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众导向下民生新闻编辑“再创作”探究
2019-08-01毛禹森
毛禹森
【摘 要】民生新闻是我国电视新闻的重要内容,它以百姓生活和工作中的事件为切入点,以此来反映民生、民情、民意。民生新闻的宗旨和主题,决定了民生新闻必须尊重受众需求,做好民生新闻编辑的“再创作”工作,才能够真正从受众的角度进行新闻的传播,才能促进新闻节目社会价值的实现。为此,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受众导向下民生新闻编辑“再创作”的必要性及途径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希望能够为电视节目编辑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 受众导向 再创作 必要性 路径
就当前的电视新闻传播而言,民生电视新闻遍地开花,为电视台的收视率提升以及经营效益提升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收获了良好的社会口碑,为电视台的未来发展积蓄了雄厚的力量。然而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出现和发展,传播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电视受众被不断分流,怎样提升电视新闻的编辑水平,吸引更多的受众关注,已经成为摆在电视民生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认为,要想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可看性和耐看性,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必须尊重受众的多元化需求,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不断提升新闻编辑技能,做好“再创作”工作,才能实现新闻素材的“脱胎换骨”,才能获得受众的肯定和支持。
一、尊重受众导向,进行民生新闻编辑“再创作”的必要性研究
1.是当前新闻市场激烈竞争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必然选择。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爆炸的时代,在快速崛起的新媒体的包围下,传统电视媒体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节目的收视率也在急速下降。为了应对当前的严峻形势,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必须重视自身的工作质量,对新闻素材进行反复的推敲,在原有稿件内容上实现创新化、特色化的“再创作”,只有这样,才能体现自身内容的独特性,才能使新闻内容得以更好地呈现。
2.是提升电视民生新闻质量的必然选择。随着文化“快消”时代的到来,为了保证新闻时效性,一些电视新闻媒体往往不对新闻内容进行验证就快速发布,新闻中逻辑混乱、失真等问题屡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电视新闻在群众心中的权威形象。此外,电视民生新闻拖沓、新闻信息量少、新闻内容枯燥等也是目前电视新闻行业内常见的、亟待解决的难题,而要想切实提高电视民生新闻质量,我们就必须从编辑创作方面入手,以高度整合化、丰富化、多样化的内容信息博得受众的关注。
3.是满足受众需求,体现新闻价值的必然选择。民生新闻以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件为切入点,旨在传播正能量的社会信息,为老百姓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受众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根据文化层次、年龄层次的不同,区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尊重需求等,因此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必须进行准确的定位,才能实现民生新闻价值。为此,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应对新闻素材进行有效的加工和创作,从节目定位和特色出发,找准编辑方向,以此来最大化地满足受众的视听需求。
二、受众导向下民生新闻编辑“再创作”的路径探究
1.对新闻素材进行有效的整合,尽量实现新闻内容含量的提升。与网络媒体相比,电视新闻媒体的“篇幅”相对较为固定,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播更多的信息内容,实现电视新闻价值的提升,电视新闻编辑人员在进行“再创作”的工作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新闻素材进行有效的筛选和整合,并根据本地特色,做好内容的策划和编排,争取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高效率地透彻展示事件全貌,从而以更加精炼且详实的信息,帮助受众更好地了解事情真相,并从中获得有用信息。此外,为了有效提升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含量,新闻编辑人员还可以根据内容的重要性,合理选择标题播出、滚动播出或者提升主持人播报语速等形式,从而在丰富观众视听体验的同时,使新闻资源配置的效能达到最优化。
2.突出电视民生新闻内容的层次性和延续性,注意把好标题关。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民生新闻大多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在这一桩桩、一件件小事的背后往往与政策法规、思想观念、行业发展形势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做好民生新闻内容的有效递进与延续,既是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再创作”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节目可看性和受众黏度的有效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民生新闻编辑应该按照“深浅结合、新旧结合”的原则,对新闻内容进行细致划分,并根据受众需求和节目特色,挑选出那些有深入報道价值的事件,并通过有效的编排,实现对事件内容的有效整合、回顾、展示、分析与预测,从而提升新闻深度,满足受众对信息量的需求。民生新闻编辑要特别注意做好标题的拟定工作,在确保标题能够清晰表明新闻主题的前提下,电视新闻编辑应充分调动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更有新意、更有诚意、更有深意的标题,有效引导受众收看,并满足受众对新闻标题的“第一依赖”。
3.重视后期编辑,掌握文字、图片等新闻元素编辑的最新方法。民生节目的后期编辑,既要求电视新闻编辑对独立的新闻内容进行合理的排序,也要求其对原始新闻素材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为了提高民生新闻节目质量,电视新闻编辑一定要坚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地更新自己的工作方法,从而以优秀的“再创作”实现民生电视节目质量的提升。首先,电视新闻编辑要对节目的结构进行合理划分,可以按照相似组合的原则,对内容相关的新闻进行组合播出,这样既可以提升新闻的冲击力,也可以有效节约播出时间;其次,电视新闻编辑要对新闻中的文字、图片、音乐等元素进行合理的编排,在保证相关元素真实、准确、客观的基础上,按照视觉中心原则,编辑可以将那些关联重要信息的图片或者文字放在屏幕的左上方,并做好图片呈现方式的科学选择,以此增加刺激强度,提升受众的观看体验。
三、结语
除了以上提到的“再创作”手段之外,电视民生新闻编辑还应不断学习新媒体的传播思维和传播理念,更加重视传受互动,探索与受众沟通、交流、互动的有效方式,以此提升受众参与节目的积极性,有效传递社会公众的态度理念,为受众提供更多喜闻乐见的精品新闻。
(作者单位:朝阳广播电视台)
【参考文献】
[1]小龙.探讨电视民生新闻文字编辑的工作[J].大科技,2018,(11):252;
[2]崔璐.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编辑技巧探讨[J].记者摇篮,2018,(002):25-26;
[3]李春华.试论电视台民生新闻的“接地气”编辑手法[J].传播力研究,2018,000 (012):P.124-124;
[4]张麒.民生新闻画面拍摄与编辑的新思路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0):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