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合班级文化建设的三股力量

2019-08-02吴宁刚

中国德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特色班级班主任

每一个班级都是普通的,但每一个班级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班级都应该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具有独特的文化品位。为此,我校提出“一班一品”的理念并加以实践。“一班一品”旨在让每个班级朝着共同的愿景,通过日常的班级管理、系列化的班级活动,形成特有的班级文化,从而让文化滋养出有道德、有情操、有志向、有个性的学生。在实践中,我们聚合学校、班主任、学生三股力量,同心协力,让班级文化建设落地生根。

一、学校统筹,为班级文化建设搭建平台

班级文化的生成和发展需要一块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校园文化土壤,学校的统筹规划、制度保障、平台搭建能有效引领班级文化健康发展,使班风班貌呈現出“班班不同、班班精彩”的格局。

1.专家引路,互鉴互学

班级文化建设关键靠人,尤其是要靠具有文化自觉的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人物,因此有必要提高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的理论修养。学校采取了“引进来”的做法,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刘长海副教授为全体班主任作以“班级文化建设实施路径”为主题的培训。刘教授将班级文化建设用“风铃”的模型加以分析,从而使班主任对班级文化的结构有了深入的认识,对班级文化建设实施的路径也有了较为清晰的把握。学校还专门创建了班主任智慧论坛,定期让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取得良好成效的班主任介绍自己的经验和做法,互相分享、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使班主任对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和思考。

学校对在“一班一品”建设中承担重要角色的班主任进行有目的的培训和引导,有效激发了班主任的文化自觉,促使班主任去认真思考和创造性探索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这一问题。

2.多彩舞台,彰显特色

设立文化月,一班一展示。学校将每学年的第一个月定为班级文化月,要求各班在全面分析班级特点的基础上,实施班级文化“十个一”建设工程。这“十个一”分别是:一个班级愿景、一个特色班名、一张班级公约、一枚班徽、一条班训、一句班主任寄语、一首班歌、一张班级合影、一处班级图书角、一处班级绿色园地。学校将各班的“十个一”统一制作成班级文化名片,并举行全校性的授牌仪式。班级文化名片悬挂在各班教室门口,不仅是各班特色文化在全校范围内的一个展示,更是班级全体成员的一种集体承诺。这种做法使班级文化建设具有了仪式感和使命感,有效促进了师生对班级文化的认同。

建立展示平台,周周有展示。每周的校会,升旗仪式之后,政教处会特地安排一个展示活动:升班旗、唱班歌。比如,伴随着班歌,“静思班”和“臻善班”的班旗在全校师生的注目礼中冉冉升起。由于上周这两个班级各项评比名列前茅,还参加了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所以他们的班旗在周一的校会上升起。班旗升起的一刹那,全班的心也紧紧连在了一起,班级荣誉感、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全校师生也记住了这两个班的名字。升班旗、唱班歌活动是班级特色文化的展示平台,是一种很好的仪式教育,它让全校各班师生心向往之,每一个班都在为能够上这个平台积极努力着。

用好每个节,节节有展示。比如,在金秋读书节的班级文化展示中,各班在全校师生面前集体亮相。“静思班”齐诵“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岩石班”合诵“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臻善班”同诵“知行合一,臻善致远”……这样的展示,淋漓尽致地展现着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同时这种吟诵的活动又让班级文化深深浸润于学生的内心。在艺术节里,各班用精彩的文艺表演展示班级文化。“向日葵班”,用舞蹈表演向日葵永远朝向阳光,以此表现该班崇尚的阳光文化;“骑士班”,模拟骑士们的奋战,以此表现该班的精神文化是勇敢;“勇进班”,用激流勇进的演绎呈现出本班的精神文化就是不惧激流、奋勇前进……学校通过搭建这些五彩缤纷的舞台,让每个班的班级特色文化得到了有力的彰显和提升。

二、班主任引领,为班级文化建设精准定位

在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中,除了学校引领外,班主任对班级文化的确立和实施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研究班情,研究自身

班主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经验,能够从更加理性和成熟的角度给班级定位,并预见班级的发展趋势。班主任经过观察,知道自己所带的班级最需要什么,自己的学生最缺少什么,最需要在哪些地方锻炼提升。因此,班主任首先应该研究班级、研究学生。与此同时,班主任也应该研究自己。每一种班级特色文化都带有班主任鲜明的个人烙印。要想让班级有文化,班主任自己首先要有文化。这个“文化”,并不单纯地指学科教学能力和水平,更多地是指一名教师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我希望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我怎样用我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诸如此类的研究,对顺利寻找到班级特色文化的内核有着重要的作用。

2.确立核心,准确定位

针对不同的班级,确定不同的班级发展关键词,并通过这些关键词开启班级文化的建设之旅,这样的班级文化才是有个性的,也最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体现班级特色文化的关键词可以向学生、科任老师和家长广泛征集,亦可让学生设计方案,然后从中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想状况,经过充分研讨、整合,最终加以确定。

付琳老师是我校一位富有教育激情的青年教师,曾被评为“武汉市最燃教师”。在对所带班级学生的心态进行仔细把脉之后,她发现班上学生普遍不自信,于是提出了以“获得信心”为核心的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主线。她为了激发学生的信心和斗志,结合自己的名字,给班级起了一个识别度很高的特色班名:球琳班。球琳出自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送杨少府赴选》一诗中“夫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一句,球琳比喻俊美的贤才,用此名寓意本班培养的是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学子。经过讨论,她将班歌定为《观沧海》,发挥自身的演唱特长,带领全班同学和科任老师登上校会舞台,唱出了一曲大气磅礴、荡气回肠的《观沧海》。诗中的豪情壮志点燃了全班同学的激情和活力。一个“武汉市最燃教师”,从此带出了一个“最燃的班级”。

三、学生践行,让班级文化建设有效落地

归根到底,班级文化是全体学生的文化,而不是班主任的文化。班级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是学生,学生是班级文化的受益者,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

1.主题班会我设计

主题班会是班级文化生成和发展的主阵地。周五下午的走廊里总会飘来美食的阵阵香味,不用猜,肯定是特色主题班会正在进行。推开教室门,班上学生正分享着西安凉皮,原来“追梦班”这周的班会主题是“走进西安”,学生制作精美的PPT,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名人轶事,当然最受学生欢迎的是最后一个环节—品尝当地美食。学生分成小组,每周一个城市,一个学期下来,“追梦班”的学生足不出户就能“走遍”全中国。“赤诚班”的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关键词,进行了系列设计,将抽象的词汇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入脑入心。讲到“自由”时,学生用辩论赛的形式将自由的内涵与外延讲得入木三分;讲到“文明”时,用情景剧的形式再现不文明的行为,学生在捧腹大笑的同时明白了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这些特色主题班会都由学生自主完成,他们收集素材、制作课件、上台主持表演的过程,实际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时也在无形中塑造了班级特色文化。

2.我的地盘我作主

在共同的班级愿景下,教师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文化的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方式更能提高学生对班级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比如:有的班级全体学生统一订购班服,在各种活动中显得格外耀眼闪亮,他们感到无比自豪;有的班级自发组建学生社团十余个,自己聘请专业教师指导,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崭露头角;有的班级创办了文化刊物,如班级杂志《凌云浅语》,就是班级文学社将每月的优秀作文和优秀美术作业、书法作品汇集起来,每月一期,发到每位班级成员的手中,营造了浓厚的文艺氛围;有的班级自制班级简报,用美篇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记录和评论班级一周之内的大小事,有鼓励、有提醒、有倡议,并及时发到每位家长的手机里,增强了家校之间的联络。

总之,“一班一品”班级特色文化行动的开展,让班级物理环境得到改善的同时,班风班貌、校风校貌也随之得到明显的改善。全校37个班级,班班都不同,班班有精彩,犹如肥沃的土壤里孕育出的37朵美丽的文化之花,校园成了美麗的花园,成了生机勃勃的场所,成了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

【吴宁刚,湖北省武汉六中上智中学德育主任】

责任编辑︱赵 庭

猜你喜欢

特色班级班主任
班级“无课日”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我们的班主任等
我的班主任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