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区域游戏的四个转变

2019-08-02金晓星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中班区域游戏材料

金晓星

摘 要:当下幼儿园区域游戏材料通常是围绕大主题所产生的一些游戏内容,一般都是老师根据幼儿的日常生活、蓝本大话题方向以及与幼儿的谈话活动中产生的。在小主题确定之后,教师在投放材料的时候通常容易出现问题,如老师精心准备的游戏材料幼儿并不感兴趣,或者某个游戏持续一段时间后,幼儿就不喜欢继续玩下去了。整个过程不仅需要教师对游戏材料及时进行更新,而且更需要教师关注幼儿的实际操作效果,继而进行游戏的延续和提升。

关键词:幼儿园; 中班; 区域游戏; 材料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1-117-001

高尔基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并负有改造它的使命。”区域游戏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重要的教育形式之一,能促进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游戏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游戏中预设的内容还是比较多的,幼儿只是被预设的小导演,很多时候还是在教师的预设下进行游戏,对于游戏的主题、游戏的区域以及材料的玩法都受到了限制,下面对一次中班区域游戏“飞呀飞”在实施过程中的转变过程进行一些思考。

一、游戏环境从单一的作品展示墙转向幼儿学习过程的游戏环境

在一次美术活动《设计风筝》中,孩子们设计了一面漂亮的风筝墙,仔细一瞧,大部分孩子都采用了线描画的装饰方法,只有一位小朋友在设计风筝时运用到了对称的技能。于是在孩子们进行美工区《漂亮的风筝》活动前,教师给孩子们欣赏了一些生活中的对称图案:有风筝对称、建筑对称、剪纸对称等,启发孩子进行其他对称图案的设计。

在妙妙探索园(科学区)我们和孩子先进行了一次关于“飞呀飞”的调查表,孩子们根据已有经验发现身边也有很多会飞的动物、玩具……我们进行了“玩一玩”“探一探”“记一记”三个不同层次的游戏。一开始孩子们实验材料比较单一,几次游戏后,孩子们对材料和工具的使用也不再局限于科学区里,他们还会去资源库寻找其他的材料,如塑料袋,小宇用电风扇吹,发现塑料袋也能飞起来。之后我们还和孩子一起设计了记录表,可以自己用喜欢的符号记录下猜想和验证的结果。这个“让它飞起来”的小实验还在延续下去,孩子们经常会去选择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组合,玩出不同的玩法……我们还和孩子们设计了“我玩过了”记录表,游戏结束时可以将自己玩好的游戏序号贴在相应的表格中,这样可以清楚的了解每个孩子在科学区的游戏情况。

除此之外,我们还提供了拉拉书,孩子们可以根据拉拉书步骤图,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不同关于“飞呀飞”的小实验,每个实验的材料都可以自己去挑选材料,生发出很多精彩的小实验。游戏环境不仅是幼儿作品的展示墙,更多的是应该体现幼儿学习过程的真实游戏环境,是有迹可循的一个游戏环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及时对幼儿的游戏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发现和提升,这样孩子才能将游戏玩得更深入,更精彩!

二、游戏材料从高结构单一玩法转向低结构多样玩法的游戏材料

妙妙创意吧(美工区)使孩子们经常喜欢做一些艺术创作的地方,围绕“飞呀飞”主题,孩子们想到做一些会飞的昆虫,如蝴蝶、蜜蜂、蜻蜓等,“可以用什么材料做蝴蝶呢?”萌萌想到用彩纸可以折,于是我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了参考,琪琪发现折蝴蝶也有好几种方法呢,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我们就将基础的折法,如双三角形和双正方形的折法制作成了步骤图,在活动时可以自己选择制作材料和方法,孩子们自己在装饰盒里选择不同的材料,或贴或画进行不同的装饰,然后将制作好的昆虫展示到树枝上,看上去小树都变漂亮了呢。

除了美工区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和玩法之外,在妙妙生活坊我们还围绕“穿”和“夹”的关键技能,和孩子一起完成了关于“穿”和“夹”的思维图导图,“穿来穿去”的活动孩子们在生活区可以自己选择我们共同收集的不同的线,如:铁丝、鱼线、麻绳、棉线等,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珠子、铃铛、吸管等进行穿,从一开始的随意穿,到慢慢的有规律的穿,无不体现了幼儿的进步。“夹来夹去”的活动中,孩子们可以先选择我们收集的不同的夹子,如:镊子、开核桃器、夹子、夹球器等,然后选择不同的材料,如泡沫球、豆子、小纽扣等进行夹的练习。

游戏材料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准备好的材料,多数只有一种玩法,所以容易出现幼儿不感兴趣的现象。当材料和玩法都不限制后,幼儿有了自己选择的空间,可以自己去探索和生发一些新的玩法和创意。所以低结构的游戏材料更能玩出多样游戏。

三、游戏过程从漫无目的观察转向有针对性的观察并记录

在一起区角游戏活动时,教师发现建构区的小泽搭的火箭不牢固,于是提问小泽:“你的火箭搭的真不錯,你还能搭高一点吗?”小泽又往火箭上放了一层积木,结果火箭马上就全部倒了下来。我提问建构区的孩子们:“为什么会一下子火箭倒塌了呢?”小杰说:下面的纸盘太小不牢固?“那可以用什么方法让火箭更加牢固呢?”孩子们想到用资源库的纸杯来代替积木,并且在底板的地方选择大一些的纸板,这一次他们果然搭出了更高的火箭。

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的对于每次游戏的重点观察目标或者对象心中有数,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随时准备好笔和记录本,必要时用拍照的方式记录精彩瞬间。这样孩子们能在每次游戏时得到能力的提升。

四、游戏评价从教师的一言堂转向师幼共同评价的多言堂

《纲要》将游戏评价的功能界定为:“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查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有效的评价应该是除了教师以外,还要请幼儿一起加入,选择有针对性的照片和录像,请多个孩子一起针对某一个事情进行讲述,大家一起在线还原游戏的真实场景,相互评价继而共同提升游戏的质量。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不再是主导者,更重要的是一个参与者和观察者,能够随时随地亲近幼儿,和孩子一起推动游戏的发展,进行游戏内容的生发,让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得到个性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李季湄,冯晓霞主编.《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

猜你喜欢

中班区域游戏材料
浅谈自然角内中班幼儿科学观察能力的策略研究
怎么升到中班的
交互式一体机在中班安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
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童谣教学策略——以中班语言活动《茶口粉干》为例
可爱的小瓢虫
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质量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班级区域游戏创建的新思路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材料
摇摇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