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种植活动中资源收集与运用的有效性

2019-08-02赵舒颖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种植活动有效运用

赵舒颖

摘 要:陶行知先生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主张以大自然、大社会做教材,提倡“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我们的田园课程所追求和呈现的正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下提倡的活教育、活课堂。种植活动是田园课程关键的组成部分,作为田园课程实施的关键途径之一,其资源的收集与运用尤为重要。笔者试从物质资源的角度,谈一谈种植活动中资源收集与运用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种植活动; 资源收集; 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1-129-001

一、论课程资源收集与运用的价值与作用——有效建构种植活动经验的途径之一

资源收集并不难,难就难在怎样将资源变成课程资源。资源不等于课程资源,资源只有在被幼儿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发挥出了教育价值,才能被称为课程资源。这就意味着我们在种植活动中不仅要收集资源,更重要的是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析资源收集与运用过程中可能蕴含幼儿哪些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可能体现哪些教育价值。

种植活动是田园课程关键的组成部分,而资源收集与运用又是种植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幼儿园种植活动及幼儿建构经验的途径之一,也是幼儿学习的一种方式,它与种植活动的其他部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种植活动《收获油菜》实施前,我们对需要收集和运用的资源、可能获得的经验两个方面进行了审议,并发放了资源收集的家园联系单。在资源收集后,我们组织幼儿一起将收集到的资源根据收割油菜、菜籽脱粒、筛菜籽、保存菜籽四个方面进行资源的整理与上架,而后我们还进行了经验的梳理,将资源、幼儿行为、关键经验进行了联接。选择最适宜的途径,实现资源收集与运用价值化。

二、课程资源收集与运用的形式——借助“三级资源库”,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价值

课程资源库是课程游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收集、整理、加工、存放等几项职能。课程的实施需要借助资源库,资源库的完善需要以课程为依托,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这里所提到的“丰富的教育环境”就包含了各种促进幼儿行为发展、经验获得的资源。

如《收获油菜》的种植活动中,我们借助了园级、年级组、班级这三个层级的资源库,让资源助力我们的种植活动,而“三级资源库”资源收集的过程本身就是幼儿学习的过程。

1.班级资源库,让资源与活动无缝对接

(1)第一步:收集前,我们经过与幼儿的商议,发放家园联系单,向家长阐述我们本次种植活动的内容、价值以及可能需要用到物质资源,帮助家长了解我们的主题,同时,也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和幼儿一起在资源收集中亲历我们的课程。

(2)第二步:收集中,我们与幼儿一起进行资源上架,主要包括整理、分类、标记三个部分。教师和幼儿一起将所收集来的与本次《收获油菜》相关的物质资源进行整理,比如收集到的放大镜、竹竿、布、筛子、瓶子和油菜系列的书籍,这是直接与我们的种植活动相关的,就可以按照它们的类别进行分类,放置到相应的资源箱里,并贴上相应的标记,呈现于班级资源架。这样的收集活动我们会持续一周,其间,幼儿、家长、教师会随着资源的丰富不断进行讨论、分析,对资源进行填充、调整。当然,针对一些资源的卫生、安全情况,也会作相应的处理。比如未修理的竹竿幼儿会带上手套用沙皮进行打磨,使其变光滑,这期间就要幼儿收集沙皮这一资源作为辅助材料。

(3)第三步:收集后,资源的作用与价值更多地融入、体现在幼儿直观感知和实际操作中。当然,我们的资源收集并未结束,会随着种植活动的推进继续开展。如幼儿带着资源架的小镰刀来到种植地,但发现油菜上缠着一些容易破手的藤条,于是幼儿就提出:“资源架上的手套可以保护我们的小手呀!”戴上手套后幼儿两两合作,有的拔有的割。而另一边,两组幼儿合作将大布铺开,供同伴把割、拔下来的油菜放到布上,以便后期菜籽的收集。在菜籽脱粒时,有的幼儿选择脚踩,有的幼儿选择用竹竿敲打等,在“用怎样的竹竿敲打更省力更有效?”的问题上,幼儿有不同的选择,并通过实际尝试来进行验证。

2.全园大收集,让种植活动实现“全收获”

(1)第一步:给家长的一封信。首先我们依旧根据种植活动的具体内容,由园级发起,年级组推动,向家长阐述并发动他们参与相关资源的收集。因为是面向全园的大收集,我们的收集范围更加广泛,收集的资源更加多样,这使得我们活动也更具多种可能性。同时,为方便后续的管理与运用,我们还设计了表格请幼儿与家长在收集的同时,用写画等方式填写收集到的材料和数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幼儿、家长、教师三位一体参与收集。

(2)第二步:启动全园收集日。通过小班、中班、大班年级组的资源审议,梳理出相关的资源清单,然后组织幼儿一起制作收集所需要的纸箱,并贴上标记。在全园收集日,教师、幼儿、家长一起分工合作,完成大收集活动。之后,由教师带着幼儿一起进行二次分类,并整理投入年级组和园级资源库,如果相关班级有需要,可以在年级组、园级资源库登记取用。

(3)第三步:资源的运用。全园收集的材料是统一存放在学校的大资源库中,有班级需要或者缺失某些材料的时候就能去大资源库领取。比如在我们开展《收获油菜》的种植活动中,在筛选菜籽的环节我们出现了工具单一、量少的问题。“工具不够怎么办呢?哪些工具可以用于筛选菜籽呢?”幼儿发现了问题,通过協商教师首先去年级组资源库尝试取用,但只有竹篮子。此时,有幼儿提出:“老师,前两天我们全园收集日时有一箱全是各种各样的篮子什么的。”幼儿来到园级资源库,选择了大小不同的筛子、篮子,在分离菜籽的时候,他们一起比较、讨论、发现不同工具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功能。

两种不同的形式中,我们的幼儿、家长、教师均在整个资源收集与运用的过程中有对课程的认知,也有经验的积累。而我们资源收集和运用的前期、中期、后期也都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作用,推动着种植活动的开展,也促使着幼儿能力经验的提升。

猜你喜欢

种植活动有效运用
浅谈幼儿园种植活动的意义
语言能力培养:幼儿种植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风景”
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的有效运用
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教学中PBL的有效运用探析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在种植活动中迸发自主探究的火花
种植活动促进幼儿多元化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
幼儿园种植活动与教育价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