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研究

2019-08-01张玉双

职业·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技工院校德育工作

张玉双

摘 要: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德育工作已经成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以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技工院校,应站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探究如何开展德育工作,并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本文对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从树立“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建立现代化的德育师资团队、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堂、健全德育课程评价体系四个方面进行了剖析,旨在为职业院校開展德育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技工院校 德育工作 思想政治元素

改革开放以来,技工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力和智力支撑。2004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针对职业教育学生现状出台了《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上述文件的实施,为规范职业院校学生德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纲领。随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技工院校学生德育工作整体比较薄弱,如教授德育课程的师资队伍不足、德育课程体系不健全、德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枯燥和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反映在学生群体上突出表现为集体意识较差、冷漠、抗挫折能力差、不遵守社会公德、缺乏诚信、对法律法规和制度缺乏敬畏感等。如何提升技工院校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技工教育者思考的问题。

一、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现状

德育工作是技工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德育工作需要不断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工作中,实现“五育并举”。我国家历来重视德育工作建设,各级各类学校在开展育人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纵观当前技工教育发展,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

(1)学校对德育课程不重视。技工院校的突出特色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随着市场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潮不断涌现,技工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教学走向多元化育人。但部分技工院校的办学思想还停留在技术育人的层面,把“学技术能就业”作为技工教育的目的,忽视了现代教育背景下对人全面发展的要求。学校层面对德育课程的不重视,进而会引起教师群体的不重视,造成德育课程缺失,德育工作流于形式。

(2)德育教师队伍不健全。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培养学生从“学会生存”向“学会关心”转变。受传统思想影响,多数技工院校教师对专业课程、一体化课程情有独钟,认为这是个人发展的基础,对诸如德育类课程嗤之以鼻,认为是多此一举,在授课过程中单方面鼓励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忽视了德育课程的重要性。有的学校德育课程成了班主任的班会课,用来处理班级事务性工作。部分教师虽然意识到德育课程的重要性,但缺乏教学团队和学校制度支持,大多流于形式。

(3)德育教材内容滞后。纵观市场现有的德育教材,大多内容陈旧、生涩难懂,理论性较强,与技工院校学生的年龄阶段不匹配,导致学生对德育课程热情不高,效果不大。突出表现在内容比较陈旧,多数德育教材内容还是围绕“早恋问题、感恩、心理健康”等缺乏新意的主题,这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再者,教材内容理论化程度较高,阅读起来晦涩,导致学生对德育课程兴趣不高。

(4)缺乏科学合理的德育评价体系。大多数技工院校将德育课程看作是选修课或考查课,课时比重较少,甚至演变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由于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有的学校甚至不考核德育,教师上课主观性较强,逐渐导致德育课演变成了休闲课、聊天课,导致德育教学缺乏深度。

二、技工院校德育工作措施

1.树立“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

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是现阶段教育发展的历史使命。蔡元培指出,教育要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世界观教育为终极目的,以美育为桥梁。在技工院校教育中,德育工作和智育工作同等重要,只有实现了人的健康成长,才能发挥其社会贡献力,才能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开展工作。因此,技工院校要树立“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加强德育工作建设,将育人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

现阶段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国范围内都在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和世界青年技能日宣传活动,极大地扩展了职业教育特别是技工教育的影响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技工院校可以在常规德育工作的基础上,提升第二课堂对学生的影响力。如深入开展“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优秀毕业生分享”等活动,宣传和展示身边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质劳动者的事迹和形象,培育和传承好工匠精神,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2.建立现代化的德育师资团队

新时代下,要求每个教育工作者都要紧跟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潮,及时更新育人观念,探索育人的新规律和新方法,拓宽育人工作途径,丰富育人资源。学校要根据德育工作实际,打造一批专业理论层次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德育师资团队,围绕道德德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为主线,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管理教育紧密结合,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过程中,首先要加强自身学习,提升个人对德育工作的认知程度,然后才能将德育工作融入常规教学工作中;其次,教师要将师德放在首位,通过身体力行、言谈举止来影响身边的同事和学生;再者,教师要不断改革创新,及时挖掘所授课程、所从事工作的切入点,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日常工作之中,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的践行者和实施者。

3.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课堂

德是做人之本,德育是教育之魂。技工院校的根本任务是育人,这就要求每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有时代担当,对历史负责。这种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有助于深刻认识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并把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德育课程作为发挥思想政治元素的主要阵地和主渠道,其课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德育教师要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课堂教学,其他教师也要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将单纯有德育课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变为覆盖所有专业的“大思想政治、大德育”,将“课程思想政治育人”转变成“全程思想政治育人”。

在充分梳理技工院校各专业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思想政治元素”,将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将实践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将通识课程教育与第二课堂教育相结合。通过在专业学科体系中寻找德育知识体系的切合点,形成所有课程都有德育元素,所有教师都重视德育育人,所有学生都努力践行德育先行的良好氛围。

4.健全德育课程评价体系

通过构建符合技工院校学生学习特点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助于增强技工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德育工作的发展是一个由内向外、由表及里的过程,德育工作是诸多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以知行合一为抓手,构建德育课程学业水平考核评价体系,达到以评价促进教学、以评价促进学习、以评价促进德育提升,引领德育课程规范实施,以达到德育课堂实效育人的目的。目前的有效做法如下。

(1)正确引导技工院校学生开展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德育课程的价值。如定期开展“志愿者活动”“爱心捐助活动”“红色教育活动”等,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爱国、爱家、爱他人的思想。

(2)利用校园网络平台或其他APP开展德育工作,通过观看视频、答题、竞赛等活动,以积分的形式量化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活动参与中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

(3)开展班级德育讲堂,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分享个人在德育过程中的收获和心得,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团体学习,将校园学习与德育学习融为一体。

(4)建立个人德育档案。及时记录学生参与德育活动情况,并以此来量化学成操行成绩,将德育成绩融入学生学业成绩,并把德育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重要指标。

三、小结

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还需要具备强大的精神力量。德育是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作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己任的各级各类学校,都有责任将德育工作与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育人全过程,将“课程思想政治”与“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等主题教育相结合,扎实推进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各种思想政治元素有机地融入职业教育课堂和各类活动中,让技工院校学生在熟练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又能树立良好的德育素质,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实现知行合一,让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宋宜娟.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2.

[2]谢琴.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J].職业, 2010(29).

[3]高雅雯.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研究——以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4]秦娟.职业院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7(35).

[5]李梦卿,张君第.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9(26).

[6]胡卫芳.构建知行合一的德育课程学业评价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学业考试方案的研制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36).

[7]应金萍.浅析网络时代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J].职业技术教育,2001(22).

[8]王啸,鲁洁.德育理论:走向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整合[J].中国教育学刊,1999(3).

(作者单位:莱芜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技工院校德育工作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基于朋辈教学法的技工院校专业基础课教学探析
技工院校英语思维创新型阅读教学的探讨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