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锆髓腔固位冠修复低龈距磨牙临床效果的体会
2019-08-03姜涛关晶
姜 涛 关 晶
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因牙齿重度磨耗、大面积龋坏等原因造成牙齿龈距离过低。这类牙齿在经过根管治疗后由于不能承受过大咬合力而造成充填体脱落,甚至牙折。为了维护牙齿功能我们常规要对患牙进行冠修复,但过低的咬合距离不能开辟出足够的间隙,常常限制了修复治疗。因此需要一种安全有效的修复方法来长期维护患牙的功能。笔者采用二氧化锆髓腔固位冠修复低合龈距磨牙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 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00 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 颗牙齿。观察组:男30 例,女20 例;总计上颌磨牙14 颗,下颌磨牙36 颗;对照组:男33 例,女17例,总计上颌磨牙12 颗,下颌磨牙38 颗,平均年龄38±2.45 岁。
纳入标准:所有患牙均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X线显示根尖无阴影;牙槽骨无吸收,牙周健康;去除薄壁弱尖后剩余牙体组织高度和厚度均在3mm 以上[6];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
2.方法
患者在经过完善根管治疗一周后,进行修复治疗。观察组按照髓腔固位冠的要求进行牙体预备,磨除薄壁弱尖,去除根管上段牙胶约1.00mm,富士Ⅸ玻璃离子垫底[2],厚度约1.00mm;髓室壁外展2°~5°,预备龈上直角肩台,宽度0.8~1.0mm,功能尖保证有2.00mm 厚度,非功能尖1.5mm 厚度,硅橡胶取模制作修复体。对照组按照全瓷冠预备患牙,各轴面尽量平行,酌情预备辅助固位形,增强修复体抗脱位的能力,直角肩台,位于龈下0.5mm,硅橡胶取模制作修复体。
3.疗效评定
分别于修复完成后 3、6、12、24 个月进行复查,参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对修复体的疗效进行评价(表1)。
表1 修复评价标准
二、结果
结果中出现B 及C 选项为失败。对比结果,应用SPSS 20.0 分别对每一项指标进行卡方检验。结果见表2。
表2 修复后 3、6、12、24 个月疗效对比
经过两年观察,观察组有1 例患者由于采用了没有饰瓷的全锆冠,与邻牙有比较明显的色差,因为在口腔上颌后部对美观影响不大,经过解释患者表示接受。对照组有2 例修复体在修复一年后基牙折裂拔除造成修复失败。另外有6 例患者一年后脱落,改做其他类型的修复。有6 例患者由于修复体悬突而出现牙龈炎症状,做相应处理后好转。经过24 个月的观察,观察组在修复体脱落和边缘密合度两项指标上优于对照组。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患牙由于大面积的龋坏造成牙体组织丧失,牙体的抗力急剧下降,在经过根管治疗后,牙齿的整体性遭到破坏且没有了牙髓的反馈机制,患牙承受了较大咬合力,易造成牙折。另外合龈距离过低,导致患牙要承受更大的咬合力,更增加了牙折的发生几率。因此想要长期维持患牙的功能,需要进行冠修复覆盖牙尖对患牙进行保护。但常规的冠修复需要磨除大量的牙体组织而降低其抗折强度,这与现代“微创”的修复理念是相悖的[1,8]。大量临床观察显示[5],短冠后牙的全冠修复失败率高达30%,且失败病例中多为冠脱落。这是由于基牙在斜向力作用下产生旋转,短小磨牙抵抗侧向脱位能力弱,导致修复体脱落。采取髓腔固位冠的修复方式,一是牙体预备量小,保留了较多的牙体组织,最大程度维持剩余牙体抗力。二是充分利用了髓腔的深度和宽度来增加修复体的旋转半径,从而增加固位力,同时修复体覆盖全部牙尖增加修复体的抗力,能够使修复体长期保持稳定并行使功能。患牙预备时有几点需要注意:一是垫底材料的选择。本研究选择的是玻璃离子[2]。它的优点是弹性模量与牙本质非常相近,这样由冠方传递来的咬合力不会对髓室底形成较大应力;二是垫底材料的厚度。太厚,粘接层的应力增大,会破坏粘接。太薄,起不到缓冲的作用,同时在承受突然增加的应力时,粘接界面会遭到破坏,引起微渗漏等一系列问题。有研究表明[3]垫底材料厚度在1.00mm时,髓室底承受应力最小;三是修复体边缘与牙体的对接形式。髓腔固位冠的边缘线长,易发生微渗漏和继发龋,因此冠边缘的密合性非常重要。本研究选用的是平面对接式,它的整体适合性最佳[4]。同时采用龈上边缘,制取印模时更容易分辨和制作修复体,而且龈上边缘更容易清除多余的粘接材料,减少对牙龈的刺激,降低发生龈炎的风险[1]。本研究结果也充分的证实了这一点。从结果看,对照组有6例修复体脱落,而观察组无一脱落,这也说明髓腔固位冠对于低矮牙冠后牙的修复更有优势。对照组有2 例失败病例,患牙被拔除。事后分析,经过根管治疗和牙体预备后,磨除了大量的牙体组织,造成髓室底剩余牙体组织过薄,应力造成牙体在根分叉处折断。这也提醒笔者要通过牙片估计下髓室底的厚度。另外患牙进行预备时,还要适当调整对合的牙尖,因为重度磨耗的牙齿对合往往会有高耸的牙尖。最后在粘冠时,修复体内部和基牙表面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保证粘接效果[7]。综上所述,二氧化锆髓腔固位冠在修复低龈距磨牙时,在固位与边缘密合性方面要优于传统冠修复方式,易于取得长期稳定的修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