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汉口为例谈租界的引入对城市肌理的影响

2019-08-05

山西建筑 2019年13期
关键词:汉口租界肌理

张 一 恒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 珠海 519001)

1 概述

1861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内陆城市的门户,汉口自此被迫通商开埠,设立租界。英、俄、法、德、日等租界的相继设立,不仅对汉口原有的工商业和政治形态带来了冲击,还对汉口原有的城市空间形态和布局带来了新的变化。

1860年以前武汉的城市规划依然处于“城墙”式的古典规划模式,西方规划理论与方法传入武汉后,即被迅速理解、吸收和运用[1]。汉口的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位于汉口老城区,原租界拓展区内,是武汉市历史文化发展演变中的重要地段。在这里,汉口英租界毗邻汉口中国人城区发展,是一个既有原有租界风貌,也有华界典型居住特征的历史地段。本文以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为例,着重分析其地段的城市空间肌理和城市结构肌理两个方面,并从其地段的各地块之间的差异分析,总结出相应背景下的城市地块和建筑的肌理特征,进而还原租界的地块规划设计对汉口老城区的肌理影响。

2 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的城市整体格局

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位于汉口城区中间地带。其中江汉路南临渡江码头,中交中山大道,北抵解放大道,是武昌渡江进入汉口城区闹市的主要通道;中山大道与长江平行,西起硚口路,东至黄埔路,跨硚口、江汉、江岸三个区,是汉口城区中心地带的主要干道。作为汉口历史城区的两条历史轴线——江汉路与中山大道,车行与步行,垂直相交,见证了汉口百年的发展历程。

中山大道是该片区内的主要车行道路,延续了老汉口堡墙的布局,串联着地段内部的主要地块和重要历史景观点;江汉路作为该片区内的完全步行道路,承载着汉口百年的历史记忆,对整个片区进行了分割。

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以江汉路为界,江汉路是全国最长的步行街,是武汉市江岸区和江汉区的分界线[2]。西为汉口中国人城区,东为外国人租界区。自1898年后,租界区内后城堡墙已经全部消失,租界区内的整齐规整的道路路网已经全部完成,这其中的部分道路在江汉路以东的地块内依然沿用至今,进而也影响了现在江岸区的地块尺度。

3 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的城市结构肌理

汉口租界设立之后,西方的城市规划的思想开始进入汉口,并在江汉路以西的租界内得到了实施,而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的城市结构肌理在华界和租界的差异性也得到了体现(见图1,图2)。

3.1 租界区内因规划形成的城市结构肌理

在江汉路以西的租界区内的城市结构肌理,呈现以下特点:

1)道路网规整,道路网密度较高,体现了规划的特点;2)地块尺度较小,最小的地块尺度有110 m×70 m;3)地块因道路网的切割而显得较方正,大多是矩形地块,也有部分的三角形、梯形和菱形地块。

3.2 华界区内自然形成的城市结构肌理

在江汉路以东的华界区内的城市结构肌理,呈现以下特点:

1)临近江汉路的地块道路网较为方正,但不成系统,而离江汉路稍远的地块的道路系统紊乱随意,道路网密度较小,整体呈现缺乏规划的自由发展的自然肌理;2)地块尺度普遍较大,一般达到150 m×200 m,甚至更大;3)地块形状多样,有弧形地块,有方形地块,有破碎地块,以自由的鱼骨状街巷为主。

3.3 对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的城市结构肌理特点分析

由于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的历史特殊性,这里集中了租界和华界的地块肌理特点,外来文化对其地块的形成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1)体现了华界区的地块的未经规划自然发展的城市结构肌理与租界区内的地块经过规划形成的规整的城市结构肌理的对比;2)租界区内的城市结构肌理影响了其临近的华界区的地块,向规整化发展;3)租界区内体现“建筑适应地块”“先划分地块,后布置建筑”的特征,而华界区内则是“道路伴随建筑而形成,地块则伴随道路而形成”,体现了顺应自然和地势,自发发展的特征;4)体现了中西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作用下的城市结构肌理。

4 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的城市空间肌理

4.1 “图衬底”空间肌理与“图底”空间肌理的混合

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这一历史地段里面,有着中国独特的空间肌理关系——图衬底。富于变化的天井和院子等灰色空间存在着功能上的转换,成为本地块内最具特色的建筑空间。天井和院子作为灰空间,既可以作公共空间,又可以作为建筑内部空间。这种清晰的建筑肌理空间主要集中体现在地段内的里分住宅里面。这是19世纪初期,在租界形成之后,汉口经济复苏后形成的特有的建筑形式(见图3)。

与此同时,同样受租界形成的影响,沿江汉路和中山大道出现了很多大楼建筑,这种建筑形式仿照西方的巴洛克和古典主义风格,丢弃了中国传统的“灰空间”,其空间肌理主要是“图底”关系(见图4)。

4.2 街巷与街廓的演变

在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的地块内,我们可以发现其城市肌理空间起始演变具有这样的变化和规律——从最早的“街巷空间→街巷+街廓→街廓空间”,到目前以街廓为主的趋势。如果说街巷空间是中国城市空间文化的话,出现了“街巷+街廓”混合的城市空间,这正是近代汉口城市文化的特点(见图5~图7)。

4.3 骑楼空间和过街楼空间的结合

地块内有众多独特的骑楼空间和过街楼空间,联系着街道和建筑内部,充满了引导性和标志性。

骑楼空间主要以商住建筑为主,底层为商业,上层为住宅;过街楼空间集中在里分建筑中,由牌坊引入。骑楼空间多与道路平行,过街楼空间则多与道路垂直布置。

骑楼空间和过街楼空间都是近代汉口的独特的建筑空间形式,体现了西方古典建筑的中国化以及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再利用。

4.4 对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的城市空间肌理特征的分析

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的城市空间肌理集中体现了近代汉口的租界引入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点:

大楼建筑的竖立,产生了新的肌理形式。汉口设立租界之后,在江汉路以西兴办了大量的金融办公建筑,这是汉口近代的大楼建筑。这类建筑的出现,形成了“图底”的空间关系,产生了街廓空间,对原有的城市空间肌理带来了新的变化;里分住宅的兴起,丰富了地块内的空间肌理形式,出现了“灰空间”和过街楼空间。里分住宅作为汉口特有的近代新式住宅,具备中国传统的房屋布局特点——街巷布局、巷通大门,但是也有其自己的特色——大门对大门,后门对后门,主巷宽,次巷窄。受西方建筑形式和布局的影响,在保元里和咸安坊等地出现了街廓空间和街巷空间的混合,这种街廓与街巷相融,体现了武汉人开放的性格。

5 结语

租界的引入,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史。但是,历史需要辩证的看待,正是因为有了租界,西方众多城市建设的思想和经验才得以传播进来,落地开花,形成了上海的外滩、汉口的江滩等独特的建筑带,也有了诸如汉口的里分建筑、上海的里弄建筑、青岛的里院建筑、天津的里巷建筑的形成。可以说,这些建筑是中国的近代史的集中体现。

租界的引入,同时改变了汉口原有的文化形态,在汉口形成了其特有的商贸文化、居住文化、马路文化、码头文化等,改变了城市空间布局。

正是这种复合的因素,导致了如今江汉路和中山大道片的城市肌理的形成,这种格局将作为见证历史的遗留,为其地块的保护规划提供相应的参考。正如李百浩先生所说:“一条江汉路,一部汉口城市发展史”,历史的烙印将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弥足珍贵,而我们更需要的是去寻觅和探索那些历史的印记。

猜你喜欢

汉口租界肌理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何时何地召开?
肌理的感受与表达
渗入肌理,豁然其妙——以2019年高考全国卷为例谈古诗如何细读
梅兰芳汉口吃河豚
《汉口北》
中共『一大』为什么选在上海法租界举行
器之肌理,物之温度
《汉口商业简史》 书写江中之城的百年繁华
从晚清竹枝词看西学在租界的传播
上海租界时期的公共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