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员主持人“玩转”新媒体移动直播探析
2019-08-02牛宇华
牛宇华
(中山广播电视台,广东 中山 528400)
对传统媒体而言,近年总在变化之中,融媒体时代和自媒体浪潮的推动下,媒体人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这当中必然包括播音员主持人。笔者所在的中山广播电视台不断加大力度打响融媒体这张牌,从广播到电视再到新媒体,笔者均做了大量尝试,此篇讨论了新媒体领域的移动直播这一部分。
一、寻求突破
放眼望去,各地都在轰轰烈烈地打造自己的新媒体项目或产品。移动直播作为新媒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主动出击,迎合新闻热点,敢想敢试。
2018年5月18日,笔者独立策划了移动直播《打击非法营运网约车,交通执法在行动》。先看“空姐乘坐滴滴顺风车遇害案”的时间表:2018年5月6日,郑州航空港区发生命案;2018年5月12日,案件告破。自此,公众关注的焦点从事件本身渐渐转向顺风车、“滴滴出行”等关键词。“滴滴出行”未在中山办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意味着什么?“滴滴出行”属网约车平台,顺风车为什么不属于网约车业务?网约车平台、车辆、司机如何取得相应资质?……公众普遍知之甚少。紧抓舆论热点,依托公信力做文章,移动直播优势出击的时机渐渐成熟。
此次移动直播,亮点如下:
(1)首次加入互动成分。
(2)中山市交通运输局首次通过移动直播形式进行交通执法,该执法直播在广东尚属首次。
2018年5月31日,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召开全省出租汽车执法工作会议,中山市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结合新媒体进行执法宣传的工作得到了充分认可和表扬。
(3)做观点传播的“高级玩家”。
内容传播“玩法”简述:
初级:事件传播(发布者,传播力、影响力);中级:真相传播(澄清者,引导力、公信力);高级:观点传播(集大成者,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当舆论的风口浪尖指向有关部门时,秉持审慎的态度,笔者和有关部门人士多次深入探讨,明确责任划分,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翻转不实舆论。寻求突破,往往使人在接踵的历练中收获成长。该过程中,保有大局观念、培养编导意识、提升策划能力对播音员主持人而言至关重要。
二、更全面立体
融媒体时代,同一新闻事件的表达,其形式更为多样化,而移动直播只是其中一种。欲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往往需要多种形式“抱团取暖”。
以移动直播《打击非法营运网约车,交通执法在行动》为例。笔者将不同的表现方式进行了对比,认为该新闻事件,移动直播确是最优选择。分析如下:
传统媒体报纸 官方措辞术语较多、过于专业化,无画面,无声音,表达方式局限性较大,不便于理解。广播新闻 时长所限(2~4分钟),无画面,只言片语难以生动表述繁复、立体内容。电视新闻 时长所限(2~4分钟),只言片语难以生动表述繁复、立体内容。表现方式推送势单力薄,单一推送难以营造目标声势;阅读文字仍是主流接收形式,更为立体的渠道无法获得较高点击量,效果大打折扣。新媒体移动直播语言:通俗、生动,部分语句采用网络用语,其生活化、口语化表达便于受众接收。时长:可长可短,弹性较大,为保证内容完整,能够视现场具体情况做出临时调整。多方:集网友观点与官方初衷于一体,逐一解读,各个击破,以正视听。形式:新颖,有的看、有的听;便捷,手机+网络即可随时随地收看。
然而,融媒体时代,不能仅仅依靠移动直播单打独斗。在移动直播的基础上,利用推送做好移动直播的预热及后续报道,并将广播和电视新闻的相关报道进行新媒体包装,更能将各方所长发挥到极致,做到传播力、影响力的最大化[1]。
三、更能扛压力
某些重大新闻事件距离媒体人并不遥远,它们有时会来得让人猝不及防。这种情况下,能否扛得住便成了移动直播是否成为该媒体一张王牌的关键。
2017年,台风“天鸽”“帕卡”接踵而至。2017年8月23日、2017年8月27日,中山广播电视台分别推出移动直播——《直击台风“天鸽”》《直播台风“帕卡”》。笔者近乎没有准备上“战场”。现场情况复杂棘手:资料只能在直播过程中收集;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来不及提前沟通,采访谁、问什么……
最终,《直击台风“天鸽”》获得2017年度广东新闻奖媒体融合奖项移动直播二等奖的成绩,开创了中山广播电视台移动直播新局面。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融媒体时代,新媒体领域的移动直播这一版块仍有大量值得投放思考与实践的空间。若经营得体,它甚至可以成为突破口,与播音员主持人一道实现漂亮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