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 探究 生长
2019-08-02陈卫东何云
陈卫东 何云
摘 要: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生长学生劳动素养。以一年级下册《折笔帽》为例,就创设情境、教学设计、激励评价等展开探索,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劳动与技术; 折笔帽;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1-094-001
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其重要的学习领域,它以学生获得各种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增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以探究性、操作性为特征的一门实践活动课。
《折笔帽》是一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开学了”单元的第二课,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折笔帽”这一项目,学习自己动手解决使用文具时出现的小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劳动习惯。通过笔帽的制作,可以让学生学会卷、贴、折等纸工基本技法,并获得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树立“勤俭节约、劳动光荣”的意识。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乐于探究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果只是简单的将教材教学按图索骥、分步呈现,不仅使课堂效率低下,而且无益于学生能力的生长。笔者在教学时,并没有让学生按书上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工具、材料,依图而为,而是创设了相应情境,将本次教学设定为简单的故事,以故事《小铅笔历险记》串联教学:
一是上课伊始,出示哭泣的铅笔动画形象,播放录音:我是铅笔,我的笔帽不见了,害的我呀老是摔断了腿!笔袋大哥也讨厌我,说我把它弄得脏兮兮的。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我吗?学生顿时兴趣盎然,纷纷响应:有的说买笔帽,有的说制作笔帽。这种切入方法直观形象,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引起学生的思考。
二是制作完成,集体展示评价后,以戴了笔帽的快乐的铅笔动画形象展示给学生: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感谢小朋友的心灵手巧,帮助我解决了烦恼……首尾呼应,设计短小精悍,极其独特,又和教学密切相关的情节,既形成一个简单的独立故事,又凸显了教学目标,也给予了展示创造能力的舞台,这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产生探究的志趣,生长健全的人格大有裨益。
二、分层设计,深度探究,生长技能
劳技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引导者。在《折笔帽》一课中,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会观察、了解构造;了解部件、感知做法的基础上设计了活动闯关的环节,让学生在主动帮助小铅笔脱险这一解决问题的需求下,层层过关,主动探究,动手操作。学习的制作过程是这样的:
1.量一量
引导观察:PPT出示3幅图片,学生观察哪一张纸条的长度最适合给铅笔做笔帽。
小组讨论:在纸上量出合适的长度,并给它做出记号。
实物投影、展示交流。
思考探究:确定好了长度,怎样可以很平整地把它剪下来呢?
学生演示(折叠一下再展开,就可以平整地剪下来了)
2.卷一卷
思考质疑:合适的纸有了,接下来,我们该怎样做呢?
观察思考:展示2个明显不合适的纸卷,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明确要求:要卷的紧一点,粘贴得牢固一点。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小结:要想卷出合适的纸卷,最棒的方法就是包住实实在在的东西,紧紧的卷出来。
3.封封口
播放视频,了解封口技巧。
主动探究、学生完成封封口环节。
4.变变美
PPT展示各种各样的笔帽,开阔思维,装饰笔帽,学生完成笔帽的装饰,教师巡视指导。通过讨论,小组合作,一件件富有智慧的作品呈现出来。
有效的课堂教学首先在于教师教学的理念以及教师对设计教学过程的把握程度。学生能否真正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取决于新知是教师的给予被动“学得”,还是自身探求而努力“习得”。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努力优化教学过程,实施开放式教学,因势利导、适时调控,把劳动技术知识的学习运用过程设计成一定的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在活动中探索、在活动中掌握劳动技能。
三、规范操作,手脑并用,促进发展
培养与提高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与思维创新能力是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的本质。只有将“学”落实于“做”,才能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做到以学促做、以做促思、以思促进,手脑并用,达到共同进步的良好成效。
在《折笔帽》的制作过程中,学生经历观察范作——拆解分析——动脑思考——初步尝试——探究完成等环节,劳技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就从学生基本的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开始,点燃学生探究制作的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得出真知。首先,教师的操作须规范。在学生经过自学对教材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师就要对知识给予详细而精准的讲解和示范,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在示范时,教师一定要按照科学的顺序安排示范动作,并且尽量干净利落、清楚明白,不仅要保证所有学生都能看见教师的操作,还要保证每一个学生能够认真仔细地看清每一个动作步骤。其次,学生的实际操作须规范。实际操作的过程,学生不仅可以完全掌握劳动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動手和动脑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对于实际操作,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般的步骤学生可以独自完成,教师在教学时,在关注技能习得与训练的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及时帮助学生查找和纠正动手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同时认真分析错误问题,查找致“错”因素,引导学生在错误中积累经验和教训,以进一步提升动手实践能力。当然,学生是一个积极的生命体,在学生对教学的内容己经有了深刻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时时间和空间,让其自由发挥,给他们探究与发现的空间,这样,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出独树一帜的作品,还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从而促进多方面素质的提升。
以生为本,聚焦学生动手、动脑的对接点,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规范操作等策略来促进学生手脑并用,进而实现技巧与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掌握从多渠道摄取知识及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
参考文献:
卞文霞.让技术融入课堂——谈劳动与技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苑教育》,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