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技术热潮下的冷思考

2019-08-0221世纪教育研究院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9年10期
关键词:学校教育学生

文_21世纪教育研究院

“学习的革命”

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已然引爆“学习的革命”。

包括利用慕课、微课等改革课堂教学;通过技术优化教学资源,满足个性化、可视化、多元化学习需求;通过大数据、虚拟现实、机器人技术等应用,改变教育评价、教学管理,建设“智慧校园”。

教学目标上,创造力、想象力、多元智能、综合素养和核心素养成为新的教育目标。课堂教学模式变为小组合作,团队式学习和项目制学习;打破时空限制的移动学习正在成为现实。个性化、多元化、终身化的教育新范式正在形成。

K12教育之外,资本市场和教育培训行业成为教育技术发展最敏感和强有力的推手。教育技术应用爆发式增长。包括教育信息化、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大数据、前沿科技及编程智能课程等。

按产业链分工,在线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内容提供商、平台提供商和技术提供商。目前在国内,内容和技术提供商较为成熟,平台提供商尚处于初级阶段。2017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2002.6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5433.5亿元。

但是,这场“学习的革命”其实并不清晰,甚至陷入自相矛盾的困境。

一方面是教育技术对教学的深刻影响,出现了“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这样超前的理念。机器人、3D打印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宠”甚至标配。

另一方面,在应试教育的现实中,无论学校还是家庭,都对电子产品、智能技术、互联网的使用严防死守。手机和网络游戏导致的家庭冲突,成为青少年自杀的重要原因。

对电子产品的恐惧,关键还在于我们对它太陌生。孩子的社会情感和社交能力等,传统上是在自然真实的环境里中“玩”出来的,转移到数字平台,会发生什么变化?

杨东平先生

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技术在本质上即非善的,也非恶的,而是即可用以为善,又可用以为恶……只有人才赋予技术以意义”。显然,问题是我们还没有做好准备。

教育技术VS教育公平

利用网络资源弥补城乡教育差距。以“互联网+教育”为代表,通过技术改善农村和边远地区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许多教育机构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沪江网2015年发起的“互联网+教育”公益项目,开展线下和网络双线并行的支教行动,为中国乡村教育底部攻坚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大规模、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开创了由1.0时代“实现在线直播功能的数字教室”向2.0时代“开放式、扁平化、交互化的虚拟社群”转型的培训模式。

教育科技企业“爱卡的米”与四川宜宾最薄弱的农村初中凉水井中学合作打造的“爱米课堂教学云系统”正在改善师生的日常教学。

这些成功案例,是互联网助力乡村教育的曙光。

围绕“一块屏幕”的讨论。2018年底,媒体报道成都七中网校利用远程教育系统改变边远地区教育的报道,引起高度关注和讨论。

该项目由“成都七中闻道远程教育网校”企业实施,操作模式是在甘孜藏区部分学校,选拔优生、配备最强师资进行强化训练。“远程班”收费不菲,文科生每年6万元,理科生7万元。这种忽视多数学生利益,将城市“掐尖”和强化训练的应试教育模式转移到乡村,难免为人诟病。

“一块屏幕”作为典型案例,说明网络技术究竟能不能改变贫困学生命运,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使用技术的人。凉水井中学与成都七中网校正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选择:是利用互联网技术面向多数学生、整体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还是利用“掐尖”和强化训练,复制面向少数尖子学生的“精英教育”。

如何有效弥合“数字鸿沟”。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秘书长任友群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应用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有着三层鸿沟。第一层是基础设施和资源的差距——“数字鸿沟”;第二层更加严重的是“新数字鸿沟”,指的是被动接收还是创造性转换的差距;第三层更加深的是“智能鸿沟”,指老师学生能否理解和充分把握技术,真正自我发展。

线上教育分为课内教学和课外培训两部分。前者问题,除了资源供给、内容提供等方面,很大程度上要防止被商业和资本异化;而迅猛发展的课外培训,无疑正在成为教育阶层差距的新动因。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7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白皮书》显示,为孩子选择校外课程的家庭,每月可支配收入超过5000元的占了65.7%,其中每月可支配收入超过10000元的,达到了23.6%。这些家庭83.3%来自于一二线城市。越是发达城市、重点学校、优势阶层,教育培训投入就越大,从而加剧了马太效应。美国、韩国的调查同样如此。

可见,简单通过互联网“移植”资源,容易忽略隐性不对称。“互联网+教育”模式或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技术,都不是解决教育公平的根本之道。

促进教育公平显然有更为本质的方面:需要回归对人的重视;同时,需要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促进社区和学校的联系等等。

人工智能VS人类智能

如同苹果CEO库克所言:“我不担心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而担心人像机器一样思考。”面对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挑战,教育不是要与机器竞争计算能力,而是更大程度发挥人的智能。

1、美国的个性化学习“节节败退”?

2017 年 11 月,硅谷创新学校AltSchool宣布关闭多个校区。家长质疑,即使使用了那些自适应学习产品,学生依然被动。这些科技产品让孩子更孤立,“没有人情味”。也有人反映成绩没有提升,老师和学生变得疏远。核心是,科技到底是否能帮助个性化学习?

另一个争议是扎克伯格花千万美元力推的“巅峰学习”项目。《纽约时报》指出,该平台存在“不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影响学生交际能力”“过分索取学生隐私”“造成心理生理创伤”等问题,甚至不能保证老师与学生每周见面10分钟。

涉事学校则痛斥《纽约时报》严重误导,称巅峰项目在全美已有380余所学校和7万余名学生参与,并不存在“替代教师”的问题,也不存在“强迫学生整天对着屏幕”,而有多种多样的课程。

媒体的说法更尖锐:“硅谷家长严格限制甚至将孩子送进不允许使用电子产品的学校,而硅谷的精英们,却在力推美国公立学校普及在线教育。”

教育变革的“硅谷速度”也是个性化学习被诟病的原因:原本反标准化的个性化学习,现在则希望如同“工业化”那样快速复制,大规模输出。

或如谷歌董事长埃里克•施密特所说,真正的威胁是全世界的教育系统还没有准备好,它没有教授学生如何与那些日益聪明的机器协调工作。

2、教育技术能取代教师吗?

自适应学习技术让个性化学习的实践变得“高效”。很多人相信,人们将会拥有 AI 老师,它将通过数据和算法来规划孩子的成长路径。

但为什么仍然被老师质疑,甚至拒绝?究其本质,是没有处理好老师的位置。老师变成有人性的小型数据处理器,学生则变成了被操控的机器人。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尤其是培训行业的教师培训,追求的是完美的程式化教学模板、最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大量复制,培养“标准化”教师。教师不仅失去了主体性,教学也失去了多样化。在单向度的技术和商业逻辑驱使下,反而再次走上了标准化、批量化的工业化大生产轨道,不能不说是严重的异化。

其实,教师究竟是否会被技术替代,在什么意义上被取代,取决于我们对未来教育的想象。

马志娟女士

程红兵先生

教师工作可分两类,以教学设计、情感交流为代表的创造性工作,和以批改作业、问题解答反馈为代表的机械重复性工作。如果说机械重复性工作可以更多为技术替代,而师生教学相长的情感交互和创造过程,是机器难以替代的。

这正是“个性化学习”技术的根本缺陷。师生关系就是教育质量,这句话仍然不会过时。

3、教育技术与教育评价

脑科学、大数据技术和信息化平台的发展,正在推动教育评价从以结果性、考试分数为唯一依据的评价方式,转向多维度、过程性的评价机制。

近年来,越来越多技术平台开发了评测工具,如学生佩戴的电子手环、学校搭建的智慧教室、自适应的在线学习平台等。教育心理学也发展出多维度评价体系,从传统的知识点认知考核,包涵社会情感能力、沟通合作能力、思维能力、自我规划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

这种时时的和全息化的评测,积极的方面,可实现管理者对学生学习的精准诊断和个性化指导。然而,也包含着更深入的规训和塑造。无处不在的数据收集和监视,迫使儿童的一言一行符合设计者的“标准答案”,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诱导;使人看到学生“全面发展”的假象,牺牲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人性。

因此,必须加以人文和伦理的考量和制衡。我们需要回答,对儿童和青少年,我们是需要用全方位的监控、测量去“捆绑”他们,还是还他们自然的生存环境,让他们在挫折和失败中成长?究竟应当营造一种低评价、低管控、低竞争的未来教育,还是重新回到19世纪泰勒制的“教育工厂”?

4、教育技术与家校关系

类似情况也出现在家校关系中。比如,家校微信群成为方便老师通报情况、发布通知的家校沟通平台。问题也由此而来。微信群的“迭代”异化,先是层出不穷的广告和“列队恭维”等信息,使家长不胜其烦,老师也徒增干扰。其次是对学生隐私的保护成为严重问题。

家庭与学校的不同分工,有着不同的行为策略和重点。家校微信群通过全天候的“无缝连接”,使两者边界逐渐模糊,功能趋于紊乱。不仅加重了教师负担,还使得家庭教育被动依赖学校教育。面对应试教育,身为教育主体的教师掣肘颇多又苦不堪言,不得已将压力转嫁为家长负担。

“未来学校”的想象

互联网不仅是技术,而且是一种文化。通过创新,我们最终要走向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促进个性化学习、自主学习和社会化学习,走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培养创造力为中心的教育。同时,促进教育公平,弥合城乡、阶层、民族、性别之间的教育差距和“数字鸿沟”。

改革教育的前提是转变观念。“PISA之父”施莱克尔认为,在信息化、人工智能等冲击下,我们仍然延续工业化时代学校模式,主张标准化和服从,这明显跟不上急速变化的时代。必须转变以教育行政人员的立场设计教育体系的模式。充分释放教师和学生的才能,“关键是教育制度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中心”。

真正应对挑战的策略,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必须发展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包括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判断能力、认知和使用新科技潜能的能力、积极且负责任的公民能力等。它要求教学成为有着强烈自主性合作文化氛围的职业,学校也应朝着更重视教师职业专业性的方向变革。

通过向学校赋权、实行教育家办学,不少国家都在推进公办教育变革。例如美国的“特许学校”、英国瑞典的“自由学校”、韩国的“革新学校”,中国台湾地区的“实验教育”等等。同时,涌现出越来越多小规模创新学校。

美国的创新型大学Minerva借助互联网,把线下教学资源无限扩大,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理科教育。从大二到大四六个学期,它让学生走遍位于世界各大城市的六个校区(包括旧金山、香港、孟买、里约热内卢、悉尼、伦敦和开普敦等地),最大程度融入不同文化,在毕业前建立一个全球网络关系。Minerva大学的四个特质是“连接未来,全球格局,个体关注,学习习惯”。

2014年,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让5个孩子退学,直接创办了Ad Astra School。

马斯克认为,未来是与人工智能同进退的。Ad Astra没那么注重STEM教育,也没那么注重语言教育。植入式脑机接口的研究表明,学习语言已成过去。他的学校更侧重人类生活和人类智能。 他完全撤销了对电子设备的依赖,代之以自我驱动、团队合作学习、以伦理讨论和情感发展为基础的教育。这所学校不分年级,没有统一的教学计划,以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兴趣为主,倾向于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重视“批判性思维”、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此外,还有大量注重生活经验、儿童自然生长、身心灵协调发展的学校,如蒙台梭利学校、华德福学校、夏山学校等等。中国也兴起了许多不同特色的小规模创新学校。

这将是一场真正意义上教育换频道、换赛场的竞争。

赵勇圆先生

猜你喜欢

学校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学校推介
聪明的学生等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