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附:视点·「天下龙泉」展览撷英

2019-08-03天下龙泉龙泉青瓷与全球化展览筹展组

紫禁城 2019年7期
关键词:龙泉窑青釉龙泉

「天下龙泉—— 龙泉青瓷与全球化」展览筹展组

瓷器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而龙泉窑作为中国著名的古代窑场之一,其流布遍及海内外,对世界陶瓷史影响深远。南宋、元代和明代早期是龙泉窑青瓷发展最辉煌的阶段,其最优质产品的釉色被称为粉青、梅子青、豆青等。

在如冰似玉的釉层掩映下,龙泉窑青瓷显得素雅异常,以至于获得了宫廷的青睐,并广销各国,在世界范围内都得到了认可。随之而起的现象便是各地风行仿龙泉窑瓷器,不仅是国内的一些窑场,仿龙泉的风潮更是波及了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的越南、泰国、缅甸以及中东的伊朗、埃及、叙利亚、土耳其等多地。这些国家虽以不同的制作技术、装饰手法等进行模仿,

但都为极力达到与龙泉窑青瓷外观难以分辨的程度而不断努力,由此促进了全球制瓷技术的发展。

龙泉窑概况

中国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地区千年以来一直烧造着青瓷产品。该地区最初烧造的青瓷与如今我们所熟知的龙泉窑产品风格迥异,而与越窑、瓯窑、婺州窑的产品面貌有更多联系。

五代到北宋早期,龙泉窑青瓷产品釉色多呈淡青色,故被称作「淡青釉瓷」。其造型主要有碗、盘、执壶、罐、盏、钵、盘口瓶、五管瓶等。装饰技法主要有刻划、堆塑、镂孔等,其中以刻划技法最为流行。

北宋中晚期,龙泉窑青瓷釉色青绿,常被称作「翠青釉瓷」。器物造型主要有碗、盘、盒、五管瓶等。装饰技法仍以刻划为主。

南宋早期,龙泉窑青瓷釉色多呈青灰或淡青色;装饰技法以在器物单面刻划纹饰为主要特征,刻划线条流畅、自然,纹饰灵动而优美。器物内底常模印文字,如「河滨遗范」、「昆山片玉」、「金玉满堂」等。南宋中晚期,龙泉窑青瓷质量有明显提高,优质产品的釉色有粉青、梅子青、豆青等,器物以素面为主,另有装饰凸莲瓣纹和弦纹者,在如冰似玉的釉层掩映下,简洁的纹饰显得异常优雅。

元代,龙泉窑青瓷在继承了南宋时期的精美釉色基础上,在器物造型上变得粗犷豪放,胎体也变得厚重,典型造型有大盘、高足杯、瓶、壶、罐等。在装饰上,元代龙泉窑则大量运用贴花、印花、堆塑、刻划花等技法,独具一格。

明代早中期,龙泉窑延续了元代的繁荣,且有许多与景德镇窑相同的官式器型出现,如墩式碗、执壶、玉壶春瓶、梅瓶等。但至明代中期,龙泉窑迅速衰落。

明代晚期至清代晚期,龙泉窑虽仍有小规模生产,但产品质量远不及宋元时期。

【链接】

从原始瓷到龙泉青瓷

瓷器是中国最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其制作与生产一直走在继承、吸纳、发展与创新的道路上。用瓷器替代玉器制造礼乐器物,追求釉面的玉石质感,是原始青瓷的生产目的。继原始青瓷而有汉代成熟青瓷、越窑、秘色瓷、汝窑、低岭头越窑、南宋官窑、龙泉窑,不仅瓷器的釉面质感实现了如冰似玉的效果,而且器物类别与造型也沿袭模仿青铜、玉质礼器造型的传统,瓷质礼器始终是国家祭礼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链接】

龙泉南区窑场

龙泉南区系指龙泉市区以南的小梅、查田、兰巨、剑池四个乡镇所涵盖的区域,目前已发现一百八十七处古代窑址。其中在大窑村、金村、溪口村发现的窑址,是这一区域最重要的三个窑址群。从南宋至明代中期,这里是龙泉窑的核心产区,产品体现出龙泉窑青瓷的最高水平。

【链接】

龙泉东区窑场

龙泉东区窑场密集分布于瓯江上游的龙泉溪及各重要支流的两岸,包括龙泉市以东的龙渊、安仁、道太三个乡镇的二十四个行政村,以及龙泉市以东云和县境内的一组窑场,共发现二百一十六处古代窑址,分布于山头窑、大白岸、源口等数个窑址群里。龙泉东区的青瓷烧造从北宋晚期一直延续到明代中期,元代是其生产的高峰期。

南宋 龙泉窑青釉弦纹筒式三足炉

高一〇·四厘米 口径一四·九厘米 底径一一·八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筒形炉身,上下饰弦纹七道,下承以三如意云头形足,外底接圈足。胎色灰白,通体施粉青釉。

展品看点:南宋中期以后,龙泉窑变为以粉青、梅子青为代表的厚釉,即石灰碱釉。这种釉的特点是粘度强,适宜多次施挂,而釉层中大量的小气泡和未融石英颗粒使光线散射,从而观之滋润柔和,犹如美玉。为突出这类釉质之美,龙泉厚釉产品多为素面,即使有装饰也趋于浑朴简练,取代了此前流行的刻划花装饰。

【链接】

元代墓葬壁画中的瓷器

元代墓葬中常见绘有对坐、奉侍、备酒、备茶等题材的壁画,从这些图像中可以看到当时人们对一些日常用器的陈设及使用方式。元代龙泉窑瓷器中,有与元墓壁画中所绘器物的形制极为相似者,与壁画相对应,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这些瓷器在元代可能的使用方式与器物组合。

元 龙泉窑青釉玉壶春瓶

高三三·五厘米 口径六·五厘米 底径九·三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瓶撇口、细长颈、垂腹、圈足。通体施粉青色釉,釉色细腻匀润,釉面光洁。

瓶通体光素无纹,足端无釉,可见灰白色胎体。

展品看点:玉壶春瓶是中国陶瓷造型中的一种经典器形,一般认为其名出自唐宋诗词,如唐人司空图《诗品·典雅》:「玉壶买春,赏雨茹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玉壶买春」就是以玉壶去买「春」酒。古人常于寒冬腊月酿造冻醪以备春日饮用,故而将春日制成的酒称为「春」或「春酒」。元代龙泉窑烧造玉壶春瓶颇多,此类器因其长颈便于持握携带的造型而深受游牧民族所爱,是元代流行的酒具。

元 龙泉窑青釉褐斑盘

高三厘米 口径一六·六厘米 足径三·九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盘折沿,盘腹很浅,盘底中心部位承接一个小圈足。

展品看点:盘除圈足底外均施青釉,且饰有均匀分布的点状褐斑(铁元素着色)。盘内心正中装饰一朵由胎土堆塑而成的桃花,未施釉而泛红色,在青釉的衬托下就像一朵盛开的桃花。露胎堆塑以及青釉褐斑的装饰都是元代典型的装饰手法。此类器型在韩国新安沉船出水器物中也有发现,新安沉船虽沉没于韩国,而被认为是去往日本的船只。日本人就对这类装饰有褐色斑点的龙泉青瓷情有独钟,称之为「飞青」。

明中晚期 龙泉窑青釉镂空雕狮子花卉纹绣墩

故宫博物院藏

墩面刻划一圈锦地,中间饰有花卉。腹部中间为镂空装饰,图样为花卉和狮子滚绣球,其上下均饰锦地及鼓钉装饰,底部还有一周莲瓣纹,下承六个如意云头形足。

展品看点:绣墩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坐具,明清时期绣墩的材质和装饰都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此件龙泉窑青瓷绣墩是瓷质绣墩中较早期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这件绣墩的造型及装饰与景德镇产品有相似之处,说明这可能是明代龙泉窑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的代表作之一。

龙泉窑与宫廷

早在宋代,龙泉窑瓷器就纳入了宫廷用瓷的视野之内,历经元代,至明代早中期都未与官府脱离关系。

南宋初年庄绰《鸡肋编》记载北宋宣和(一一一九年~一一二五年)年间,处州龙泉县烧造的青瓷已开始通过「制样」和宫廷产生联系—— 「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氏所贡,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所谓「制样须索」,指烧制瓷器必需要按照朝廷颁布的标准样子进行,即需要向朝廷申请(索要)制样。根据南宋人叶寘《坦斋笔衡》记载,当时为北宋宫廷烧造青瓷器的窑场还有汝州、唐州、邓州、耀州等处,说明当时龙泉窑已在全国制瓷最高水准的窑场之列。

至宋室迁都临安,大量北方也涌入南方,龙泉窑在北方制釉技术的影响下生产出完美的厚釉青瓷产品,使其达到了产品质量的巅峰。这从南宋六陵遗址、宫城遗址中出土的龙泉窑瓷器就可见一斑。

【链接】

南宋六陵出土龙泉窑瓷器

南宋六陵遗址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攒宫山(距绍兴市区十八公里,有宋高宗永思陵、宋孝宗永阜陵、宋光宗永崇陵、宋宁宗永茂陵、宋理宗永穆陵、宋度宗永昭陵南宋六帝陵寝,故称南宋六陵),出土有大量宋元龙泉窑青瓷,以白胎青瓷为主,从造型和纹饰看,大多烧造于南宋中晚期。由此可知,南宋时期龙泉窑曾为宫廷烧造青瓷,这些瓷器被用作宫廷的礼祭器和日常用器。

【链接】

临安出土龙泉窑瓷器

在南宋都城临安的考古发掘中,无论御街遗址,还是太庙、杨太后家宅遗址出土瓷器中,属于龙泉窑瓷器的碗、盘、洗、瓶、炉等器物均占最大比例,说明龙泉窑青瓷在南宋时期已经进入皇城,并成为当时上层社会的日常用器。

此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在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梅二村和查田镇溪口村等地发现并发掘了几处烧造黑胎青瓷的窑址,以溪口村瓦窑垟和梅二村瓦窑路窑址为代表。黑胎青瓷因胎料中加入氧化铁含量较高的「紫金土」,致使烧成后胎呈黑色,与传统龙泉青瓷的白胎不同。黑胎青瓷产量少,器物造型以陈设瓷为主,主要特征为薄胎厚釉、釉面开片、「紫口铁足」,外观效果和制作工艺等均与南宋杭州郊坛下官窑青瓷相似。瓦窑路窑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立于窑址密布的窑场区域)、较短的生产时间、单一的产品类型(以黑胎青瓷为主)以及龙窑长度较短、以规整的耐火砖砌筑,且其废品作集中掩埋处理,这些特征都表明其与普通民窑不同,其产品极有可能采用了与南宋官窑相同的釉料配方,显示出与官府窑场更接近的倾向。

《元史》有记载,朝廷曾诏令在江浙行省烧造瓷器。另外,从出水于新安沉船(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韩国全罗南道新安郡海域发现的一艘元代沉船,该沉船出水大量元代瓷器,以龙泉窑青瓷数量最多)「使司帅府公用」铭龙泉青瓷盘来看—— 使司帅府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的简称,「宣慰司」是元代重要的官府机构—— 这件龙泉窑青釉盘即是元代龙泉窑烧造地方官府用瓷的直接证据。

元 龙泉窑青釉净瓶

高四八·二厘米 口径七·三厘米 底径一〇·五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展品看点:此为佛教用器。俗称净瓶的器物,属于军持的一种。「军持」是梵语 「kundikā 」的音译,意为「瓶」、「水瓶」,用于贮水,以备僧人云游四方时饮用、净手或饭后漱口。随着佛教东传,军持也传入中国。

军持大致上可分为双口和单口两种类型,此件龙泉窑青釉净瓶就是一件单口军持。该器形在元代非常盛行,韩国新安沉船出水文物中也有同类器物。因其外形像中国的「吉」字,因此也常被称之为「吉字瓶」。该件净瓶形体硕大,高度近五十厘米,是目前所见同类器中最大者。同一时期,景德镇窑也烧造了器形相似的青花瓷器,体现了共同的时代特征。

据《大明会典》记载,从洪武二十六年(一三九三年)起,龙泉窑已经开始承担烧造御用瓷器任务,一直到天顺八年(一四六四年)。二〇〇六年至二〇〇七年对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位于今浙江省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岙底区域)的考古发掘,揭露出窑炉、房址、作坊等遗迹,并出土了大量明代洪武至宣德时期的高质量青瓷,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代龙泉青瓷相同,说明该窑址曾为宫廷烧造瓷器。

明中晚期,龙泉窑衰落,逐步退出宫廷的视野。至清代,龙泉窑则又以古器鉴赏的方式成为了皇家珍藏之一。

【链接】

官样制度

制瓷官样,是指宫廷或官府颁发的瓷器制作标准,一般对瓷器的造型、纹饰、釉色品种、生产数量等进行规定,御窑须依官样进行生产。为宫廷烧造瓷器的景德镇御窑和龙泉窑,依据官样烧造了一批造型和纹饰相同或相近的器物,这是两地窑场使用相同官样分别烧造瓷器的具体表现。

明早期 龙泉窑青釉暗划竹桃纹带盖梅瓶

高四四·四厘米 口径六·一厘米

底径一一·四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此件器物梯形小口,丰肩鼓腹,下腹曲收,圈足微外撇,配深腹弧顶宝珠纽器盖,造型优美。外壁通体施青釉,釉层厚润,釉色碧绿,为明代龙泉官器的典型釉色。外壁通体刻花。口沿下刻一周花卉,肩部刻如意云头纹,如意云头内亦刻花卉。腹部刻竹桃图案。胫部刻缠枝灵芝纹。器盖之上亦刻花卉纹。展品看点:浙江省龙泉市大窑村枫洞岩窑址出土造型完全相同的青釉瓷器,为这件梅瓶的产地提供了参考。《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设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也就是说,从洪武二十六年开始,皇家开始在饶州和处州烧造瓷器,分别是今天的江西景德镇和浙江龙泉。洪武以后,永乐、宣德以至天顺时期,龙泉窑一直为宫廷烧造瓷器。这件青釉梅瓶,就是在此背景下龙泉窑为宫廷烧造的器物。景德镇御器厂亦烧造了与此器造型相似的器物。而且,这件梅瓶的刻花装饰上下分层布局,繁密的边饰和疏朗的主题纹饰组合出现,与景德镇明初青花和釉里红瓷器的纹饰组合方式完全相同。

明早期 龙泉窑青釉刻花盖罐

高二八·六厘米 口径一二·七厘米

底径一〇·七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罐呈直筒形,中部略突出,配弧顶宝珠形纽器盖。从制作工艺和釉色观察,器盖应为后配。此类罐腹部较粗,一般称之为壮罐。罐通体施青釉,釉色浅翠。外壁通体减地剔刻纹饰,即将纹饰周围多余的部分剔除,以使纹饰突出于器表,再于凸起的纹饰部位刻花。减地剔刻工艺费工费时,而此器纹饰精工细致,自上而下共五层,体现了龙泉窑工匠高超的刻花技术。展品看点:同一时期,江西景德镇御器厂烧造器形相同的瓷罐,尺寸亦一致,说明该器物是依照宫廷颁发的官样生产的。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器形不是中国传统器物,而与西亚、北非等地区常见的药罐造型相同。宫廷为何会命窑场烧造外国样式的瓷器呢?永乐宣德时期,三宝太监郑和先后七次率船队出使西洋,即历史上著名的「郑和下西洋」。郑和船队所至包括今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等多地。船队装载大量物资,行至一处,或「宣召赏赐」,将中国物产赠予当地人,或用于交换货物,以官方贸易发展外交关系。船队装载物产中就包括中国瓷器。在此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下,皇帝命窑场烧造了大量外国样式的瓷器。除了壮罐外,还有花浇、绶带耳葫芦式扁壶、折沿盆、烛台、笔盒等器形,均模仿自西亚、北非的黄铜器皿。

龙泉窑瓷器的流布

龙泉窑的产品广受海内外市场的欢迎,全世界范围内南宋至明代早期(十二至十五世纪)的重要遗址几乎都有出土龙泉窑青瓷产品。此外,东南亚沿海地区以及波斯湾等海域发现的此时期的沉船,其运载的主要产品均为龙泉青瓷,说明龙泉窑青瓷已然成为世界性的畅销产品。

中国境内出土龙泉窑青瓷重点遗址选列:

明代宋晟墓:宋晟(?~一四〇七年),字景阳,安徽定远人,是明代开国功臣之一,官至平羌将军,封西宁侯。宋晟夫妇墓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墓葬中出土的瓷器所属时代为元代至明代永乐时期,其中龙泉窑青瓷有盘、盏(托)、梅瓶、执壶、玉壶春瓶等。宋晟墓出土的龙泉窑青瓷,是龙泉窑青瓷在元、明时期受到上流社会认可的直接证据。

四川遂宁窖藏:一九九一年,在四川省遂宁市金鱼村发现我国目前已知最大的一宗古代瓷器窖藏,共出土九百八十五件瓷器,其中龙泉窑瓷器有三百五十余件,这为我们了解南宋末年龙泉窑青瓷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内蒙古集宁路城址:集宁路古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察哈尔右翼前旗巴音塔拉镇土城子村,建于一一九二年(金章宗明昌三年),废弃于明早期。处在中原通往漠北的交通要道上,是从中原向外输出瓷器的重要枢纽。集宁路古城遗址历经多次考古发掘,出土完整瓷器二百余件、可复原瓷器七千余件。瓷器窑口涉及龙泉窑、钧窑、磁州窑、耀州窑、景德镇窑等。特别是出土的大量优质龙泉窑青瓷,反映了龙泉窑青瓷在元代使用者中普及之广。

新疆阿力麻里古城:阿力麻里古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西北部,系元代四大汗国之一的察合台汗国的都城,欧洲人称其为「中央帝国都城」。这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也是东西方文化的汇聚之地。一九七五年,阿力麻里城遗址出土十五件龙泉窑青瓷,计有大碗五件、高足碗一件、小盏一件、大盘四件、中盘四件。反映出龙泉窑青瓷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情况。

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城厢镇樊村泾。元代,太仓是与官府关系最为密切重要港口,与明初郑和下西洋的出海口刘家港仅距二十公里。樊村泾是一处港口、仓储、市场遗址。从二〇一六年一月发掘至今,出土瓷片约一百五十吨,其中以元代中晚期龙泉窑青瓷为主。从考古发掘情况看,当时甚至使用龙泉窑青瓷残器修砌道路或铺墁地面,足见此处龙泉窑产品的数量之大。这是除浙江龙泉窑遗址考古发现外,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一处龙泉窑

青瓷考古发现。从韩国新安海域沉船打捞出水的龙泉窑青瓷,与太仓樊村泾出土龙泉窑青瓷具有高度一致性,表明此地属于商业港口,为研究龙泉窑青瓷对外输出提供了重要线索。

宁波港:宋元时期,宁波称「明州」、「庆元」。自北宋至元代末期,该港口基本是两浙路市舶司所在地,与广州、泉州并称东方大港。十三至十四世纪的庆元是对高丽、日本、琉球贸易的主要始发港,大量龙泉窑青瓷从宁波港口装船出发,销往东亚地区。在宁波港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揭露出仓储遗址、沉船、码头遗址等。

泉州港:福建泉州港是我国东南沿海的重要港口。宋代泉州港已经成为我国最主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元代,泉州港仍是我国商贸与货物进出口的主要港口。十三世纪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著《马可·波罗游记》称泉州港为「刺桐港」,包括德化窑白瓷在内的中国瓷器,很多是从这里装船出港,销往世界各地。

出水龙泉青瓷的沉船选列:

华光礁一号沉船:华光礁一号沉船发现于西沙群岛海域,该船约沉没于十二世纪中叶的南宋前期。打捞出水大量龙泉窑青瓷,研究表明,华光礁一号沉船当年是由泉州港出发,经由西沙群岛,驶往东南亚。

南海一号沉船:「南海一号」是于一九八七年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的一艘南宋早期的贸易船,距今八百多年。从沉船中打捞出水的大量龙泉窑青瓷和福建各地瓷窑烧造的仿龙泉窑青瓷,为进一步研究龙泉窑系青瓷的对外输出和海上丝绸之路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提供了重要依据。

福建平潭大练岛元代沉船:元代龙泉青瓷的对外贸易达到顶峰,二〇〇六年至二〇〇七年在福建省平潭县大练岛海域发现一艘元代沉船并进行打捞,出水大量元代晚期龙泉窑青瓷,器型以大盘、碗、小罐等为主,是研究元代龙泉窑青瓷经福建地区外销的重要考古资料。

山东菏泽元代沉船:二〇一〇年九月,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中华东路与和平路交叉口西南方的建筑工地发现了一艘元代沉船,考古发掘出土包括龙泉窑青瓷、景德镇窑青花瓷和青白釉瓷等各类文物一百余件,是研究元代龙泉窑青瓷使用情况的重要参考资料。

韩国新安沉船:韩国新安、泰安马岛等海域的沉船中,都发现有中国龙泉青瓷。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新安沉船。一九七五年,韩国在新安海域打捞出一艘宋元时期的中国海船,共获得两万零六百六十一件陶瓷,在近一万七千件中国陶瓷中,龙泉窑系青瓷多达九千余件。根据带有铭文的遗物推断,该沉船是在元代至正三年(一三二三年)后从浙江宁波(庆元)港启航,驶向日本福冈(博多)港的对外贸易船。

中国境外出土或所藏龙泉窑青瓷地点选列:

琉球王国与龙泉窑青瓷:从明代初年开始,琉球王国就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朝贡关系,并对中国瓷器喜爱有加。中国瓷器不断被赏赐到琉球,琉球使者甚至不顾中国法律的限制,私自到处州购买龙泉窑瓷器。琉球首里的京之内SK01遗迹,在十五世纪曾是中山国王府仓库。此地出土的一千一百六十二件陶瓷中,有六百零九件中国青瓷。其中一件外刻「清香美酒」铭文的龙泉窑青釉荷叶盖罐颇为引人注目,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曾出土这种大罐的残片标本,属于典型的明代龙泉官窑产品。

印度Purana Qila旧宫城址出土的龙泉窑青瓷:Purana是古老之意,Qila是城堡,位于印度新德里,是十六世纪中期莫卧儿王朝的第二代君王胡马雍的居所。在其城址内发掘出土了包括元代龙泉窑青瓷和元代景德镇窑青花瓷在内的大量中国元代陶瓷器。

哈喇和林城址出土龙泉窑青瓷:一二三五年,蒙古帝国的大汗窝阔台建都于哈喇和林(位于今蒙古国前杭爱省),这里是当时蒙古帝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历年来在哈喇和林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瓷器,其中就包括有龙泉窑青瓷,现均藏于蒙古国家民族历史博物馆。出土龙泉青瓷的装饰技法以印花和刻花为主,器物造型有碗、荷叶罐等,与内蒙古集宁路元代古城遗址出土龙泉窑青瓷相似。

伊朗和土耳其藏龙泉窑青瓷:一二六〇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率兵攻占波斯,建立「伊尔汗国」。该汗国与元代中央关系密切,包括龙泉窑青瓷和元代青花瓷在内的各种中国瓷器,被大量输往波斯。传承至今,尚有五十三件龙泉窑青瓷和五件波斯仿品收藏于伊朗国家博物馆。这些瓷器上大都镌刻萨非王朝的沙阿·阿拔斯二世的玺文,意为「圣王沙阿·萨非之奴阿拔斯伏献于庙墀」。一五一三年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塞利姆一世对波斯的萨法维帝国发动战争,掠夺大量金银财宝,其中包括很多龙泉窑瓷器,反映出奥斯曼土耳其人对中国瓷器的喜爱。如今,这些珍贵的龙泉青瓷收藏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帕皇宫。

此图表现了伊朗大使Sayid Beg 于一五六二年抵达莫卧儿,觐见国王阿克巴(一五五六~一六〇五年)的场景。画面描绘了大使随行人员携带伊朗国王塔玛斯普送给莫卧儿国王阿克巴的礼物,其中可见多件龙泉窑瓷器。

埃及福斯塔特遗址出土龙泉窑青瓷:福斯塔特城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历史上曾是埃及乃至北非的工商业贸易中心。建于六四一年,一一六八年十字军东征时遭到破坏,后逐渐被废弃。自一九一二年日本中东文化调查团的三上次男、小山富士夫等古陶瓷学者对这座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以来,福斯塔特遗址共出土约六十至七十万片瓷片,其中有约一万两千片中国陶瓷,龙泉窑青瓷占两千三百九十四片,约占出土中国瓷器总量的百分之十八。

肯尼亚出土的龙泉窑青瓷:二〇一〇年以来,我国与肯尼亚地方机构联合对肯尼亚东部沿海地区多个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发掘工作。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对出土的中国瓷器标本进行了系统整理与研究,结果显示,在已发现的中国古代瓷片中,南宋晚期至明代的龙泉窑青瓷数量始终占绝对优势。以格迪古城出土瓷器为例,该遗址共出土一千二百五十七件中国瓷器标本,其中有七百三十七件龙泉窑青瓷,占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八点六三。特别是明代早期的中国瓷器标本,其中龙泉窑青瓷标本占比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三二。

十三至十四世纪 龙泉青瓷片

阿联酋拉斯海马祖尔法港口遗址出土

此件为元末明初常见的龙泉青瓷盘的盘底部分。它胎质瓷化程度很高,釉色青翠深沉,呈色效果均匀,而且盘底印花轮廓清晰,是龙泉青瓷中的高质量产品。

展品看点:这枚残片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正反两面共有五十多个小孔。这些小孔直径在一点五至两毫米,深浅不一,明显是人为钻孔。类似的小孔也零星出现在其他的瓷片上,是用来焗补瓷碗时穿引铜丝留下的。这种焗瓷器的工艺是典型西亚地区的做法,与我国焗补瓷器方法不同,另据专家推测这枚瓷片上看到的钻孔应是练习焗补打钻或磨合工具所留下的痕迹,说明修补青瓷是当地的常见现象,也说明在拉斯海马地区龙泉青瓷是被日常使用的,并在损坏之后会送去修补的,可见青瓷品质深受当地居民青睐。

俄罗斯出土的龙泉窑瓷器:根据考古发现,在俄罗斯境内共出土约五十件龙泉窑青瓷标本。其中二〇〇八年在诺夫哥罗德内城克里姆林宫发掘出土的一件十四世纪龙泉窑青釉模印贴花双鱼纹折沿盘,堪称其中的精品,应属于金帐汗国的遗物。

意大利美第奇家族藏龙泉窑青瓷:从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一五一九年~一五七四年)一五三七年担任佛罗伦萨公爵开始,意大利美第奇家族一直统治佛罗伦萨,直到十八世纪。科西莫一世酷爱收藏中国艺术品。一五三九年的一份收藏清单显示,美第奇家族共收藏七十件中国瓷器。流传下来的瓷器中有一件龙泉窑青釉大盘,可以确知为科西莫一世的旧藏。

元 龙泉窑青釉五管瓶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藏

新安沉船出水

此件器物被称作「五管瓶」,又称多管瓶,是流行于宋元时期的一种瓶式,因瓶肩部各面分布着直立的多棱形或圆形管而得名。有五管,六管,十管,十五管等多种制式。

展品看点:在宋代南北方窑址和五代以后的墓葬中,经常出现这类多管造型的器具。龙泉地区自北宋起便常在墓中出现多管造型的器皿,肩上竖立数个圆管的唇口瓶,有人以为是烛台,有的认为是花插,其用途尚难断定。但墓葬中出现的五管瓶,多是作为「谷仓」意涵的明器。以此件器物为代表的花器、香具、茶具等生活用品大量出现在新安沉船之中,可谓是宋代文人倡导的点茶、焚香、插花等生活雅事的实物再现。这些器物远销日本,成为日本贵族社会家居陈设的装饰用物,为我们展示了数百年前东亚邻国醉心中华文明的一个片段。

明 龙泉青瓷盖罐

高八·三厘米

冲绳县立埋葬文化财中心藏 冲绳京之内SK01 遗址出土

展品看点:明代早期,龙泉青瓷是中国与琉球之间陶瓷贸易的主要品种,同时也是明王朝用以赏赉他国的重要物品。在琉球首里的京之内,有一处重要的考古遗址——SK01 遗迹。其中出土的一千一百六十二件陶瓷中,六百零九件为中国青瓷,另有景德镇青花、单色釉及越南、泰国与日本陶瓷。这些出土的陶瓷品多有二次受热痕迹,证实此地就是天顺三年(一四五九年)被大火烧毁的琉球国王府仓库。这件青瓷大罐,上有「清香美酒」四字,与龙泉大窑枫洞岩出土的标本风格一致,是很典型的明初龙泉官窑产品。巧合的是,在故宫博物院中,也藏有一件书写着「清香美酒」字样的大罐,从器型到纹样,再到书写的文字,几乎完全一致。说明在当时的明朝和琉球,此类器物都是宫廷之内的皇室御用器物。

交融与发展

龙泉青瓷受到了世界的认可,随之而起的现象便是各地风行仿龙泉窑瓷器,不仅是中国景德镇窑场(为皇家御用仿烧龙泉青釉瓷器)以及一些主要为外销生产瓷器的窑场(福建地区的松溪西门窑、同安窑、漳浦南门坑窑等,广东地区的大埔余里窑、龙门三洞村窑、惠东白马窑等,湖南地区的羊舞岭窑),更是波及了东亚地区的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地区的越南、泰国、缅甸等,还有中东地区的伊朗、埃及、叙利亚、土耳其等。这些国家虽以不同的制作技术、装饰手法等进行模仿,但都为极力达到与龙泉窑青瓷外观难以分辨的程度而不断努力,由此在世界范围内促进了制瓷技术的极大发展与突破。

本文执笔者:王照宇、孙悦、张涵、陈志鸿、单莹莹、唐雪梅、蒋艺、韩倩、翟毅、冀洛源。(按姓氏笔画排序)本文刊登时有删减和编辑。

清康熙 仿龙泉釉锥拱云龙缠枝莲纹碗

高六·八厘米 口径一五·三厘米足径六·二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碗撇口、深弧腹、圈足。碗内外和圈足内均施青釉,釉色翠青。内壁锥拱赶珠龙纹,内底锥拱云气纹,外壁锥拱缠枝莲纹。外底署青花楷体「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款,外围青花双圈。足端无釉,露出白色胎体。

展品看点:龙泉青瓷工艺水平最高是南宋时期的薄胎厚釉品种,浅者青色发白,称为「粉青」,深者青如梅子,称为「梅子青」。唐英《陶成纪事碑》开列御窑仿古清单中记录:「仿龙泉釉,有浅深二种。」清代宫廷非常注重颜色釉的烧造,一是祭祀所用的瓷祭器,历来以颜色釉为主,二是色釉瓷器有专门的宫廷典章。清康熙朝恢复了诸多颜色釉。此件器物釉色模仿的就是龙泉青瓷南宋时期青釉特点。清代龙泉窑日渐衰落,但仍具一定规模,其产品数量仍然十分可观。清代龙泉创新不多,品种以瓶、罐等陈设类器物为主,其釉色有别于明亮的冬青和豆青品种,釉面混浊,刻印有缠枝莲、云蝠、蕉叶等纹饰。此件仿龙泉釉锥拱云龙缠枝莲纹碗,既有龙泉窑的釉色和装饰技法,又在纹饰上体现了皇家的尊贵。

十四至十五世纪 越南 青釉瓜形盖罐

高八·五厘米 口径四·九厘米 腹径一三·二厘米 底径六·八厘米

文物馆发展基金会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十五至十六世纪 泰国宋加洛窑青釉刻直纹小杯

高四·六厘米 口径四厘米 腹径五厘米 足径三·一厘米

文物馆发展基金会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展品看点:宋加洛窑是泰国西萨查那莱窑场中的一个窑址。西萨查那莱位于泰国北部素可泰府,是当地最大的窑址群之一。西萨查那莱窑主要烧制青釉瓷器,器物造型、釉色、装饰技法和纹饰与浙江龙泉窑产品相似,尤以对盘、碗类器物的模仿最为接近。

【链接】

锅岛藩窑

位于伊万里市大川内山,是由佐贺藩主掌控的官窑性质的窑场。锅岛藩窑仿烧龙泉窑青瓷的造型主要有碗、盘、瓶等,青釉发色较为稳定,施釉较厚。盘类器以素面为主,通体内外施釉,仅圈足足端无釉。在模仿龙泉窑青瓷的基础上,该窑还创烧出独具特色的产品,即青釉与青花装饰相结合的盘、碗类器皿。

【链接】

三田窑

三田窑创烧于十八世纪末,位于日本兵库县三田市东南,以青瓷为主要产品。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进入全盛时期。器物造型有香炉、花插、茶具、人物雕像和餐具等,其中不乏模仿龙泉窑青瓷的造型。热

一六三〇年至一六五〇年 肥前国有田沙流川窑址出土青釉瓷片(正、反)

佐贺县所有 存放于九州陶瓷博物馆

展品看点:肥前国有田沙流川窑址今属日本佐贺县西松浦郡有田町。一六一〇年代前后,受朝鲜烧制工艺影响,日本陶瓷制造业开始兴起,烧造中心为肥前国(今佐贺县与长崎市的绝大部分地区)有田地区。早期,染付瓷器(青花瓷器),即釉下钴蓝彩绘装饰,是这一地区的主要产品。但至一六三〇年,青瓷的生产也很常见。图中三件瓷片分别为青釉刻弦纹盘残片、青釉刻花卉纹花口盘残片、中国风格狮子及牡丹纹盘残片,最后一件盘底可见烧熔的窑具痕迹。

衷于效仿中国古瓷的京都著名陶艺工匠青木木米对三田窑的瓷器烧造产生过巨大影响。在他的带动下,三田窑仿烧龙泉窑青瓷达到与龙泉窑青瓷难以区别的水平。

【链接】

日本与中国古代陶瓷生产技术的交流

早在晚唐时期,日本就曾仿烧过中国同期的邢窑、越窑璧形底碗,但采用的是日本当地陶器生产技术。奈良三彩也是仿烧唐三彩的结果。中国的龙窑技术约于十六至十七世纪传入日本,横室阶级窑技术则从福建向东传入日本。日本锅岛藩官窑中,分室龙窑内采用的支烧柱和伞状支烧方法就来源于福建地区。

一六六〇年至一六七〇年 肥前国有田下白川窑址出土青釉瓷片(正、反)

九州陶瓷博物馆藏

展品看点:图中为三件青釉镂空三足盘残片,盘底的釉以同心圆的方式刮除,并敷盖含铁黏土,以仿龙泉青瓷风格。器底留有肥前国称为「Chatsu 楪子」的盘形窑具痕迹,这表明了与中国相关的烧制技术此时已引入到本地陶瓷生产之中。

猜你喜欢

龙泉窑青釉龙泉
哥窑青釉双耳彝炉
龙泉青瓷
常州龙泉印泥:昔日贡品 今日精粹
寿州窑瓷器釉色之流变
浅析江浙地区多管瓶演变及内涵
安徽师范大学博物馆藏佛道入物瓷塑
在龙泉,有一种温度叫暖心
龙泉汤
浅谈毡包青釉
工艺独特的明代龙泉窑青瓷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