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友好型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
2019-08-05彭洪宇
彭 洪 宇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1 概述
本课题将哈尔滨儿童公园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的形式了解场地有关气候、地理位置、建设状况和交通环境的相关内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其绿化、公共设施、文化、功能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分析,意在探索出一套能更新改善公园环境、重塑公园活力的设计方案。
2 儿童公园概况
2.1 气候条件
哈尔滨南岗区属于温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受西伯利亚内陆冷空气和副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多刮西北风;夏季短暂,温热多雨,多刮东南风。一月气温最低,月平均-19.4 ℃,七月气温最高,月平均22.8 ℃。
2.2 地理位置
儿童公园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北邻大成街,西邻河渠街,南为果戈里大街,商业气息较浓,东邻马家沟,具有良好环境景观。附近有幼儿园、儿童培训机构等,公园两侧均有居住区,为公园提供游客源(如图1所示)。
2.3 建设状况
公园占地面积17 hm2,外形犹如一个古堡,园内现有儿童火车、碰碰车、逍遥球等22项游乐设备。在园内有各类活动分区,例如空竹区、广场区、乒乓球区等。不仅为儿童提供游乐空间,也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娱乐空间。公园内部栽种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植被,公园前部中心主轴路选择了用白桦当作行道树,同时景区也大量选用了旱柳、松树等作为装饰树种。
2.4 公园周边交通情况
公园周边交通情况见表1。
表1 公园周边道路及交通情况展示
优势:公交优先的出行方式为公园旅游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公交交通以及自行车、私家车不仅方便了居民的出行,同时也拉动公园人流量。
3 研究过程
通过几次实地考察,切身体验相关设施以及观察场地环境、测算场地相关数据,并开展相关问卷调查,问卷主要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法、个别访问法和观察法。最后综合整理资料,分析思考得出相关结论以及导出相关设计理念。
4 研究分析
4.1 公园自身绿化调查
4.1.1 绿化占地
儿童公园中绿化占地达到60%以上。
4.1.2 植被种类
主要采用哈尔滨常用设计树种:毛白杨、紫薇、旱柳、榆树、落叶松、忍冬、白桦、悬铃木、云杉、杉松、杨树、松树、沙棘、麻黄等等。
4.1.3 优势
公园绿化面积比较大,植被种类较为丰富,植被种类充分考虑哈尔滨市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特征,生长状况良好;植被构成较为合理。
4.1.4 不足
公园绿化缺乏专人管理、保养、部分植被病害虫现象未能及时解决;公园绿化建设缺乏个性和特色,植被种类相近,布置形式相仿;市民绿地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4.2 公园公共设施调查
4.2.1 游乐设施
儿童公园内可供儿童游玩的娱乐设施许多都已经较为陈旧,部分设施已经存在表面生锈、部分零件松动的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此类游乐设施通常具有较大的时令性,只在夏季营业开放,而冬季停运管理方面投入不够,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游乐设施的损坏以及空间资源上的浪费。
4.2.2 卫生设施
调查考察中发现公园内部垃圾箱设置距离比较大,一定程度上对游人处理自身垃圾杂物造成了不便。在调查中也发现景区近入口处一主要公厕暂时停运,而公园中央附近另一公厕内相关卫生状况不佳、照明不良、设施不够完善,同时公园部分地区也未设有其导向标志。
4.2.3 休憩设施
公园内利用了树木围坛以及花坛处提高了休憩场所面积、增加了可供夏季乘凉的场所。同时公园内部也设置了一些路边长椅供行人聊天休憩。但座椅等休息设施形式单一并且由于公园冬季寒冷,应考虑增设相关室内休憩场所。
4.2.4 安全设施
夜晚照明不良、视线受阻,给在公园内游玩以及穿行路过的行人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大大增加了犯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同时许多体育健身设施以及游乐项目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够完善。
4.3 公园交通状况调查
由图2可知居民主要到达公园的使用工具为公交,便捷的交通为增加拉动公园人流量起到了重要作用。公园为保障园内安全禁止汽车、自行车、宠物入内。园内道路以一条主轴来连接公园各个功能区,由于是一条从南到北的直行道,而通向各个区域的辅路若不明显容易错过忽略公园相关景观,但是公园道路设计还是较为清新明朗的。园内小火车的主要运行路线为环绕公园一周,而在公园西侧邻小火车铁路一侧栽种的植被区已被游人走出了一条小道。因而根据行人行为习惯可像靠近马家沟河一侧增设可供行人行走的道路。
4.4 公园功能划分调查
通过参与公园功能的人群数量分析(见图3),可以发现居民进行的最多的活动是饭后散步。同时也有较多居民利用开放式的儿童公园进行交通穿行。由此,儿童公园对居民具备交通导流的功能,与此相对,这项功能也为儿童公园增大了客流量。另外,由于气候条件的限制,游乐设施功能的使用频率出现明显的时令性分布。即在春夏季使用频率较高,秋冬季使用频率显著降低。
通过现状公园的功能划分分析(见图4),公园自身功能分区不明显,不同运动区域没有划分,同时现状公园功能单一,主要为观赏休闲,缺乏趣味性和益智性等,吸引性不强,整体环境品质不高。园内部分地区也未设各个功能区域的导向牌,例如空竹区就仅仅只是游人自己在场地后方公厕的墙上自行写上了空竹区三个字。冬季没有可供儿童游乐玩耍的游乐设施及专门区域,同时冬季没有很多能为游人提供活动的运动项目和场地,与夏季相比较为冷清。
4.5 公园文化调查分析
儿童公园建设之初,就秉承着“儿童”这一主题,园内最具特色的便是那一辆环绕公园的小火车。小火车的运营则是儿童自己经营管理,做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儿童公园。而近几年来,儿童公园已经不再完全是“儿童”公园了,目前儿童公园接纳的游人中极大部分已经变成了中老年人,他们在园内散步、运动、跳广场舞。儿童除了在暖和季节运营的游乐设施以及小火车中寻找乐趣以外,很难再在公园其他地方中寻找到乐趣了。因而使儿童公园回归最初建造主旨──以“儿童”为中心就显得极为重要。
5 改进建议
根据调查中发现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不足之处(见图5),现提出改进建议如下。
5.1 绿化环境和美化空间
绿化环境和美化空间是更新创建儿童友好型公园的基本要求,公园内应该尽可能的体现生态,增加绿化面积,对于有限空间可考虑垂直绿化,确保夏日户外活动有绿荫,冬季有太阳;同时植被的选用应考虑公园气候环境以及季相变化的丰富性。
5.2 游乐设施方面
游乐设施应该更具趣味性和教育性,公园更新改造要基于儿童生理特点和情感需要,在环境安全的前提下,满足儿童钻爬、蹦跳、攀岩等需求,充分利用场地条件,对游步道、路灯、指示牌子、亭廊座椅进行趣味性设计,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和探索性,让儿童在游戏中感受乐趣,收获知识,提高创新和协调能力。
5.3 自然景观利用方面
儿童公园东部比邻马家沟,是天然的景观资源,但是现状公园对于这一资源利用不佳,游人亲水活动受限。因而在更新改造过程中,应该加大对于马家沟这一景观资源的利用与协调,在保障儿童安全的情况下,建立类似亲水平台的活动场地。在园内也可加设小水景观,进而加强儿童对于有关水资源的教育与学习作用。
5.4 安全防护方面
由于儿童公园是以儿童为主要服务人群,因而确保儿童在游乐过程中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更新改造儿童公园时,应该加强防护设施的建立,例如在儿童一些较为频繁的活动场地选用软质铺地以及地面防滑、避雨遮阳等措施。同时照明设施应该更加完善,减少公园存在的照明死角问题,预防犯罪事件的发生。
5.5 公共服务设施方面
现状公园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健全,可增设直饮水设施,增加垃圾箱的数量,增设功能导向牌、改善公厕卫生环境同时加强这些服务设施的维修维护管理。
5.6 引入文化特色
可根据哈尔滨冬季冰雪特色拓展儿童公园冬季的活动类型,引入冰雪元素,可加设滑冰场,滑雪橇场或是开展类似堆雪人、琢冰雕等比赛活动,丰富公园活动内容,使公园在一年四季都能充满活力与乐趣,进而传承发扬哈尔滨所特有的冰雪文化。
6 结语
营造与创建儿童友好型公园,需要规划设计师等各个行业人员及儿童在内的公众的积极参与合作,需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使儿童公园真正成为对儿童友好,为市民充分享用的美好场所。儿童公园改造设计的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尊重区域精神,优化功能结构、倡导绿色环保。为儿童创造更加安全、和谐、快乐的户外活动空间,彰显出城市的独特魅力,凝聚城市的精神文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