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策略
2019-08-03黎益民
黎益民
[摘 要] 伴随着新一轮教育形势的改革,素质教育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教育的主要宗旨之一,在该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下,高中生的德育应当充分体现它所表达的人文精神与民族信念,以更加明确的方向诠释出不一样的德育,以更加深厚的情怀诠释出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素质。培育高素质人才,德在才先,只有有道德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才能更好地复兴民族的经济和文化。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中;德育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高中生德育中的意义
在国家的大环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民思想品德建设的主要“行为准则”,也是人们价值取向的重要“参照物”,因为它代表了一种标准化的价值观念,也代表了多数人的心理需求。高中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部分,德育是“五育”之首,在高中教育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与巩固的关键时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开展高中德育,帮助高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是高中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高中班主任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学校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首先应是对人的培育,毕竟德在才先,因此做事之前先做人。而如果一个人才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那么他个人的才华也便成为一种破坏力,对社会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隐患。因此,高中教育的德育不容忽视。而作为德育工作者应当适时地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思想动态、学习情况等相应地制订合理化的德育计划,使德育工作具有针对性、方向性、策略性。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适当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该价值观与德育计划以及教育理念相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以核心价值观指导计划的整体方向,将该价值观变成德育计划的参考依据。毕竟我国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中生德育的主要意义。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高中生德育中的策略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高学生觉悟能力
一种价值观的顺利推行,首先应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宏观层面的价值观念,它代表了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观念。班主任作为德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向学生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用一种通俗易懂、个性明快的語言艺术向学生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同时运用多种现实社会案例加以说明,阐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和直观结果,以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该价值观,认同该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觉悟能力和全局意识。之后,在实行德育计划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与学生探讨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知识,从而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
(二)突出教师个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教育理念
高中班主任应当加强自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学习,深刻领悟该价值观的内涵精神与重要意义,并将该核心价值观作为德育教学的主要教育理念,然后与学生主体之间进行紧密的结合。此外,教师还可通过与外校班主任之间的优秀经验交流加强自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以使个人的德育内容和德育教学经验更加丰富。
例如,班主任可通过经常阅读红色书籍并推荐给学生、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与学生一起参观革命纪念馆等活动来践行爱国这一核心价值观。通过关爱学生、研究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来践行敬业这一核心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立足和谐社会,建立和谐师生关系
和谐社会的价值观念自古就有所提倡,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宣扬仁道,力求各国息兵言和,以使社会人际关系融洽和睦,这也是古代中国人都极为提倡的“和谐社会”价值观。所谓和谐,不只是一种文字概念,较为确切地说它是一种文化底蕴和内涵,它代表了人类世界政治经济生活中的最高境界,同时也代表了国家精神。和谐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和谐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元素之一。高中生的德育离不开和谐社会的文化精神,更离不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日常的高中生德育的过程中,首先应当重视的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是德育的前提。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权利和质疑的权利以及个人尊严,毕竟在人格上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在讲授的时候要充分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以调整个人教学方式及方法。对于学生的提问,不仅要耐心讲解,还要鼓励学生善于发问的求学精神,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此外,在伦理上虽然是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但在课堂外则可把学生当作朋友,亦师亦友是相对理想化的师生关系,也是和谐师生关系的最佳状态。教师要与学生融为一体、打成一片,以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性格特点以及行为习惯,以至于更加顺利地开展德育工作。
(四)合理化的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
如何切实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高中生德育中,这就要讲究相对合理化的教学计划的制订。高中的学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对学生学习要求较高的黄金时期,该阶段的学生,一般而言学习思维都比较活跃,学习能力也相对较强,但因为思想比较繁杂,性格也相对叛逆,以至于对待新鲜事物的态度都较为不统一。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的班主任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了解学生的具体需求,并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制订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相对合理化的德育教学计划,并在该计划中切入要点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该核心价值观与计划相对完整融合,以使德育教学中充分体现核心价值观,在讲到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时候又充分体现德育精神及其重要意义,两者相辅相成。另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然走进了社会政治圈、经济圈、教育圈以及生活圈的方方面面,该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也已经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主要表现之一。因此,学校在德育课程的安排上要尽量合理化、科学化,力求学生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以及现实意义,从而相对完整地消化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内容,以改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并使其步入正轨,最终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与道德涵养。
(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
高中生的德育不要只是停留在教材知识的教授和课堂知识的灌输上,更要强调实践操作的意义,从实践中理解德育知识与德育精神,从实践中感知德育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下的高中生的德育,离不开相对集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通过实践这种有意义的德育活动,可以使学生更为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内涵和主要精神以及其所带来的社会现实意义。自然人是组成社会群体的主要元素,也是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资源之一,以人为本是实践活动的主要精神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间接体现。德育教师不仅要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更要秉承以人为本的精神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引导和启发,疏通学生思想有所阻塞的地方,补释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理解不到位的地方,以做到循循善诱、潜移默化,从而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能力,最终达到德育教学效果。如此做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应用。
高中生的德育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正是因为该价值观的影响,才使得德育更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党和国家都在倡导践行该核心价值观,只有通过充分的践行,才能实现该价值观所体现的价值,而高中生的德育更是如此。在该背景下,高中德育内容要充分体现该价值观的文化内涵与主要精神,以人为本,以培育德才兼备的学生为目的,积极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与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高生守. 中学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J]. 知识文库, 2017,(1).
[2]林秀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育教学实践新探索[J]. 教育界, 2017,(15):58-59.
[3]王仙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高中德育工作[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8,(1):12-13.
[4]李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小学德育工作转型[J]. 山海经(故事), 2017,(3).
责任编辑 满令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