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学语文:从教材中学文化
2019-08-02吴冬梅
吴冬梅
摘 要:教师要把握住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文化价值所在,充分发挥语文的文化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从认知逐步走向理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關键词:文化根源; 教材; 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9)11-048-00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最为深远。教师要把握住教学内容的文化价值,充分发挥语文的文化熏陶感染作用,让学生从知识的表面性习得,转化为对文化的理解与内化。
一、从学汉字到学文化
汉字文化的根源在哪?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她带着属于她的故事,淌过历史长河向我们走来;无论是那时的“文字图画”,还是现在的汉字,其构成都是有规律、有历史文化依据可循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打通汉字与文化的隔阂,让学生在理解汉字文化的基础上学汉字。如在教学古诗《送元二使安西》中生字“君”时,我们不能简单地用拆字法教学。这样,汉字就失去了文化的根,失去了生命力。教学也就显得苍白无力,甚至无效。其实,“君”字上半部分“尹”表示手持权杖,其中“丿”就是那根权杖,下半部分“口”表示嘴巴发布命令,原指君王,后来引申为对人的尊称“您”。王维诗中的“君”指的就是他的好朋友元二。在生字教学中,教师带着学生寻找汉字的本源,领着学生探究汉字背后的文化意蕴,这样,生字教学就会变得鲜活而有生命力。
二、从学词语到学文化
词语有意思,那她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吗?笔者认为,有。这文化在个人的情感里,在千百年的历史传承里。教师要试图引导学生从学“词语”走向学文化,将语文书读透、读深、读厚。我们常说,“词语有温度,冷暖自知”。在冯骥才的《珍珠鸟》原稿中有一处对珍珠鸟的描写,这样写道:“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跳到画框上去了。”后来编辑在录用稿件时将“跳到”一词改为“逃到”,学生一比较,就发现“逃”的那只珍珠鸟更显灵气。词语的源头在于情感,能体会到情感的表达才是真正地理解了词语。其次,语言有出处,深意会自来。新课标指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尤其在古代诗词、经典名著之中,深藏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宝藏,教师在教学中要带领学生一起挖掘、一同欣赏。在教学课文《三顾茅庐》中的景色描写,我们可以问学生:这里写到了“松林”“溪流”“竹林”,为什么不写桃红柳绿?教师引导学生复习认知“松竹梅岁寒三友”“梅兰竹菊四君子”“智者乐水”等,学生对松、竹等特殊意象会有更深理解,对诸葛亮的人物形象理解也会更到位。
三、从学课文到学文化
新课标指出:“要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这就要求教师要将教材中的课文当作文学作品来教学,让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文学魅力。首先,我们要关注体裁的特点,深入浅出。面对统编版新教材中的文言文部分,该如何教学?如三上《司马光》一课,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自学注释,然后出示白话故事进行对照,从而发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又如《“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篇西方小说。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西方小说一贯的悲剧精神,也让学生从中了解到作者雨果谋篇布局的创作意图。其次,我们还可以寻找作品间的勾连,融会贯通。莫泊桑的《项链》也是一部经典的小说。作者采用了“灰姑娘”的模式进行叙述。“不满的家人”“舞会”“马车”“失物”等一系列的“灰姑娘”元素在小说《项链》中重现。作家莫泊桑效仿经典,但又跳出经典,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处进行了再创造。教师可以将两部小说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感受经典小说的文学魅力。
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走进语言文化、理解文化、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阵地。教师要用心挖掘教材的文化底蕴,找到教材与文化的勾连,引导学生追根溯源,从简单地认知逐步走向对文化的理解,从而探寻语文的奥妙。
参考文献:
[1]《名作细读之微观分析个案研究》,福建大学文学院教授孙绍振
[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