校”的校企共建平台,装配式建筑及培训中心属于“办校入厂”的校企共建平台。

一、“引企入校”的智能建造中心的建设与运行

1.平台产生背景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以及BIM、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建筑产业逐步走向装配化、信息化、标准化、设计施工一体化,正全力推进建筑产业全面升级。为了更好地适应建筑行业日益发展的科技指数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建筑工程学院智能建造中心应运而生。

2.运行机制

智能建造中心,集现代化高科技和高学历人才于一体,通过“四中心一平台”的运行模式,运用先进的BIM和装配式技术,协助企业建立了统一的工程实施标准流程,旨在打通建筑行业的规划、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的数据流动,形成建造全生命周期数据协同作业方式。

智能建造中心通过集合品茗等公司BIM系列产品搭建云平台,实现项目全专业任务分配、进度管理、协同设计、资料管理、虚拟建造、可视化异地协同管理等功能;通过合作企业带项目入驻中心的合作模式,提升在校师生科研和实践能力,从真实项目中筛选出典型案例充实专业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具体运行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智能建造中心运行流程图

智能建造中心坚持以项目为载体,同国企和民营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由专职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教师团队同时入驻中心,采取双导师教学,搭建了“双主体”育人平台。

几年来,智能建造中心取得了一定成绩,专业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完成省级以上课题十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二十余项。为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八百多万,节约成本逾千万元。

3.培养模式及运行机制

建筑工程学院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在施工员、资料员、质检员、预算员等传统人才培养基础上,增加BIM技术、信息化、智能化等教学手段,制定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致力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质量,让高职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相吻合,创新“产教融合“多平台,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图2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多平台,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图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产教融合“多平台,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1)打造产教融合多平台

“多平台”由“大平台+小平台”组成。“大平台”主要依托智能建造中心,坚持校企合作的原则,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建筑企业,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企业用人岗位需求,分别组建工程设计类、建筑施工类、装配建筑类、建筑电气类、供暖通风类、造价咨询类、智能家居类、智能建筑类等校企共育的众多“小平台”,“小平台”有企业的具体项目,需要具备某方面技能的专业人员完成,这为后面的模块培养提供了方向和目标。

(2)打造校企“双主体”育人新机制

学校是为了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企业是为了培养岗位需要的职工,校企都有意愿成为学生培养的主体。在“多平台体系”中,根据双方需求把人才培养合二为一,再以企业的实际项目为载体,学校专职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在实际项目中磨炼技能、学习专业知识,让学校和企业都成为培养学生的主体。

(3)订制个性化教学模块

经过入学后的专业介绍、日常的专业讲座和一年的基础模块学习,学生已经对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职业岗位有了基本的认识,第三学年的五、六学期,学生自主选择模块化实训课程。“多方向、模块化、跨专业”综合实训课程是校企双方依托研发平台根据工程真实项目开发的课程。在“大土木”理念下,开设土建(安装)施工、安装施工、土建(安装)预算、工程设计、房产物业、BIM、材料检测、建筑节能、数字化测图等多个专业综合实训方向,每个方向由若干模块组成,根据学生意愿,校企导师合作,打破原来的专业、班级概念,混合编班,联合为学生量体订制培养模块。

产教融合“多平台、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尊重人性、尊重个性,不批量生产人才。宽口径的“多平台”和校企共育的“个性化”培养,实现了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二、“办校入厂”的装配式建筑及培训中心

1.平台运行机制

经过前期调研和协商,建筑工程学院与雪龙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共建装配式建筑及培训中心。根据协议,将装配式建筑及培训中心建在企业,以“厂中校”的模式重点构建和完善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标准体系、装配式建筑职业培训认证体系和装配式建筑师资培养保障体系。

装配式建筑及培训中心集师生顶岗实践、研发、培训于一体,通过资源共享、协作育人、合作科研、机构共建等方式实现产教融合,促进教育、产业、研发等环节的衔接。根据共建共管的原则,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进行实践教材的编写、装配式建筑项目研发、装配式建筑社会培训等深度合作,实现校企共赢和共建共享的良性循环。

2.科研合作方式

雪龙企业始创于1994年,为泡塑制品、泡塑机械、装配式建筑机械制造及装配式建筑生产集成和施工为一体的龙头企业,企业占地45 000m2,投资规模2.6亿元。旗下涵盖“两基地一园一中心”,包括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建筑构件生产基地、绿色建筑技术体验园、绿色建筑材料设备展示中心。

装配式建筑及培训中心依托雪龙企业强大的产业和科技创新优势,联合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和河北丽建丽筑集成房屋有限公司共同成立装配式建筑研发中心,研发中心办事机构设在装配式建筑及培训中心,通过多方装配式行业精英的参与,重点打造多元共享的校企教学科研团队。研发中心的团队成员同时兼任培训中心兼职教师,通过科研带动教学的方式,提高了科研水平,提升了企业竞争力,增强了师生的创新意识,实现了校企双赢。

3.人才培养模式

装配式建筑及培训中心以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为核心建设,按照装配式建筑的岗位需求,围绕雪龙企业的“两基地一园一中心”,设置虚拟仿真实训模块、装配式建筑部品工法实训模块和装配式建筑关键技术实训模块,重点培养“住房城乡建设行业职业工种目录”中的构件制作工、预埋工、灌浆工、构件装配工等关键技术工种,通过虚拟建造+真实构件装配、二维码扫描+数字化教学资源、三维模型+智能语音讲解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完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人才培养方式,创新装配式建筑一站式人才培训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装配式建筑及培训中心生产实训流程图

雪龙企业为装配式建筑及培训中心免费提供一栋面积为1800平方米的建筑作为教学综合楼,综合楼包括教学区、学生实训区、学生食堂和学生宿舍。在机械装备制造基地、建筑构件生产基地、绿色建筑技术体验园、绿色建筑材料设备展示中心等专门设置学生实习、实训绿色通道,为学生的跟岗和顶岗提供全产业链锻炼机会,可同时接收200名师生驻厂实践。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派驻建筑工程学院三年级装配式模块方向的学生到装配式建筑及培训中心进行跟岗和顶岗实习。学生实习周期为一年,为了保证实训实习效果,校企双方共同探讨建立并完善装配式建筑及培训中心建设方案及各项管理制度,共同制订了人才培养计划。

装配式建筑及培训中心实行双导师制,建筑工程学院派驻专业教师作为驻企代表,负责学生的日常管理,同时参与企业实践;企业依照学生的实训实习需求,安排具备丰富经验的技术能手和岗位专家担任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训实习考核采取校企双评价或联合评价制度,意在增强学生的员工意识、岗位意识,提高学生就业率。

通过派驻青年教师到装配式建筑及培训中心驻厂锻炼,快速提升教师专业实践能力。通过将教学内容嵌入到学生跟岗实习中,学生零距离对接真实工作环境,熟悉装配式相关设备、部位工法和生产工艺,全面掌握装配式建筑相关岗位所需的专业技术,强化、巩固综合实践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与组织协调能力。

4.服务社会情况

装配式建筑及培训中心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培训中心、企业和行业的作用,整合资源,通过承接装配式技能工种和相关社会培训,推广装配式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按照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需要,分类培养人才,以满足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的需求。

利用互联网手段辅助教学,以建筑工人为对象,利用在线学习平台,采用虚拟仿真、线下实训、线上线下相结合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化、全方位培养新型装配式建筑人才,推动装配式建筑教育事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创新发展,有效缩小社会对装配式人才需求缺口,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及影响力。

5.预期成果

通过培训中心“厂中校”培养模式,实现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对接。学生进驻企业,参与工厂轮岗、顶岗实习,锻炼了技能,增长了知识,同时也解决了企业装配式人才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和虚拟仿真技术,对建筑工人进行职业培训及技能鉴定工作,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装配式建筑及培训中心的建设与实施将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创新。装配式建筑及培训中心以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为教学环境,提供的是具体的工作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校内实训条件有限、无法完全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的缺陷,真正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岗位的对接。

结语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推进职业教育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双赢之路,是带动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增长的必经之路,而平台化运行模式必将是今后推动产教融合的新课题之一。高职院校应以企业项目为载体,依托智能平台逐步构建起政府、学校、企业、行业、教师、学生全面参与的产教融合新机制,从而解决当前校企各要素配置不优、产教融合不深、合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最终达到多方共赢,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培训中心产教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首都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简介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森浦上海展示培训中心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