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内电子和电声音乐发展的思考与分析
2019-08-01王曦
王曦
摘 要:电子音乐和电声音乐在中国起步虽晚,但发展却十分迅速,由于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传统音乐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本文主要从二者各自的特点、起源发展、面临的问题、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了初步的分析,使人们对电子音乐和电声音乐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对其未来走向能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思考。同时,对二者的表现作用和艺术价值也能有一个相对客观准确的评价。
关键词:电子 电声 音乐 创作
电子音乐和电声音乐技术应用及艺术创作在国内起步较晚,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之前,计算机应用技术还没有延伸到音乐领域。所以,电子音乐和电声音乐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中期才开始起步。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电子音乐和电声音乐在技术上已经日趋完善,在艺术创作上也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本文主要是对电子音乐和电声音乐各自的特点、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有助于人们对二者能有全面的了解,并对其未来发展能有初步判断和理性认识。
一、电子音乐、电声音乐简述。
1.基本含义
电子音乐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数字音频技术、作曲技术创作和制作的音乐。它体现出一种全新的思维方法,极大拓宽了音乐创作的路径,给人们带来了新鲜的体验和感受。同时,网络的发展也在不断推动电子音乐的创新,网络平台的作用也使更多的人们对电子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电声音乐是指由通电乐器演奏的音乐。主要乐器由电吉他、电钢琴、电子鼓、电贝司组成。有时还可以把其它传统乐器改造為通电乐器。如,把小提琴、萨克斯等乐器通电后,使其音量和音质发生变化而成为电声乐器。
电声音乐主要以演奏流行、爵士、摇滚等风格的乐曲为主。因其金属般的音色和强烈的节奏,嬉皮士表演风格和豪放自由的演唱方式深受年轻人喜爱,顺应了当代青年人的审美观念和心理需求,所以,电声音乐有着庞大的爱好群体,并且呈现出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
2.表现特征
电子音乐和电声音乐的表现特征不同。电子音乐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幻觉、太空、神奇、虚无缥渺的感受和体验。它的音色丰富而变幻莫测,几乎可把任何声音材料都作为音乐的表现元素,再利用合成器、效果器来制作出具有表现意义的音色。在音乐语言的组织和表达方面,突破了传统音乐的规律和法则,更接近于现代音乐的思维和表现方式。电子音乐需要借助音频设备,如,合成器、音序器、效果器、调音台、录音机、音箱等设备来完成作品,而不再使用传统乐器和乐队。它可以是在音乐厅现场表演,也可以是录音棚制作合成。
电声音乐的音色穿透力极强,犹如发出光亮的金属声,再加上高分贝、大音量,能产生强烈的震撼效果。特别适合于在大型广场、体育场馆表演,也更适合于和观众进行现场互动来活跃气氛。
3.传播方式
电子音乐虽然可以在音乐厅现场演出,但是,由于其表演可看性较差,所以,主要还是以在录音棚完成制作后,再在各种媒体和载体上播放为多见。
电声音乐的传播方式也分两种,一种是“线上”,一种是“线下”。“线上”是指通过网格平台依靠粉丝的点击、转载和下载传播。“线下”是指在网络平台之下,由投资方、赞助方、主办方、演出方共同举办大型音乐节或专场音乐会;或是录制成音像制品通过市场渠道发行销售来传播。
4.受众和从业主体
电子音乐受众主体多是专业音乐人士,电子音频工作者、专业教师和电子音乐爱好者等。而创作者也多是作曲理论专业出身,有创作能力和一定的工科基础,以及计算机运用能力的专业人士。
电声音乐的受众主体是流行音乐爱好者、摇滚乐、爵士乐爱好者,以大、中学生、社会青年居多,也有少数音乐专业人士。从业者的出身也多是歌手,吉他手、鼓手、键盘手等,因此,创作和演奏水平参差不齐。其中,音乐专业出身的歌手、乐手为数不多。
二、国内电子、电声音乐的发展回顾。
1.电子音乐
1984年,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了首次电子音乐会,演出了谭盾、陈怡等人的作品,它标志着电子音乐正式登场。在之后多年的发展中,有更多的作曲家加入了电子音乐创作队伍,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有些还荣获了国际性大奖。如,《呤-为低音笛和电子音乐而作的交响音诗》;《太—2号》(获得法国第21届布尔热国际电子音乐节作曲大赛第二名)等;这些创作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电子音乐的创作实力和水平。
还有一些是尝试与本民族题材紧密结合,并取得成功的作品,如,《脸谱》,就是以京剧为背景,用电子音乐的技法和表现方式,使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体现了全新的理念,展示了全新的技术,得到了行业内外的高度评价,在探索电子音乐和民族化结合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在人才培养方面,1986年中央音乐学院率先成立了计算机音乐实验室,并为本科生开设相关课程;随后,武汉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也陆续筹建了音乐工程系。如今,全国已经有十几所音乐院校开设相关院系和专业,培养各个层次的专门人才,中国电子音乐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最佳时期。
2.电声音乐
电声音乐的发展要比电子音乐稍早几年,最早是应用于电影配乐当中,当时的观众无不被这种奇妙的声音所吸引。梦幻般的音色不仅拓宽了人们的音乐审美领域,也增加了音乐自身的艺术魅力。
早在电影《黑三角》(1977年)、《猎字99号》(1978年)、《小花》(1979年)中,都已经陆续开始用到了电声乐器,独特新颖的音色给人们留下了深刻记忆。在电影《甜蜜的事业》(1979年)中,电声乐器已经发展到能够演奏滑音,进一步增加了它的表现力。作曲家王立平为纪录片《潜水姑娘》中的配乐,以美妙的音色和悠扬的旋律陶醉了无数观众和听众。由郑绪兰演唱的那首风靡一时的、由王立平作曲的歌曲《太阳岛上》及浦琪璋改编创作用于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栏目中的音乐《渔舟唱晚》也都用到了电声乐器。1986年拍摄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由许镜清作曲的主题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其中由电子鼓演奏的前奏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
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以崔键为代表的西部民谣体摇滚乐队和歌手。1986年在北京展览馆的一场演唱会中,一首《一无所有》成为中国摇滚乐正式登台亮相的标志。重金属般的乐队声音,粗犷豪放、宣泄般的演唱、另类的着装曾使无数观众痴迷疯狂。观众的强烈反响预示着改革开放初期青年人的观念在发生变化,表达了青年人潜意识中新的审美追求。
电声音乐的实质是用通电的乐器演奏演唱作品,虽然适于表演的曲目和风格范围很广,但更多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大众化的通俗歌曲。因此,十分易于普及和流行,也使得这种音乐更为接地气。
三、电子音乐、电声音乐的定位,及与其他类型音乐的关系。
1.定位
电子音乐属于电声科技与音乐艺术的混合产物。它虽然也被多用于电影、广告等领域中。但是,实际上还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它的基本属性、音乐语言特点,艺术风格更适合于创作现代音乐,所以,应定位于小众艺术范畴。
而电声音乐则有与生俱来的草根性和娱乐化性质,尤其适用于户外大型演出,如大型音乐会、产品发布会、推广会、广告宣传,或用于街头背景、迪厅、夜总会、酒吧等公共场所,是典型的大众艺术。
2.与其它音乐类型的关系
电子音乐丰富了音乐表达的方式和语言,它无需借助传统乐器来演奏作品,也不局限于用传统的作曲思维、技术来构思和创作。电子音乐具有独立完整的创作、演奏和录制系统、再加上拥有海量的音色素材而自成一系,它无需与其它类型音乐融合,也和其他类型音乐没有必然的关联。
而电声音乐则与流行音乐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早期它就是属于流行音乐系列。只是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立的乐器系列和配置标准,加上独特的音质音色和演出风格,轻音乐队难以与之再相兼容,便从流行音乐系列中分离出来,也就是现在的电声音乐。
电声音乐中摇滚乐的创作取材,和民族音乐的关系更为密切。民族音乐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摇滚乐则利用这一有利因素为己所用,它以民歌为基础,把人们熟悉的民歌改编为摇滚乐风格,不仅让人们了解并喜欢上了摇滚乐,也为民族音乐和民歌增添了新鲜光彩。如,以崔健为代表的摇滚乐就是以西北民歌为基础而获得了巨大成功。其中最有震撼力的就是那首脍炙人口的《一无所有》。随之,涌现出一大批西北风格的作品唱响了大江南北。从今天来看,借助于民歌发展摇滚的确是非常成功的做法。这些曾风靡一时的作品,不仅让人们熟悉了摇滚乐风格和表现特点,也让传统的民歌得到了一种全新形式的传承,使这一面临萎缩的艺术又获得了新的生机。
四、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1.电子音乐
创作路线和方向不确定。从其强大的功能和表现特征来看,它似乎适于表现实验和前卫性质的现代音乐。但是,现代音乐是用传统的乐队来演奏而不是用机器合成,而传统乐队的音色和演奏特征是电子音乐所永远无法做到的。由机器混合出的音乐是没有表情、没有感染力、冰冷和生硬的机器声音。同理,用它来制作原创风格的音乐,同样的問题更为突出。
如果走民族化道路,创作或改编一些古曲,似乎又难以发挥自身的强大功能。而且,附加的音效素材过多,就会使人觉得有画蛇添足之感,破坏了音乐内在之美和束缚了人们的想象力。
至于是那种完全靠计算机生成、彻底脱离人控制的所谓音乐,实质上已经失去了音乐意义,其效果也只能是令人称奇而已,缺乏艺术表现价值。所以,电子音乐究竟走什么样的路线,朝哪个方向突破,如何培养和扩大受众体、如何拓展市场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2.电声音乐
一是缺少创新性质的作品。同质化、雷同化、缺少个性化的问题十分突出。无论是在演奏、演唱方面,还是演出的策划和组织形式方面都是大同小异;二是演出市场并不乐观。虽然演出场次和经济效益不断再增加,但是,能否持续发展还有待于观察,应当看到,相当的消费者只是一次性消费而已。
结语
电子音乐实际上仍处于发展阶段,未来的发展方向还需继续探索,人们对它的全盘接受或认同还需要时间。而电声音乐的发展态势总体看好。一是更多的专业音乐人加盟其中,提高了队伍的素质和创作水平;二是应用领域日益广阔,尤其是在商业性户外大型活动中几乎成了必不可少的主角;三是受众群体不断壮大,其表演风格和独特的音色已经被众多的人们所喜爱。由此可见,电声音乐将会比电子音乐有更为明朗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张小夫.电子音乐的概念界定[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2(4):1-2.
[2]王林.中国电子音乐创作的审美追求[J].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13(3):1-2.
[3]杨依诺.中国电子音乐中的混合语言-以张小夫的《脸谱》为例[J].当代音乐,2017(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