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技术在中职电磁教学中的应用

2019-08-01陈美苑李成交

职业·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应用

陈美苑?李成交

摘 要:电磁学知识是电子电工专业基础,这门课程在中职学校机械、汽修、电子等专业中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中职学生而言,电与磁的概念很抽象,难以理解,而由于各种原因,中职教师电磁教学容易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有着不可避免的主观片面性和局限性,不利于中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笔者通过运用职教高地平台、微课、视频等教学手段,对中职学生进行电磁教学,提出一些解决方案,旨在探索信息化技术在中职电磁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 中职电磁教学 应用

随着社会发展,信息化技術时代已经全面来临,“互联网+”深入人心。在教学领域,信息化技术是指依托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学生对知识信息加工的过程,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调动尽可能多的教学媒体、信息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电磁学知识是电工课程的基础,对中职机械、汽修、电子等专业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中职学生而言,电与磁现象属于抽象概念,绝大部分学生都难以对它形成形象思维去理解。由于各种原因,中职教师容易把电磁教学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有着不可避免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不利于中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笔者通过运用职教高地平台、微课、视频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形成形象思维,更深入地理解电磁现象及电与磁的关系。在这种模式下,信息化技术也由狭义上的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在这种模式下,信息化技术也由狭义上的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工具。

一、中职物理电磁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偏重理论讲解

电磁学是电类专业课程的重要内容,但因它看不见、摸不着,对中职学生来说,相当抽象,一直以来都让学生感到难以学好。中职教学重视学生动手操作,鼓励“做中教、做中学”,但在这个内容模块上,不容易找到实操的载体,所以一般教师就以理论讲解为主,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与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相悖,自然效果打折扣了。笔者曾经调查过笔者所在学校电子171班学生:初中物理最不喜欢哪个模块,73.4%的学生提到最不喜欢电磁学,主要原因是教师对这块知识主要都是讲理论,所以一直都没学懂。因此学生对这块知识的学习本身就存在一种“不自信”,如果到了中职学校,教师依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很难收到教学效果。

2.缺乏必要的实践

在电磁教学环节中,学生没有太多的实践机会,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般都是教师操作实验验证这个现象,学生几乎没有参与自主学习与探讨,只是接受了这个事实。在这样缺乏实践的课堂中,学生很难有效理解教师操作的实验过程,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课堂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必然动手能力差,如果持续下去,必将影响学生的就业能力。

3.未形成系统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信息化资源主要包括媒体素材(又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和动画)、试题库、试卷、课件与网络课件、案例、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网络课程等。教师也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资源,但教学实践中也只能零星地应用,未形成系统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学生只能上课看看或用一下,课后缺乏巩固。此外不论教师提供多少资源给学生看、练,终归数量有限,而互联网上形形色色的资源可以说是无限的。如果给学生一点时间,空间,让他们学会在互联网上搜索电磁知识,他们获得的东西会远超教师的想象。

二、提高信息化技术在中职电磁教学中的有效途径探索

1.提供互联网教学平台,完善系统化交互学习

要实现信息化教学,必须有一个互联网教学平台。笔者使用“职教高地”“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助手等网络平台,组建云班级,提前将制作好的视频、微课、任务书、拓展作业等资源包发布到平台,让学生通过手机登移动设备在课前、课中、课后查阅这些学习资料,完成作业练习、查询自己的考试成绩、反馈意见等。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轻松管理班级学生,发送通知、分享资源、批改作业、组织讨论、答疑、开展教学互动。为良好的班级管理、高效的学习效率提供保障。

2.借助优质微课,形成形象思维

学生之所以觉得电磁学知识难以理解,主要是因为电场、磁场、电荷运动等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而大部分中职学生的表象系统都是以视觉型为主,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笔者在中职电磁学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对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根据学生特点,制作了大量生动形象的微课、视频,并提供了反馈窗口。充分展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合作过程中加强自主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学习磁场概念时,笔者用Flash软件展示了动态磁感应线,生动地描述了磁感应线的画法、方向的规定及疏密程度的意义;在学习谐振现象时,用组态王软件制作了频率的共振现象等微课,形象地展示了谐振的根本原因;在学习电磁感应时,笔者引导学生观看3D效果的电磁感应现象视频;在布置课后拓展时,笔者提出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并拍摄实操视频,适当启发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尊重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制作的微课,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和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教学资源,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完微课,可以在反馈区提问、信群里讨论,广受学生欢迎的微课、视频,有效帮助了学生形成形象思维、提高了空间想象力。

3.进行仿真操作,实现“做中学”

为了能在理论性强的课堂使学生也有动手的机会,笔者所在专业购买了一套电学仿真软件。利用其丰富的元器件、强大的仿真能力、丰富的测试仪器、完备的分析手段,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在电磁学教学环节,学生可以利用仿真软件连接电路、组装发电机、电动机、变压器等,最后当学生手摇发电机,看到仿真软件里的灯被点亮时,他们从心底里发出了欢快的笑声,这种实实在在的成就感,促使他们热爱学习。这才是“做中学”应有的效果。通过虚拟仪器技术,可以完成从理论原理图捕获与仿真再到原型设计和测试等完整的综合设计流程。

4.活用游戏,活跃课堂

实践证明,只有学生思维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下,才能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要让学生思维活跃,游戏是绝对高效的手段。游戏,一种短兵相接的形式,因具有悬念和成就感,容易吸引人集中注意力投入其中。笔者使用希沃白板软件设置大量小游戏,在学习“变压器”前,通过概念连线、思维导图等互动游戏,对上节课所学习的电磁感应内容进行复习,既能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迅速地把学生注意力引入课堂,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针对理论性较强的电学计算公式知识点采取问答竞赛,或对知识点的总结以填空形式现场比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表扬,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逐渐地对电磁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基于信息化手段的游戏教学在中职电磁教学中的应用,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激发,从而全身心投入教学中。

5.注重过程评价,优化教学评定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提过“教育性教学”的原则,提出了任何教学过程都必须具备教育的作用。在一个教学活动中,教学评定是最能实现教育作用的环节。传统的教学方法普遍以纸质测验的形式来进行教学评定,单纯的一个测验成绩,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在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中职电磁教学时,本着“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的原则,注重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及时通过具体的评定进行表扬。比如在微信群里及时上传各小组的计划、小制作,用一段文字的形式评价它好在哪里,在课堂上用希沃软件助手实时播放各组学生的精神状态,实时比较,表扬团队意识强、精神状态好的小组。教学评定是服务于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目标的,合理应用信息化手段,注重过程评价,做到因学而评,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教学过程中智慧提升的乐趣。

三、信息化技术在中职电磁教学中应用的成效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学生对电与磁知识的学习兴趣有了大幅提高。笔者对所任课的电子171班(采用信息化技术教学)和电子151班(采用常规教学)同阶段数据进行对比,

可以看出,学生对电与磁知识的掌握情况整体有所提高,成绩明显进步。

总之,中职学校电磁学教学应结合时代气息及学生特点,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最终提高就業能力。

参考文献:

[1]韩泓单.信息技术在中职物理电磁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5).

[2]王爽.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物理电磁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应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3]薛晓琴,程志翔.中职物理电磁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实践与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3).

[4]姜进红.解析信息技术在中职物理电磁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3(1).

[5]赵宇昕.信息技术在中职物理电磁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与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郑敬诒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信息化技术应用
高职语文教学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
珠海市物流现状问题与发展分析
企业财务管理受会计信息化的影响和对策
浅析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中学田径训练模式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