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史学的拓荒者
2019-08-03编撰阿潘
编撰_阿潘
中国现代的城市发展和建筑发展,始于上世纪初,这一时期的第一代建筑学家做出了卓越努力。梁思成和林徽因就是其中两位。
他们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为中国的建筑史建立起了学术结构。梁思成撰写的《中国建筑史》,是这一学科的基石,他们对中国建筑史的开拓性研究,影响了中国建筑领域的许多分枝,如教育、建筑设计和文物建筑保护等。
上世纪30年代,他们对中国古建筑开始进行测绘考察记录,并展开保护工作,遗憾的是,在此之前许多古代建筑已逐渐坍塌。梁思成和林徽因成为保护古建筑的旗帜性人物。在他们身上,也让人深刻感受到,近百年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学术传统和学术精神。
1984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出版《图像中国建筑史》,这些精美的中国古代建筑图,是70多年前梁思成和助手莫宗江手绘,近年,该书国内有出版。
拓荒的工作很艰苦
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建筑史学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要做的是拓荒的工作。他们想挽救的建筑有好几百年历史,这些建筑通常年久失修,基本都在遥远的偏僻的地方。
中国的建筑是世界上唯一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和砖石结构相比,不易保存因而留存甚少。流传下来的两部古代建筑官书和诸多民间术书,又多专注技术做法,且时过境迁,多数古代建筑术语,已如天书,无人能识。
去到这些建筑所在地,大多要途经环境恶劣的乡村。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大部分远离市镇的地区意味着要靠骡子、人力车或徒步在糟糕的泥泞路上行走。没有浪漫可言的古建筑研究丝毫没有噱头,所以,后来也少被提及。隔着一个时代,人们更愿意消费他们的外貌、八卦、情史和家族背景。
深入基层考察建筑古迹,一路艰苦,骡子、虱子、肺结核……对于梁思成和林徽因来说并非易事:梁思成年轻时的一场摩托车事故让他后来走路一瘸一拐,林徽因长期患有肺结核。他们在黑暗中摸索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
从1930年到1945年,夫妇二人和营造学社成员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190多个县,考察测绘了2738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世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如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的佛光寺等。
在山西的数次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构的奥秘,完成了对宋代《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为确定佛光寺的年代,梁思成和林徽因研究了寺里所有地方,包括钻到寺的屋檐底下,里面满是尘土,数不尽的蝙蝠和臭虫。
梁思成和林徽因,一个是清末变法维新首领梁启超的儿子;一个是著名政治、外交家林长民的女儿。他们共同开创了运用西方建筑理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先河,为中国的建筑史建立起了学术结构。
宾大的两个学子
梁思成1901年出生在日本东京,自幼在父亲梁启超的影响和督促下,打下了扎实的中国文化功底。1923年,梁思成从清华学校毕业,求学八年中,显示出多方面的才能,尤善钢笔画,构思简洁,用笔流畅。
梁思成与林徽因于1924年一同就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两家是世交,梁思成的父亲梁启超,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都是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染的士子。林徽因对建筑学很感兴趣,但宾大的建筑学院没有接收她。因为当时的人们认为,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让年轻女士和年轻男子一起工作到深夜不合适。
1927年毕业时,林徽因拿到的是美术学士学位,她也上过建筑学的课;梁思成则成为正式的建筑师,在同年获得了建筑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他们一起工作,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艺术教授夏南希曾说:“分不清他们的绘图或文章中哪部分是谁做的;他们是一个团队。”“我认为,他们把彼此视为伙伴,不是商业伙伴,而是人生伴侣。”在校期间,梁思成曾任建筑学助教,并获彭省大学建筑设计金质奖章、南北美洲市政建筑设计联合展览会特等奖章。
应县木塔,梁思成笔下的中国古建筑测绘图,一方面秉承了西方建筑学的制图手法,一方面又创造性融入中国传统工笔和白描的技巧,这样的插图风格,在世界建筑史经典著作中也可谓独树一帜。
梁启超的“综合主义”文化
1925年,梁启超得到一本《营造法式》——这是一部宋朝颁布的官订建筑规范。梁启超托人带给梁思成与林徽因,在扉页上写道:“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先宠也,……遂以寄思成、徽因俾永宝之。”那时的他们还看不懂这本书。
二十世纪10年代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事后让欧洲人自己也莫名其妙却付出惨痛代价的战争,既打击了正欣欣向荣的欧洲文明,也让许多曾经热情颂扬并极力主张仿效西方模式改革中国社会、文化和政治的知识分子在思想上发生了变化。梁启超就是其中一位,梁启超曾经相信西方社会达尔文主义进化论的普遍性,积极宣传以变革和“新学”拯救中国。
当他在1918到1920年间访问欧洲,亲眼目睹大战后的社会危机和弥漫的悲观主义后,否认了自己曾深信不疑的技术进步导致社会进步的幻想,提出将东西文化的优点结合起来,以创造一种“综合主义”的现代文化。他在1923年草拟的中国文化史目录可以说是这一“综合主义”的体现。
1947年,梁思成任联合国大厦设计顾问时和世界著名建筑师一起讨论设计方案
目录表明,梁启超在当时已经注意到中国建筑作为一个物质和精神文化的统一体在中国文化体系中的位置。目录有单独的“宅居篇”,准备讨论中国的宅居、宫室、室内陈设、城垒井渠等内容。
还另辟“美术篇”,包括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和刺绣五个门类。传统中国并无“美术”概念,一般只把书法和绘画视作与诗文同等的艺术,而把雕塑、建筑和刺绣当作低级的匠作。梁启超在他的目录中引入西方的“美术”概念,相应的有建筑、雕塑和绘画,同时加入书法和刺绣这两项中国固有的视觉文化门类,构成一个中西综合的“中国美术”新体。梁思成日后的事业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梁启超建构中国文化史,特别是中国美术框架体系的理想:他后来撰写中国建筑史、雕塑史、注释《营造法式》的工作都与梁启超的构想有关。
回国教学
1928年,梁思成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完婚,蜜月期间他们游历欧洲,遍观希腊、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地的古建筑。
梁启超给正在欧洲度蜜月的梁思成写信,商议梁思成回国后的职业问题。东北大学工学院的院长高惜冰是梁思成在清华大学时的学长,1928年8月,梁思成、林徽因同意受聘东北大学,创办建筑系,梁思成任系主任。
1928年之前,中国没有建筑方面的高等教育机构。东北大学工学院建筑学系的添设和中央大学机械学系内开设建筑学课程,开创了中国高等建筑教育的先河。
1930年代,营造学社的成员们在天坛祈年殿屋顶测绘时合影
梁思成邀请在美国留学时的同学陈植、蔡方荫、童寯到沈阳任教。在梁思成主持下的东北大学建筑系,采用英美教学方式:在学派上以“美学与技术综合”为主;在教学上采用师带徒,坐席不按年级分;在学制上设计课不随年级走。建筑学系开设的课程基本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课程相同。
在东北大学授课过程中,梁思成开始深感建筑史不能只讲西方的,也需要讲中国的。于是,从沈阳的清东陵调查开始,梁思成展开了对中国古建筑研究的开拓性工作。1929年起,梁林二人带领建筑系学生到沈阳昭陵和沈阳故宫写生,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的特征,并利用古建筑作实地教学。
梁思成开始讲授中国建筑史和中国雕塑史,由于条件所限,主要靠从外国博物馆和外国学者的著作中收集的资料来完成讲稿。东北大学建筑系虽然只办了3年,却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建筑学者和大师。
他们的建筑学写作
1931年,梁思成和林徽因回到北京,一起加入民间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凭着一本清代官修的《工部工程作法则例》,开始扩大范围寻找实物,对着书本和实例逐个辨识、测量、记录、研究。翌年3月,梁思成发表了他的第一篇建筑学术论文——《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
同年6月发表他的第一篇调查报告《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考》。该报告是现代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在报告中梁思成介绍了两座建于公元984年,当时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中国建筑;同时,将它们和《营造法式》对照,为研究这部古代典籍找到了实物依据;另一方面,也以此书为重要的断代标准,确立中国古建筑的考古类型学方法。(不过,他们的前提是以北方官式建筑作为中国建筑的正统代表,这也是被后来学者质疑的地方。)除此之外,他针对这两座建筑所采用的西方结构理性主义的评价标准,奠定了新的中国建筑美学的理论基础。
1932年3月,林徽因也发表了一篇重要论文——《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文章包含的重要思想贯穿于她和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她认为,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在于它的框架结构,这一点和西方的哥特式建筑和现代建筑非常相似;第二,中国建筑之美在于它对结构的忠实表现,即使外人看来最奇特的外观造型部分也都可以用这一原则进行解释;第三,结构表现的忠实与否是一个标准,据此可以看出中国建筑从初始到成熟,继而衰落的发展演变。
在梁思成和林徽因开始研究中国建筑史的时候,西方有两部关于中国建筑的历史专著最具影响,一部是英国建筑史家福格森所写、1876年出版的《印度及东方建筑史》;另一部是1896年出版的《比较法建筑史》,作者是英国建筑史家弗莱彻尔。
弗氏认为欧洲建筑是“历史的建筑”,它的发展过程体现在从古埃及到现代英国的建筑中,具体表现为由古典建筑代表的梁柱体系向哥特式建筑代表的拱券体系的转变。而中国、印度、日本和中美洲国家的建筑是“非历史的”,其最大特点不在于它的结构而在于它的装饰,它的装饰设计“往往超过了其他方面的考虑”。
因此,林徽因在叙述上体现出一种明显的比较意识,他们有意将中国建筑与希腊罗马建筑所代表的西方古典建筑以及哥特建筑进行比较,说明中国建筑与这两个西方最重要的建筑体系在原则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以此证明,中国建筑和它们一样,也是高度发达的建筑体系。这一思路也贯穿在日后撰写的《中国建筑史》中。
战乱开始
很快,他们的实地考察被迫停了下来。1937年,日军入侵,他们随营造学社迁至云南。1940年,日军南侵,占领鄂、湘等省交通干线,云南的安全受到威胁,西南大后方的中心城市不断遭到轰炸。
辗转从上海、南京、武汉、长沙、桂林,经越南河内迁到昆明的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同济大学、金陵大学文科研究所等10家有名的文化学术机构和学府,迁往四川宜宾李庄镇。一批著名的专家学者李济、傅斯年、陶孟和、吴定良、梁思永、董作宾、夏鼐、周均时、童第周等同往,当地乡绅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使李庄成为大后方文化中心之一。
营造学社也一同前往,梁思成和林徽因及岳母、一双儿女和学社同仁刘敦桢、莫宗江、陈明达、刘致平等乘一辆卡车,经云南曲靖、贵州六盘水、四川叙永到达泸州,溯长江而上,于是年初冬到李庄,在离镇上两华里的上坝村月亮田张家大院安顿。
不久,林徽因肺病爆发,卧床不起,她钟爱的三弟,笕桥航校第10期学员林桓,在成都空战中殉国,给她带来更大打击。战争仿佛永无尽头,他们在这里度过了贫病交加的六年。
朱先生的营造学社
梁思成所在的中国营造学社,成立于1930年,由北洋政府时期的交通系大员朱启钤先生私人投资创办。朱启钤曾官至代理国务总理,后退出政坛,专注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
营造学社成立后,以天安门内旧朝房为办公地点,内设法式、文献二组,分别由梁思成和刘敦桢主持,研究古建筑形制和史料,并开展大规模古建筑田野调查。从1932年到1937年抗战爆发短短5年,学社成员以现代建筑学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当时中国大地上的古建筑进行勘探和调查,其中很多数据至今仍然有极高学术价值。
梁思成和林徽因测量山西五台山佛光寺
四川雅安,测绘高颐阙,1939年10月20日摄
抗战胜利后,营造学社迁回北京。但经历战争蹂躏,朱先生也已家资散尽,无力为继,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学社只能在朱先生私宅办公,渐渐不为人知无声消失,不能不说是建筑学界一大憾事。
2006年,位于李庄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营造学社的书稿、照片、图纸等资料现多保存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图书馆。
在四川继续古建考察
营造学社迁往昆明后,对云南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研究。在李庄安顿后,便开始了对四川民居、古建筑法式(形制、结构、工艺等)的勘察和文献收集。李庄六年,他们的足迹遍及巴山蜀水。第一个考察目标,便是川南的僰人悬棺。此后,他们勘察了李庄的明代建筑旋螺殿、寺庙、祠堂、民居、宜宾的北宋旧州塔,有计划地发掘了旧州乡的宋墓;溯岷江而上,考察测绘了乐山的麻浩崖墓,雅安的汉阙,成都的永陵,大足龙岗山的摩崖石刻造像等。
战争期间成员的工资失去保障,梁思成奔走重庆找教育部资助。所幸的是,中央研究院史语所所长傅斯年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李济伸出援助之手,学社“挂靠”到中央研究院,纳入正式编制,解决了每个人的固定工资。为给林徽因治病,医药费花掉二人大部分工资,余下的用来购买生活用品。1941年一百法币可以买一只猪,到第二年就值一只鸡了。那时最重要的供给是每个月发放的口粮,在四川南溪档案馆,还存有大量由史语所所长傅斯年、社会所所长陶孟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李济以及同济大学校长丁文渊签字的粮食发放函件。
1930年,东北大学建筑工程系部分师生(前排右二为梁思成)
古建筑测绘研究
贫困的战争岁月
随史语所迁往李庄的,还有梁思成的弟弟,考古学家梁思永。中国考古史上的重大发现——山东龙山文化遗址发掘和安阳西北冈的发掘——都是史语所的成就,主要成员就有梁思永。
梁思永从哈佛大学考古专业毕业不久,就加入了考古学家李济主持的河南安阳殷墟发掘,他们首次建立起了中国野外考古建制,恶劣的野外工作让他染上肺病,他的所有考古资料报告都是在病榻上完成。1942年4月,傅斯年给当时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长朱家骅写信,恳求为贫病交加的梁家兄弟拨款救济。
实在没钱了,梁思成就乘船到宜宾委托商行去当卖衣物,甚至当卖了派克金笔和手表。1942年,在照顾病中的妻子和一对幼小儿女的同时,梁思成和营造学社成员在李庄开始撰写酝酿多年的《中国建筑史》。后人很难想像,焦土遍地的战乱时期,恰是一批中国知识分子智慧喷发的岁月。
林徽因带病承担了《中国建筑史》全部书稿的校阅和补充,并执笔写了书中第七章五代、宋、辽、金部分。
李庄期间,学社成员编印了两期《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他们在李庄的研究成果大都登在这两期汇刊里。没有出版社,没有印刷厂,纸张缺乏。他们自己写文章、绘图、编排、印刷、装订。纸是土纸,从折页子、跺齐、钉孔、穿纸到裱装封面都自己完成。
营造学社的最后一次西南古建考察,在四川境内发现了大量汉代墓穴、汉阙、崖墓以及摩崖石刻。
中国建筑的结构逻辑
《中国建筑史》1942年编写,1944年完成,1998年才得以第一次正式出版,出版当年重印了五次。
这是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完善、系统的建筑史。该书显示了梁思成在文献应用上的功力,征引浩博,所选精当,文字十分精炼隽永。除了写建筑,亦写史,笔力不弱。读《中国建筑史》会让人慨叹,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以西学求国兴,骨子里又有真切的国学底子,令人不胜追慕。
说起来,近代中外建筑师对于新建筑的中国风格探索起于十九世纪末,开创了美国建筑师茂飞(Henry K. Murphy)所称的“中国建筑古典复兴思潮”。上世纪初,现代的建筑学教育在中国尚未开始,从国外留学归国的中国建筑师极少,因此,把中国式样建筑母题运用于新建筑的尝试,不得不依靠中国的传统工匠和外国建筑师。茂飞本人规划并设计了多所中国大学的校园和校舍(包括现在的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他还是最早根据中国官式建筑总结中国建筑造型特征的外国建筑师之一。他甚至还注意到中国建筑装饰的象征意义和布局方面的风水考虑。
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现代认识,梁思成和林徽因与茂飞有部分相同,但梁林二人对中国建筑探讨最多的是它的结构逻辑,并坚信中国建筑的美学本质在于它的结构理性。
他们把中国建筑的发展分为豪劲的隋唐时期、醇和的宋辽金时期和羁直的明清时期。他们认为,由于在明清建筑中,原先起结构作用的斗拱等构件已蜕变成不具结构功能的装饰品,中国建筑在这一时期开始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