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学风实时评价指标体系及学风指数研究

2019-08-02杨琳任菁周铁军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9年6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班级

杨琳 任菁 周铁军

摘   要:本文以班级为评价对象,以实时评价为要求,建立了不同年级的班级学风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分成两层。文章利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了各级指标权重,并用加权平均方法给出了描述班级学风状态的学风分值计算公式,还定义了反映班级学风变化趋势的学风指数。最后根据班级学风分值及指数定义了校级学风分值和指数。

关键词:学风评价;指标体系;学风分值;学风指数;班级

中图分类号:G64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9)11-0033-05

教育部多次强调高等教育要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提高本科教育水平。加强学风建设有助于推进“四个回归”的实施,众所周知,学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学生学习、教师教学、行政管理、辅导员引导等多个子系统。[1]其中以班级为最小学习单位,它完全由学生个体构成,是高校教育的主要对象,它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处于基础而重要的地位。[2]

一、学风评价研究现状

目前学风评价体系研究文献主要是针对全校的学风评估来制定的,且评价指标关于班级学风方面的不多,诸多指标不能达到实时计算的目的。如刘超等[3]认为学风评价要从学校人力资源、物资保障、成长平台及教育效果四个紧密联系的方面分析。显然这里所指的学风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教师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内容。

杨乾坤[4]设置了管理制度、学习风气、素质拓展、学业规划4个一级指标及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计算机二级过级率、毕业率、研究生报考率等26个二级指标的班级学风建设考评体系,显然,这些二级指标体系并不能适用所有年级的各班级,比如毕业率只适合学校整体层面、研究生报考率就只对毕业班有效、英语四六级过级率等主要适合高年级。

李宏伟[5]建立了学风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包括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效果四个方面,其中学习目的采用心理学量表进行测评,学习态度由教师通过网络评定,学习行为通过“形势政治、体育、外语、计算机”四门公共基础课的课程完成率、优秀率等指标进行考量,另外还考虑了图书借阅达成度、违纪率等指标,学习效果則是利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依据统计指数理论,使用心理学量表、多种平均数计算方法,在既定目标原则指导下,分别定义了学习目的指数、学习态度指数、学习行为指数和学习效果指数,并用加权综合办法构建出学校学风指数模型。

常明涛[6]提出, 为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学校应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应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形成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应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优化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在利用多项指标综合评价学风时,需要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确定各级指标权重有多种方法,比如层次分析法[7]、熵值法[8]。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层次系统的决策分析方法,通过规一化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确定指标权重。考虑到信息论中熵能够反映信息量的大小,当指标数据熵越小时,表明其权值越大,因此也可以利用指标熵值确定权重。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各有优缺点。层次分析法是指,通过专家调查获取的判断矩阵,数据获取有一定的难度,但由此计算出的权重具有稳定性、结合了专家的意见;而熵值法直接通过原始数据标准化后计算,无需再进行专家评判,但权重依赖原始数据,对不同对象进行评价时所依据的权重不同,不具有可比性。

目前学风评价研究中提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主要是建立在学校层面的,而对于各二级学院管理者来说更关注各专业甚至各班级的学风状况。显然班级学风评价指标和校级学风评价指标不应该完全相同。另外目前学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考虑了班级学风的评价体系)中没有考虑不同年级不同时段学风指标不尽一致,侧重点也不一样,所以现有方法不能进行实时评价,不利于学生管理中及时开展学风预警。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建立了一个能够实时动态评估班级学风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

二、班级学风评价指标体系

1.学风评价指标设计

我们要建立的班级学风评价指标体系有两个特点:一是针对学生班级,所选指标应该反映班级成员或团队学风;二是具有动态性,因为要实时发布学风指数,所选指标应该和时间相关。

为了使学风评价针对班级进行,我们在指标体系设计上,除了指标数据以班级为单位收集外,还考虑到不同年级学风特色不同,将指标按年级分成四类,分别对应四个年级,比如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的过级率就不针对大一班级,考研率只针对大四班级。

同时为了使学风评价能够实时动态变化,将指标按照随时间变化特点分成三类,即完全依赖时间的时变指标,只在固定时间点上更新替换的分段指标和在固定时间点上累加的阶梯指标。比如,到课率、图书阅读等属于时变指标,课程考试通过率、课程考试优秀率等属于分段指标,英语四、六级过级率属于阶梯指标。对于分段指标和阶梯指标,我们认为它们在当前时点到下一时点过程中指标值不变,对于时变指标,我们实时收集。

综合已有学风评价体系的设计和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学风指标体系分为三个一级指标和若干二级指标(见表1)。其中一级指标为第一课堂学习过程(A(k)

1)、第二课堂学习过程(A(k)

2)和学习效果(A(k)

3)三种。

第一课堂学习过程,是指由学校按照培养计划安排的所有教学活动,包括课堂理论教学、实验、实习等活动,这些活动都应当准时积极并且认真参加,所以到课人数、迟到率、早退率和学习纪律可以反映学生课堂学习风气,学习纪律由教师根据课堂或现场学生表现进行评定。因此,各年级在此一级指标下均设立到课率(A(k)

11)、教師评学分(A(k)

12)、上课准点率(A(k)

13)三个二级指标,这3个二级指标适合各年级使用。其中准点人数是指到课人数中去除迟到5分钟以上人数及提前离开的人数。

第二课堂学习过程,是指学校教学计划外的其它所有与学习相关的活动内容,比如早晚自习、图书馆借阅、科创活动、专题讨论与讲座、学科竞赛等。我们在此一级指标下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二级指标如下。一年级第二课堂学习过程评价采用4个指标:早自习率(A(1)

21)、人均借阅图书数(A(1)

22)、主办或参与专题讨论与讲座数(A(1)

23)及特色活动(A(1)

24);二年级第二课堂学习过程评价采用早自习率(A(2)

21)、人均借阅图书数(A(2)

22)、科创项目数(A(2)

23)、主办或参与专题讨论与讲座数(A(2)

24)、参与学科竞赛数(A(2)

25)和特色活动(A(2)

26)等六个指标;三年级第二课堂学习过程评价采用人均借阅图书数(A(3)

21)、科创项目数(A(3)

22)、项目结题数(A(3)

23)、主办或参与专题讨论与讲座数(A(3)

24)、参与学科竞赛数(A(3)

25)及特色活动(A(3)

26)等六个指标;四年级第二课堂学习过程评价采用人均借阅图书数(A(4)

21)、结题项目数(A(4)

22)、主办或参与专题讨论与讲座数(A(4)

23)、参与学科竞赛数(A(4)

24)及特色活动(A(4)

25)等五个指标。

学习效果用来衡量学习质量,其中反映学习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课程考试成绩、学科竞赛奖励、学习奖励、科研奖励、发表论文获得专利等成果、职业资格证书、课程重修、升留级、考研等。年级不同,衡量学习效果的指标也不完全一样,但各年级有2个相同的二级指标,即课程平均及格率(A(k)

31)和优秀率(A(k)

32)。二、三、四年级学习效果评价指标另有如下7个相同的二级指标:四级过级率(A(k)

33)、六级过级率(A(k)

34)、计算机二级过级率(A(k)

35)、奖占比(A(k)

36)、成果占比(A(k)

37)、职业资格证书占比(A(k)

38)、升级率(Ak)

39)(k=2,3,4);四年级还可用考研率(A(4)

310)评价学习效果。

2.二级指标采集与计分办法

为了计算二级指标,需要先采集相关数据。如表2所示。

教师评分由教师根据课堂或现场学生表现进行优、良、中、差四级评定,分别对应数值100、80、60、40。

班级特色活动影响范围分4级:系部为1级,学院为2级,学校为3级,校外为4级。

科创项目级别分4级:院级为1级,校厅级为2级,省部级为3级,国家级为4级。

学科竞赛级别分4级:院级为1级,校厅级或省级协会为2级,省级或国家级协会为3级,国家级或国际性比赛为4级。

奖励包括学科竞赛奖励、学习优秀奖励、科研奖励、班级荣誉奖励等。奖励等级共分8级:院级三等奖为1级,院级二等奖、校厅级或省级协会三等奖为2级,院级一等奖、校厅级或省级协会二等奖为3级,院级特等奖、校厅级或省级协会一等奖、省级或国家级协会三等奖为4级,校厅级或省级协会特等奖、省级或国家级协会二等奖、国家级或国际性比赛三等奖为5级,省级或国家级协会三等奖、国家级或国际性比赛二等奖为6级,省级或国家级协会特等奖、国家级或国际性比赛一等奖为7级,国家级或国际性比赛特等奖为8级。Awi为级别i的奖励权重。

成果包含论文、专利等,也分4级。普通论文或软件著作权设为1级,省级期刊或外观设计专利设为2级,国家一级期刊、国外普通期刊或实用新型专利设为3级,SCI、EI等收录期刊或发明专利设为4级。

职业资格证书按初级、中级和高级分别设定为1、2、3级。

由于以上各数据量之间存在差异,各二级指标计分时应将以上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使各指标具有可比性。我们采取的数据处理方法是标准化,将各指标数据转化为[0,1]之间的值作为指标计分值,阶梯指标由于每次累加,可能从某时刻起大于1。表3中列出了各二级指标标准值计算公式。

表3中Pi为级别i的项目权重,Ci为级别i的学科竞赛权重,Si为级别i的班级特色活动权重,Ai为级别i的奖励权重,Gi为级别i的成果权重,Qi为级别i的证书权重。这些权重的确定可以根据各级别的重要程度赋值,显然,级别越高,权重应该越大,因此,我们对以上各权重设置如下:

三、班级学风度量

1.学风分值

为了评价班级学风整体水平,需要将各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计算得到班级学风的量化指标值,记为S(k)(c,T),k代表年级,(k=1,2,3,4),c代表班级,T代表时间。由于以上指标在学风评价中重要性不完全一样,所以我们采取加权平均方式计算,先对二级指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三个一级指标的评价值,再对一级指标加权平均得到各年级班级学风分值S(k)(c,T)。设w(k)

ij表示k年級第i个一级指标下第j个二级指标的权重,w(k)

i是第i个一级指标权重, n(k)

i表示k年级第i个一级指标下二级指标个数,则有如下学风分值S(k)(c,T)计算公式。

i。通过对专家关于各级指标重要性的问卷调查得到判断矩阵,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值并标准化得各指标权重,并对判断矩阵进行随机一致性检查。这样我们计算得到各指标权重如表4、5所示,表中CR是随机一致性比率,如果CR﹤0.1,则认为判断矩阵中判断顺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表4、5可以知道,所有指标的随机一致性比率均小于0.1,符合评判要求,因此两表中的指标权重分配合理。

2.学风指数

上面的学风分值可以定量衡量各班级学风状况,依据学风分值可以对相同年级进行当期学风排名。但在学风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掌握班级学风状况,也需要了解班级学风的变化趋势,为此我们定义如公式(4)所示的学风指数I(k)(c,T)来体现学风变化趋势。

四、实例计算及分析

我们以PHP+MySQL为工具设计了一个学风信息管理系统,在2018年春季学期对笔者学校2个年级共8个班的到课情况、教师课堂评价、科创项目、学科竞赛获奖等内容进行采集并录入系统。根据2018年春季学期前8周的实际数据按式(1)计算得到它们学风分值如表6、7所示,并按式(3)计算前8周平均值。

按公式(4)计算得到它们学风指数如表8、9所示。

上面笔者学校两个年级8个班的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学风评价方法实现了对班级不同时间段的学风状况及学风变化趋势的测算,利用各班级学风分值可以对多个班级学风进行某个时间段的评比,而利用平均学风分值则可以在一个范围内开展班级学风评比。及时对学风指数小于1的班级进行干预,分析学风下降的原因,有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德华,杨冰,龙岳红等.基于系统科学的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大学教育, 2015(2):106-107.

[2]梁红霞,萧家芳.高校班级学风建设的实践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2):89-90.

[3]刘超,王宇翔,何学敏.学校学风建设及其评价体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 2010(27):15-16.

[4]杨乾坤.高校班级学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及模型研究[J].高教学刊,2015(17): 142-145.

[5]李宏伟.高校学风指数构建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6(1):115-118.

[6]常明涛.大学生学风现状及对策分析[J].教育观察,2017(3):33-34,131.

[7]吕平,张文俊.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学风建设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66-70.

[8]谢恩魁,谢心,张雁东.基于熵权的大学生学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5):227-229.

(编辑:王天鹏)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班级
班级“四小怪”
浅谈公路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不称心的新班级
城镇排水系统量化指标体系研究
班级被扣分后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