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

2019-08-03田守成

关键词:教学探究读写结合初中语文

田守成

摘要:在现在的教育领域发展当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以及道德素质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目标,所以为了达到这一任务,语文课堂教学中就采用了"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从而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积极、健康开展。因此在初中语文实践过程中如何采取"读写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变成了一个重中之重的任务。本文就主要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再结合实践教学,对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9)12-050-1

我们都知道对于中学生而言,在语文的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掌握阅读的技巧,还要与写作进行相应的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其快速可靠的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与主旨,而且可以提升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通过采取"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其不仅是结合了原本小学语文教学形式的优越性,更及时地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此同时能够让其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程进程上,从而整体提升班级的素质。下面我们就主要从启发式教学、师生互动以及课外阅读等三个不同的方面,对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展开论述。

一、采取启发式教学,促进读写结合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少不了阅读以及写作的环节。那么在进行语文阅读与写作课的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想要让学生的阅读技能得以提升是个非常重要的任务。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古板的教学思路就要经过不断地改善,与此同时教师在平时授课的时候关注不同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高效的"读写结合",真正做到"因人施教",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从而积极、健康的提高阅读教学技能,极大的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与上课效率。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的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读写结合方式在教学中的渗透,老师就可以采取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组织学生们学习课本上的《济南的冬天》这一文章的时候,教师为强化学生的阅读激情,就要啟发学生,问一问班级里的学生,"你认为老舍这篇文章的写作特点有什么独特之处?"班级内的同学思考后,踊跃的回答问题。在教师的提问过程中,就可以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然后再通过阅读带动写作,从而双管齐下,更好的完成"读写结合"。这样的上课方法不仅强化了学生的上课激情,还让其养成了发散思维的能力,促使自己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章,这样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上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写作上亦是如此。

二、加强师生互动,促进读写结合

在进行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提高语文阅读课程与写作课程的有效性,老师就要一改以前枯燥的课堂模式,在课堂中与学生积极的进行交流与互动,为学生创建一个轻松舒适的课堂氛围。并且师生之间的频繁互动,还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愿意与老师交朋友,在这样的情感教育影响下,学生就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语文课堂中去。在这样的条件下,老师再继续进行阅读以及写作方面的综合教学,利用阅读去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读写结合"。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的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读写结合,老师首先就要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为读写结合打下一个基础。比如,在组织学生们学习课本上的《纪念白求恩》这一文章的时候,老师就可以与学生分工合作,老师念一段落,学生再念下一个段落。然后通过阅读,教师让学生判断文章的主旨,找出哪一个段落需要细细钻研,哪一个段落可以粗略的阅读,这样的判断能够极大节省学生阅读的时间、提高阅读的效率。这样在写作的时候,也就明白哪一部分需要自己详细的写,哪一部分可以一笔带过,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这种互动的方式,让大家参与到课程当中,在限定的时间内要求学生能够粗略的掌握大意,从而培养学生的浏览阅读的能力,在写作打下基础的同时,促进读写结合。

三、进行课外阅读,促进读写结合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教材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但是也不能完全停留在教材上。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任课老师,为了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就要在适当的时间积极的组织学生们进行一些课外的阅读,让学生们通过一些课外书籍的阅读,增加他们的知识面,提升他们的写作技巧,从而实现读写结合在课堂中的渗透。并且课外阅读活动的组织,也可以起到适当缓解学生学习压力的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阅读以及写作能力的同时进步。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的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比如,在组织学生们学习课本上的《观沧海》的时候,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的图书馆,让学生们进行有关曹操的书籍的查阅,并组织他们进行阅读,让他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曹操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丰功伟绩,同时也是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素材,促进他们对写作技巧的学习,促进读写结合。

众所周知,新时代的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给予学生知识的洒水车,学生也不再是吸收水分的海绵。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通过"读写结合"能够在培养他们的能力与技巧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朱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读写结合[J].教育革新,2016,5.

[2]高丽丽.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8,34.

[3]张聪,孟祥龙.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

[4]鲁述娴.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8,4.

猜你喜欢

教学探究读写结合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