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控制及对产妇出血率的影响研究

2019-07-31王璐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12期

王璐

[摘要] 目的 研究助產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于控制产房质量、降低产妇出血率的临床影响。方法 该次所选研究对象均为该院产科接收并分娩的待产妇,共84例;根据不同管理模式划分为对照组(共42例,实施常规产科管理模式)、研究组(共42例,实施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产程、产后2 h出血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分娩结局、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对助产士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产房质量、降低产妇出血率,可推广。

[关键词] 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产房质量;产妇出血率

分娩是复杂且特殊的生理过程,而产妇的心理、产道、产力、精神因素等均会影响到产妇分娩的质量和结局。助产士是现代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的医疗服务群体,指的是为孕产妇提供助产服务的医疗服务群体,与护士、医师等均不相同[1]。助产士分层管理是产科新兴的管理模式,此模式具有高效性、科学性、层次性等特征,将其运用到产科的护理管理中,能够大大提升助产的效果,保证产妇及围产儿的安全。该文主要对比研究该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开展常规产科管理模式与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控制产房质量、降低产妇出血率的临床影响,并将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次所选研究对象均为该院产科接收并分娩的待产妇,共84例,根据不同管理模式划分为对照、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待产妇年龄在23~39岁之间,平均(29.41±1.24)岁;初产妇26例、经产妇16例;本组实施常规产科管理模式。研究组待产妇年龄在24~40岁之间,平均(29.97±1.67)岁;初产妇27例、经产妇15例;该组实施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两组年龄、孕周、产次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管理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实施常规产科管理模式,包括:产前准备、助产知识指导、围产期健康教育、产后护理等等。

1.2.2 研究组  该组施予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强化对助产士的培训力度:助产士入职后,医院应进一步强化对其的系统培训,并对其进行考核,确保助产士理论知识、技能考核均达标。助产士入职后,应强化对科室病房的管理,包括:布局、环境、仪器摆放等;同时,助产士还应深入学习医院及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并详细了解相关文书的书写方式。

(2)构建助产管理小组:为进一步促进助产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医院和科室应将助产士划分呈若干个小组,并从小组中选出一名责任心较强且助产经验较丰富的助产士作为小组组长,并严格遵循“护士长—助产管理小组组长—责任助产士”三个层级的分级管理原则实施助产士分层管理。

(3)严格实施助产士分层管理授权:①N1级主要是处于培训阶段的助产士,此层级的助产士还需带教老师从旁指导和协助,方能够完成助产服务;②N2级主要是初、中级助产士,能够独立完成大部分产妇会阴侧切、缝合,并对产妇机体状态、生命体征等进行综合评估;③N3级主要是助产组长,多是从事了至少10年以上助产工作的助产士,能够对本组成员进行统筹安排,并对助产工作进行科学分工;同时,还能够参与到产妇突发事件的抢救工作中。

(4)构建行之有效的培训和考核机制:层级管理负责人应充分结合产科的特征对不同层级助产士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专业技能培训方案,并设置合理的质量考核机制,以提升助产士服务、管理的质量等,最大限度降低护患之间的纠纷。

(5)实施助产士分层管理:①提升助产士沟通的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有效消除孕产妇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进而改善分娩结局;因此,科室应进一步提升助产士沟通的技巧,增强其心理素质,以实现产房管理的最优化,保证孕产妇的早日康复。②进一步明确助产士的职责:对于业务素养较低的助产士,科室应强化对其的培训以及技能训练,并进行批评再教育,以增强助产士责任意识。

1.3  评定指标

①记录两组产房质量,包括:总产程、产后2 h出血量以及不良分娩结局(产后出血、宫颈裂伤、会阴侧切、新生儿窒息等);②记录两组不良管理事件发生情况(包括:护理缺陷、意外危险、输液不良等);③采用该院自行设计和拟定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两组产妇对助产士的护理满意程度,总分为100分,≥90分为非常满意、分数在80~89分之间为满意、分数在70~79分为一般、<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非常满意+满意+一般。

1.4  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使用SPSS 19.9统计学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时,以(x±s)表述,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时,以百分比(%)表述。分别行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总产程、产后2 h出血量

研究组总产程时间(7.11±1.62)h、产后2 h出血量(159.46±15.37)mL,对照组总产程时间(10.95±1.76)h、产后2h出血量(209.65±17.38)mL,研究组总产程、产后2 h出血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03 5、14.019 3,P=0.000 0、0.000 0,P<0.05)。

2.2  对比两组不良分娩结局

研究组发生产后出血2例(4.76%)、会阴侧切3例(7.14%)、宫颈裂伤3例(7.14%)、新生儿窒息2例(4.76%),对照组分别为9例(21.43%)、11例(26.19%)、13例(30.95%)、10例(23.81%);研究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5 8、5.485 7、7.720 6、6.222 2,P=0.023 5、0.019 1、0.005 4、0.012 6,P<0.05)。

2.3  對比两组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发生护理缺陷1例、意外危险2例、输液不良1例,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为9.52%;对照组分别为3例、3例、3例,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为21.43%;研究组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6 8、P=0.046 1,P<0.05)。

2.4  对比两组满意度

研究组对助产士非常满意19例、满意11例、一般9例、不满意3例,总满意度为92.86%;对照组分别为11例、12例、10例、9例,总满意度为78.57%;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 4、P=0.034 7,P<0.05)。

3  讨论

助产士是在正规的助产学校学习或具备同等能力,能独立接生和护理产妇的护士,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医疗服务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产妇对分娩的服务要求也进一步提高;而助产士因其能够全程陪护并提供产程指导而受到产妇的青睐,并为产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就目前的助产士管理工作来说,其管理体系多流于表面,甚至还潜在不同程度的管理风险,严重影响到产房的管理质量。

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能够进一步落实管理机制和目标责任制,并为围产期产房护理工作制定出更为便利、更为科学化的政策和方针,以进一步提升助产士工作的热情,并树立其安全管理的理念,最大限度提升助产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保证产科服务的质量。该次研究中,开展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的研究组,其管理后的总产程、产后2 h出血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分娩结局、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对助产士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高春媛等[5]研究中“观察组孕妇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产后出血率和会阴侧切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这一结果基本接近;证实,产科中开展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能够最大限度提升助产士护理服务的质量,进而提升产房质量,提升产妇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控制产房质量、降低产妇出血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吴穷.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控制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9):254,256.

[2]  李晓玲.产房管理中助产士绩效考核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5):3-4.

[3]  潘意明,杜巧霞,何小玲,等.产前产房一体化护理管理措施在产科分娩室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统计,2018,25(2):153-155.

[4]  朱美芬.助产士分层授权管理对会阴侧切率与产房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0):71-73.

[5]  高春媛,彭久君.助产士分层管理模式对产房质量控制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23):124-125,127.

(收稿日期:2019-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