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采编过程中音乐元素的运用

2019-08-01王姗姗

记者摇篮 2019年4期
关键词:画面细节音乐

王姗姗

【摘 要】背景音乐是提升新闻专题品质的一个重要元素,音乐与画面配合得当会为报道增色,反之则会干扰报道的节奏和主题氛围。本文从采编实践出发,浅析音乐在新闻专题中的运用,提出带着音乐思维去采访,为采编业务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专题   音乐   细节   画面

新闻短消息要求短平快,有时效性,用语准确精炼,画面干净清晰,一般不添加背景音乐。而新闻专题则不同,由于篇幅较长,叙事性内容较多,而且多以丰富的情感制胜。因此,经常会使用一些背景音乐来渲染气氛,调节情绪,烘托主题。那么,如何运用好音乐元素来为一篇报道增色呢?作为一名新闻专题记者,现从实际业务角度简单谈一谈感受。

笔者所从事的《沈视晚报》栏目创办至今已经15年了。经过多年的摸索、锤炼、实践,现已成为辽沈地区同时段收视率最高、品牌影响力最大的电视新闻专题栏目。栏目为每晚九点零五分播出,时长85分钟,每期节目一般会播出5个片子。在这些片子里,除了纠纷调查类、情感故事类、公安法院现场纪实类之外,《沈视晚报》还负责制作播出有关城市文化、各行各业先进人物以及社会新貌等社教类新闻专题。每年这一类专题报道都会涌现一批精品,得到各级评审部门的肯定。

对于这一类报道,报纸杂志可以凭借优美的文字、有感染力的图片或娓娓道来、或细腻真挚来打动读者,而对于电视来讲,如何让观众手中的遥控器停下来,跟随着报道的节奏或喜悦、或感伤,并留下深刻印象,除了靠内容及逻辑结构取胜之外,画面与音乐的配合绝对是令报道升华、锦上添花的重要因素,这也是电视传播的魅力。当然,用得好是增色,用不好是败笔。

以往《沈视晚报》的记者在编完片子之后,完全由后期编辑酌情添加音乐。曾经有一段时间,背景音乐的运用惯性很强。编辑的音乐库里会自然而然地把音乐归类:欢乐、悲伤、悬疑、危险、搞笑、叙事等,以至于音乐重复率很高,虽然片子的内容不同,但熟悉《沈视晚报》的老观众一打开电视,听到的都是熟悉的背景音乐,这无疑间接降低了受众观看的欲望。

面对这种情况,栏目组鼓励记者大胆探索,多运用音乐元素来为自己的报道增色。随着近年来文化社教类新闻选题的增多以及高标准制作的要求不断提升,在采写这一类报道的时候,记者自身也在思考,如何用好音乐元素为报道服务。

现以笔者近两年采写的几则专题报道来谈一谈体会。在文化类选题中,体、音、美无疑是主要的选题来源,尤其是与音乐艺术类相关的选题不在少数。对于这些行业以及优秀从业者、爱好者的报道,音乐不是辅助而是绕不开的主题。

那么,如何把音乐与人物故事有机地结合好,做到叙事与音乐不分裂,彼此融合,相互促进,这是采写过程中记者始终在思考的问题。例如2018年9月,记者得知在浑南某青年创业基地,一群从沈阳走出去的“南漂”音乐人在捕捉到沈阳大力改善营商环境、鼓励青年人回家创业的信息之后,怀揣着发挥专长、振兴东北音乐的理想回到沈阳,筹建打造全国一流的录音棚,用梧桐树来吸引金凤凰。那么,除了人物成长、发展的主线,音乐就是另一条主线。

但是,如何讓多名音乐人在一则报道中表现得自然得体,又能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专业性,音乐的运用已经不仅仅是一些背景声,而是调节整个报道节奏与感染力的工具。记者在采访时有意设计了几个现场环节。首先,采访的地点具备现场演绎的专业条件,记者安排主人公单独打了一段架子鼓,然后换手鼓自弹自唱一首歌曲,最后又调动整个乐队录制了一段器乐演出。从整个报道角度,这样的段落并不仅仅是单独在行文中放一段,而是把这些演出的小段落分解开来,有的作为表现演奏实力的专业性展示,有的带唱段的利用其歌词来彰显主人公的部分人生轨迹,有的直接进入背景声,烘托人物叙事的情绪。主人公讲述的时候用主人公单独的演奏段落,讲述集体创业的部分则采用团队的演出环节,这样使得一则较长篇幅的专题报道在每个环节都有代表性的音乐,场景切换也比较自然。由于被采访对象演奏水平较高,通篇基本上没有大段采用现有的背景音乐,而是尽量用现场声,这样的编排并不杂乱,反而让观众从视觉上、听觉上感受一致,比较真实,情感表达也是朴素自然。另外,在报道结尾的处理上,运用灯光及摄像技巧把主人公置于黑暗背景的强追光之下,声音仍然采用主人公演唱的歌曲来收尾,词、曲、画面协调一致,把观众的情感带入高潮,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另一则与音乐有关的比较有特色的专题报道来自于一家小咖啡馆。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街边咖啡馆属于小资白领,是年轻人的领地,如果配音乐应该都是慵懒的、轻松的爵士乐等。然而记者一进这个咖啡馆就发现了不同之处,首先这个咖啡馆的老板兼服务员是一名外表粗犷、举止潇洒的60后,经历丰富内心强大,而且是熟悉沈阳、热爱沈阳的老沈阳人,他讲述的沈阳故事是有时代感,有情怀,而且是正能量的。其次这家咖啡馆的环境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只有25个座位,但是不难看出主人是一个喜欢音乐的人,而且在吧台安装了一个话筒架,可以举办迷你型的小演出。看到这样的环境,记者的话题不禁先从音乐开始。这样的方式拓宽了原有的报道思路,也让被采访对象非常的松弛。

在这个过程中,记者得知,咖啡馆老板以自己的经历为题还创作了一首歌曲。于是,整篇报道从主人公的口琴独奏《沈阳啊沈阳》开始,先把观众带入了一个老沈阳人对城市的追忆,然后才开始人物身上的成长故事。在讲述的过程中,记者根据咖啡馆老板原创的歌曲内容,把这首歌适时穿插到行文中,既是作为过渡,也是对情绪及主题的一种渲染。尤其是口琴独奏《爱尔兰画眉》与《沈阳啊沈阳》交替结合运用,为整个报道增添了动人心弦的感染力,凸显了人物性格,激发了观众的共鸣。

如果说刚才这两则报道是利用了音乐题材的先天优势,那么有些采访则是在适时借势,胜在对音乐细节的处理。2018年10月,《沈视晚报》记者在下乡采访的过程中,无意间听说在康平县张强镇有一个杨柳风诗社,诗社中的成员全部是当地农民。进一步了解得知,杨柳风诗社成立近三十年来,滋养了无数喜爱文学的农家子弟,其中有一位成员叫张艳华,她不光在家人的关爱及诗社的乐观精神引领下战胜了病魔,而且发奋自强,笔耕不辍,凭借较高的文学素养走进了沈阳市作家协会,成为了盛京文学网的公益副主编。

在历经磨难之后,重生的张艳华不忘初心,带领自己的家人及更多热爱文学的老乡们走出了农家院,让清新的杨柳风吹向了辽沈大地。在这篇报道中,记者没有把大量篇幅放在因病致贫之后,这个家庭多么悲惨上面,而是注重挖掘在主人公多舛的命运之下,诗歌所焕发的无限正能量和勃勃生机。由此在配乐方面,除了根据主人公命运发展适时编排音乐之外,结尾音乐的处理成为一大亮点。

这个灵感来源于记者采访过程中,张艳华提到感谢丈夫的精心照顾和不离不弃的陪伴,顺口说丈夫唱歌好听,看到她难过的时候就会唱歌鼓励她。于是,在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记者请张艳华的爱人唱一首他们俩都熟悉的歌。这首夫妻二人共同演唱的《渴望》就成了通篇报道的结尾。在后期编辑的时候,记者剪辑了二人演唱的一部分,然后配以毛阿敏的原唱,又选取了夫妻患难与共的几个画面,最后的镜头是两个人漫步夕阳的余晖中,留下长长的一对人影。这样意味深长的画面加上原唱者的深情歌声及字幕——“谨以此片,献给所有自强不息、心怀大爱的生命斗士”,表达出了两个人相濡以沫,在历经风雨之后,携手前行,记录美好的心愿。这个结尾对音乐细节的把控和运用非常有感染力,让主题得以升华,同样是点睛之笔。

又如系列报道《外国人看沈阳》。其中一期是几名外国留学生游览铁西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如果是沈阳人看老工业自然是熟悉的,但是外国留学生与工业博物馆之间是否有火花,这就是报道的看点。在走访的过程中,除了记者与留学生之间边走边看的交流之外,音乐的运用就很讲究了。

这篇报道既没有选用常规的背景音乐,也没有用比较轻松的滑稽音乐,而是选用了《我们走在大路上》《咱们工人有力量》这样的时代感极强的歌曲。老工厂、老歌曲配合90后留学生,不光提升了这种视听觉的反差感,更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共鸣。

近年来的摸索,让《沈视晚报》的采编人员充分地意识到,音乐不光是后期处理的一部分,更可以参与到前期采访的构思当中。作为一名在现场采访的电视记者,不光要有逻辑把控能力、画面拍摄构想,还要有一种音乐思维。这里面不是单向的因果效应,而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以前我们提倡带着画面感去采访,如今我们还可以带着音乐思维去采访,只有多看、多想,才能在现场创造更多的火花,让报道别具一格。

(作者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画面细节音乐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电视画面的剪接艺术分析
基层电视台如何做好专题报道
细节取胜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