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这是一个“刺激”剧场

2019-07-17金秋

音乐爱好者 2019年6期
关键词:培尔格里格索尔维

金秋

许是痴迷于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笔下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情节,沉醉于挪威作曲家格里格那将民族音乐语言与浪漫主义养料融为一炉的细腻情感,《培尔·金特》早已列入每一位乐迷必听的曲目清单。

今年的夏季音乐节,《培尔·金特》将再次进入我们的视野。不过这次并非是以往组曲中的部分小曲,而是由中国台湾资深乐评人焦元溥全新改编的单人戏剧说唱版《培尔·金特》。这必定会是一场“刺激连连”的音乐会,它的“刺激”来源于易卜生的剧情、格里格的音乐,当然,还有王耀庆的戏剧表演。不过,这一切还是要先从易卜生笔下的浪子说起。

培尔·金特是一位放荡不羁的青年,他先是劫走了朋友的新娘并与她在山上同居。然而没过多久,他便抛弃了新娘,混入阿拉伯人部落,谎称自己是先知,骗得众人的尊敬与信赖,与酋长之女安妮特拉相爱。但这仍然没能阻止生而流浪的培尔·金特停下自己的脚步,他再次抛弃了爱人,离开这里去了美洲。

用“上一秒享受天堂,下一秒落入地狱”来形容培尔·金特大起大落的人生真是再贴切不过了。他远渡重洋去到非洲发财致富,从身无分文到腰缠万贯,可以说是打了一场翻身仗。可好景不长,一场意外让培尔·金特所有的钱财都被洗劫一空,他又变回了当初那个穷小子。后来,他辗转到美洲,在加利福尼亚淘金成为百万富翁。但焦元溥命运就是如此会开玩笑,再次踏入享乐天堂的培尔·金特在返程途中遭遇风暴,船只沉没,他再次变得一贫如洗。

不过,“唯有真爱才是永恒”,虽然培尔·金特生性粗野、放荡不羁、贫穷落魄,但始终有一位名叫索尔维格的女孩儿深爱着他,在“林中小屋”等待着他的归来,这也成为了培尔·金特最终的归宿。

易卜生以培尔·金特这个人物的形象和经历,来隐喻自己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判,同时意在深度挖掘人的本性。贪婪、无耻、荒唐等等所表现出的是社会阴影的一面,这也正是易卜生想要揭露的。而“寻找自己”是培尔·金特身上所反映出的另一个事实,这沉淀着一个时代的诟病意象,象征着每天忙碌而最终又偏离本心的社会人。

刺激的剧情当然要配上更加刺激的音乐。“格里格的《培尔·金特》中有更多‘刺激的地方等待我们去挖掘。”这是焦元溥在他的改编版作品首演时的访谈中对《培尔·金特》音乐的解读。

《培尔·金特》创作于1875年,格里格共为其写作了二十三首戏剧配乐。该剧于1876年在挪威的克里斯蒂安尼亚剧院首演,大获成功,随后连续上演了几十场,这即使现在看来都是难以逾越的成功。后来,格里格将其改编成两套管弦乐组曲,供音乐会演奏,每套组曲包含四首小曲。作为音乐会加演的必备曲目之一,格里格的《培尔·金特》在历经一个多世纪后,仍然活跃于世界舞台上,短小精悍的小曲和亲切抒情的挪威民族音乐让人回味无穷。

格里格在易卜生塑造的“镜头”内总能捕捉到事物美好的一面,格里格心中的培尔·金特少了几分易卜生笔下的顽劣和粗野,更多的则是将目光转移到渲染挪威旖旎风光和表现人性的善良一面等。

《晨景》描绘了摩洛哥海岸的清晨,清新怡人,如恬静温馨的田园诗一般。木管乐器以其温暖的音色征服听众,乐队全奏又展现出富有朝气、生机勃勃的清晨,在静谧中渐渐收束。奥萨是培尔·金特的母亲,终日盼儿归来,积思成疾,在培尔·金特的漫天奇谈中溘然长逝。《奥萨之死》没有对培尔·金特离家出走的痛恨,所有乐器均加上弱音器,描绘的是哀伤与庄严。《在山妖的洞窟中》场景描绘培尔·金特误入女妖洞窟,被妖魔折磨的情景。这一主题由低音提琴和大提琴以拨弦的形式呈现,表现洞窟的阴森。拨弦的跳动感又象征山妖跳舞、狂欢的场面,与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培尔·金特形成鲜明对比,主人公的无助是在这强烈的戏剧冲突背后所展现的。

《安妮特拉之舞》是戏剧第四幕阿拉伯人部落酋长的女儿安妮特拉跳的一段舞蹈,培尔·金特谎称自己是“先知”才得以在阿拉伯部落落脚。在带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和三角铁的配合下,音乐描绘出安妮特拉轻盈优美又妩媚的舞姿,完全不提培尔·金特的谎言与狡猾。《索尔维格之歌》描绘培尔·金特在阿拉伯梦见爱人索尔维格沐浴阳光,边织布边唱歌的美好景象,以悠长平稳的旋律表现索尔维格对培尔·金特的忠贞和盼望,而后豁然开朗的调性色彩表现了索尔维格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一人分饰二十二个角色,这是不是很刺激?没错,这就是由焦元溥改编、王耀庆演绎的单人戏剧说唱版《培尔·金特》。焦元溥在作品首演访谈中说到:“我们现在耳熟能详的只是《培尔·金特》管弦乐组曲中的几首小曲,像《在山妖的洞窟中》这首配乐原先是配有合唱的,在改编为管弦乐组曲时进行了删减。如何将整部《培尔·金特》很刺激的场面浓缩在两小时内呈现给大家,是这部作品创作的初衷之一。”

正如伦纳德·迈尔所说,“思索未来是危险的”。的确,对名副其实的经典作品进行改编需要莫大的勇气。事实上,焦元溥之前曾改编过《仲夏夜之梦》,在这部作品中,他塑造了十四个不同的声音形象,而这部《培尔·金特》更是运用了二十二个不同的声音形象,读剧人王耀庆是一个综合式的角色,可以饰演培尔·金特本人以及他的母亲、情人、爱人、旁白等,所有人物的声音形象均由他一人饰演,这无疑是对表演者声音细腻程度的考验。其实,一人分饰二十二角只是这部剧考验的开端,在表演中,更大的挑战是焦元溥在改编剧本时给读剧人留下的一段男高音独唱。作为戏剧演员,王耀慶对于出入戏剧舞台再熟悉不过,但在音乐厅里表演并且还有男高音独唱,这对他来说却是个不小的挑战。

说起剧本改编者焦元溥的学习经历,不得不让人想起弃医从乐的柏辽兹,或者攻读完法律转学音乐的亨德尔。焦元溥是国际关系学士,法律与外交硕士,也是音乐学博士。是什么让他有如此大的转变呢?我想更多的还是最纯真的热爱吧。作为活跃在当今古典音乐界的乐评人,焦元溥的学习经历无疑是记者们瞄准的目标之一。在一些访谈中,焦元溥也谈到与音乐的不解之缘。他从小学做音乐广播时开始接触到古典音乐,爱上了勃拉姆斯的《悲剧序曲》,这开启了他探索古典音乐的大门。读完硕士后,本身就爱钻研、爱读书的焦元溥决定去攻读音乐学博士,他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就此改变。

其实对文学名著“下手”的作曲家,在音乐史上数不胜数,诸如拜伦、歌德、莎士比亚等诗人、文学家的著作都被改编过。有些作曲家改编是出于对文学的热爱,也有些是想通过名著让自己的作品名声大噪。如今,焦元溥的改编让我们看到了音乐创作的另一种趋势。通过一个灵魂人物“读剧人”串联起整个剧情发展,在剧本上更加注重原作在人物细节上的刻画,通过不同人物声音的塑造也更加凸显人物性格上的异同。焦元溥改变的是音乐表现方式,也是想带我们去了解一个完整的《培尔·金特》,这个完整不仅仅指剧情完整、音乐完整,同时还包括人物形象的细腻化、人物心理活动的放大等等。

很快,焦元溥就将带着他改编的《培尔·金特》,携手读剧人王耀庆为沪上观众带来一场充满“刺激”的视听奇遇!

猜你喜欢

培尔格里格索尔维
索尔维推出可持续防腐蚀Halar ECTFE水性涂料
索尔维成为Stratasys公司增材制造(AM)材料的战略伙伴
索尔维推出创新解决方案
索尔维常熟PVDF工厂正式投产
格里格·维勒与他的全球互联梦想
寻找伦理存在的自我——《培尔·金特》中的理性意志与伦理选择
探索艺术和生活的多种可能——易卜生《培尔·金特》的多重视角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