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特·凯泽作品中的图形语言探析

2019-08-01范芷毓郭锰锋欧灵磊

大观 2019年4期
关键词:金特

范芷毓 郭锰锋 欧灵磊

摘 要:金特·凯泽是欧洲“视觉诗人”中重要的代表人物,文章通过对其招贴海报中图形语言的设计特点、思想表达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从探究凯泽招贴海报中图形语言的过程中,提炼他的创作思维和方法。

关键词:金特·凯泽;招贴海报;图形语言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德国招贴海报的黄金时期。德国的招贴海报摒弃商业化,希望通过招贴海报来传达设计师自己的艺术思想和个人立场。由此欧洲在该时期形成了一股新的设计师群体——“视觉诗人”。

金特·凯泽(Gunther Kieser,1930—)是欧洲“视觉诗人”中重要的代表人物。凯泽出生于德国克伦堡的陶努斯,毕业于奥芬巴赫工艺美术学院(Offenbancher Werkkunstschule)。起初他在法兰克福进行设计工作,随后自己开了一间设计事务所,并在伍珀塔尔大学担任教授。凯泽在国际上也十分具有影响力,他是德意志工作联盟(DWB)及国际平面设计师协会(AGI)的会员,同时也是纽约、墨西哥、苏黎世、柏林等多地的国际著名博物馆的特邀参展人。[1]

一、金特·凯泽作品中图形语言的设计特点

在金特·凯泽的招贴海报中,他常常以贴近生活的摄影作品为素材,对其进行拼贴组合。笔者从取景手法、同构设计、完整负形、图形的局部重复、装置手法这五个方面来分析凯泽的图形语言设计特点。

(一)取景手法

取景手法最早是在摄影中被提及,指在摄影中运用取景器对拍摄物的进行选取。凯泽将这一摄影技术同步运用到招贴海报中来,并且选用吉他作为他的重要取景器。

在一些招贴海报中,凯泽选择吉他作为取景器,通过这一取景器来展现一个更大更丰富的画面。凯泽这类设计手法的海报主要是集中在布鲁斯音乐招贴海报中,在吉他内部放置、拼贴多个素材。“这些场景和人物远远超越了吉他实际的容纳量,作者透过吉他这个取景框看到了各种场景和人物的变迁,这是一种局部取景的构成方式。”[2]如1996年的美国音乐节民谣和布鲁斯招贴、1968年美国音乐民谣和布鲁斯音乐招贴海报、1970年美国音乐节布鲁斯和福音班招贴海报,都是凯泽为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所创作的海报,从运动发生流血、领袖遭遇刺杀到领袖被捕入狱,黑人民权运动遭到很大的挫折。凯泽将每年发生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实况与每年的布鲁斯音乐宣传海报相结合,设计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思想内涵的作品。

(二)同构设计

同构设计是指将多个不同物体重新整合产生一个全新的物体,这个新物体具有原物体的特点,同时又表现出自身新的特点。这种设计手法具有趣味性、独特性、新颖性、深刻性。

金特·凱泽的作品中,1978年法兰克福爵士音乐节海报、1992年柏林爵士乐节海报、《吉米·亨德里克斯》等等都运用了同构设计的手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为什么和平迟未实现.他巧妙地将象征和平的和平鸽与象征死亡的骷髅头融合在一起,给人以巨大的视觉冲击。“骷髅和鸽子被淹没在相互过渡与渐变的态势中,是骷髅头即将化成美丽的白鸽,还是美丽、善良、正义的白鸽正在蜕变为骷髅?”[3]虽然海报中的图形是完全不存在的事物,但是他所传达的向往和平的个人情感是非常真挚的,这就是金特·凯泽的这类作品外在虚幻、内在真实的特点。[4]

(三)完整负形

在以往大多数的正负形设计作品中,往往都是以正形为主,通过破坏负形,对负形进行设计,但是金特·凯泽却反其道而行之,他保证负形的完整,破坏正形,强化对正形的设计。在当时的招贴海报中,这一独特思想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凯泽杜克·艾林顿爵士音乐会海报、巴斯和费姆的音乐会招贴等海报中这一手法被完美地运用。例如巴斯和费姆的脸部都被负形破坏,进行再次设计。凯泽选择了用艺术家的名字替代艺术家的脸部,姓名和脸部都能明确指向一个人,他将海报中两个传达同一信息的元素进行了筛选,保持画面的简洁,同时更加具有设计感,更能突出艺术家的个人信息。

(四)图形的局部重复

金特·凯泽的海报中,图形的局部重复使用也是他的一个常用手法,在他设计的费克罗瑞卡·阿尔吉第那的音乐会招贴海报中,对其头部进行了多次重复,表现出一种复杂的图形构成。凯泽非常喜欢对人物的头部进行设计,因为他觉得人的头部是最能体现一个人物特点的,也是人类身上最聪明的器官。将头部进行重复设计,重点突出和强调人物特征部分,使其具有高辨识度,并且产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装置手法

金特·凯泽的招贴海报大都有受到装置艺术的影响,吸收了许多装置艺术的设计手法。图1中,海报运用轮子等各种金属电器,先是将其破坏,后再进行焊接拼贴,构成一个创意的作品。1990年的爵士海报招贴,凯泽把爵士音乐中的小号和电子乐器锯开,以此表现古典的电子音乐世界。[5]

二、金特·凯泽作品中图形语言的思想表达

20世纪50年代,波普艺术开始盛行,招贴海报往大众化、通俗化、商业化方向发展。金特·凯泽十分摒弃这一思想潮流,他认为设计师应重视招贴海报的艺术质量和其应担负的社会责任。在凯泽的招贴海报中,我们可以看到其艺术趣味、生命意识、社会责任的思想表达。

(一)艺术趣味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都开始逃避现实,追求不存在的梦幻,由此超现实主义占领艺术发展的主导地位。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主张把梦幻与现实相结合,把荒诞的元素相融合,来达到艺术的传达效果,十分具有艺术趣味。

金特·凯泽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具有非常明显超现实主义的艺术趣味。凯泽讲究比例和尺寸、色彩和明暗对比的效果,同时又将荒诞虚幻的东西融入画面中,体现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他1992年柏林爵士音乐节海报,表现的主题是卡巴莱(饭店里的歌舞表演)——爵士乐。在海报中,萨克斯的管置与台上有色情色彩的女性的腿相互融合,能让观众一眼明白该表演的演出形式,产生共鸣,也非常具有趣味性。在1978年法兰克福爵士音乐节海报,凯泽将树木和乐器相互融合,使乐器披上树皮这件外衣,从新的嫩芽中体现出爵士乐焕发新的生命力。1970年爵士塔格,凯泽将耳朵融入于柏林墙中,表现出柏林墙的另一端对这一段音乐的聆听和向往,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艺术拥有物体无法阻隔的魅力。

在凯泽招贴海报中,爵士乐海报是他招贴海报中的主流,他将抽象的、感性的音乐与我们这个“视觉图形化”的时代相融合,常常运用具象图形来表达爵士乐的主题,他这独特的表现形式造就了他爵士海报的艺术趣味,创造了许多有影响的爵士乐招贴。

在凯泽的设计中,永远不缺少这种巧妙的构思、荒诞离奇的结合,在冲破人们思想禁锢的同时,给予人们焕然一新的事物,来展现其自身的艺术趣味。

(二)生命意识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认为生命冲动或是生命之流是世界的本質、万物的根源。金特·凯泽非常注重生命意识,他关注点主要在爵士乐的生命力上,通过织体、旋律、节奏等要素来展现精神上的抽象。凯泽将爵士乐的生命力蕴藏在海报之中,通常采用和平鸽、橄榄枝、人物的手等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将爵士乐的生命力可视化处理。

凯泽的招贴海报中,包含强烈的生命意识和质朴的美感,非常吸引观众的眼球。1969年爵士生命招贴中,画面的主题是一只缠绕着藤蔓的黑人的拳头,藤蔓上焕发出新的嫩芽和花朵,这不仅体现了黑人音乐的蓬勃力量,更加体现了爵士乐的生命力。在1973年柏林爵士塔格招贴中,将多个黑人的手叠压在一起,类似于我们在比赛前加油打气的样子,表现出生命团结的力量。

(三)社会责任

20世纪初,东西方政治立场发生冲突,人们政治思想开始觉醒。凯泽的作品中就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承担的精英精神。

金特·凯泽作为欧洲视觉诗人,认为招贴海报肩负着独特的社会责任,必须要将主题意义与价值通过视觉传达手法表现出来,重视招贴的艺术质量和其担负的社会责任。

凯泽认为招贴海报中的图形设计只是外表,招贴海报更重要的是与公众的一种艺术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履行招贴海报在公共媒体中传达社会信息的责任。在商业文化的影响下,许多招贴海报都迷失了原本的设计方向,但是在凯泽的招贴中,我们仍能感受到其人文主义关怀、政治思想和价值取向。在他的布鲁斯音乐海报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社会政治的关心,对黑人民权运动的支持、同情,以及对白人种族主义者的不满,并且将这些思想观念传达给广大人民群众,让人们正确认识和了解黑人民权运动。笔者认为这是设计师应该有的职责:向社会传达正确的观念,引领社会价值潮流。

金特·凯泽竭力抵抗设计商业化、低俗化,其艺术作品是不可替代的,既丰富了人们的视野,也使其成为图形设计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金特·凯泽的艺术手法不同于其他设计师,他对图形图案的设计有着独到的理解。凯泽善于将各个元素相互融合,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将元素拼贴组合在一起,突出想表达的主要思想。同时,凯泽在设计中饱含这他的思想价值,他一直肩负着设计的社会职责,他的作品一直关注社会,反映社会问题,将社会现象投射在招贴中。凯泽作品中图形语言在设计形式和思想表达上给现代设计提供了参考的理念和借鉴的先例,不仅让我们认识到各种艺术元素和艺术手法都可以相互融合,可以共同运用到招贴海报中,更是让我们意识到招贴海报对设计师个人价值取向的体现,起到影响社会价值潮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路鑫,吴卫.欧洲视觉诗人爵士乐招贴大师金特·凯泽作品探析[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4(5):81-83.

[2]张大庆.金特·凯泽作品之形式语言分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07(9X):58-60.

[3]王正明.视觉设计的责任:读德国平面设计大师金特·凯泽[J].装饰,2003(5):33-34.

[4]何屹.视知觉中的诗意表达:金特·凯泽的招贴艺术[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08(11):52-54.

[5]陈亚建.艺术不只是形式:金特·凯泽的音乐招贴艺术探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1(5):166-168.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金特
巴赫古组曲与格里格新型组曲比较分析
四手联弹版《培尔·金特》第一组曲的演奏分析
这是一个“刺激”剧场
“金特”再会仓促收场, 朝美关系会否遇挫
解决半岛问题,光靠“金特会”还不够
第二次“金特会”或于2月举行
绝妙的管弦色彩 生动的艺术形象
作曲家笔下的培尔·金特
从《培尔·金特》看易卜生戏剧思想理论及其美学概念
新兴铸管援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