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宗族文化景观修复与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2019-07-31肖与轩陈祖展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9年5期

肖与轩 陈祖展

摘要:宗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乡土社会发展与稳定的根本保障。宗族文化景观是以祠堂为核心的文化场所与空间聚落,在中国乡村近现代变革时期,因其被视为封建迷信、保守封闭的象征且阻碍乡村现代化发展而一度退出历史舞台。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逐渐复苏,宗族文化景观呈盲目复兴的趋势,为防止封建迷信等糟粕文化卷土重来,弘扬现代乡村文明,有必要对宗族文化景观进行修复与优化,使之符合现代乡村文化建设需要。本文以衡南县杨柳村胡氏宗祠为研究对象,本着“去伪存真”的传统文化复兴理念,运用“有机更新”生态修复技术,通过功能转换与空间重构,植入符合现代乡村文化功能的空间形态与审美理念,构建集田園风光、乡土文化、旅游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乡村景观模式,希望对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凝聚乡村人脉、传承乡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具有范式推广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宗族文化景观  修复与优化  更新策略

宗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封建社会里,它以父系血统网络为基础,为了同宗家族的生产、生活、生存和发展,以封建国家的法律制度为前提,结合自然、地理、人文、习惯,形成了严格的族规、家法、风俗、习惯,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教育、交往等行为规范, 宗族文化是乡土文化的重要内容。乡土文化每一分钟都在消亡,每天都有一个古村落在进行“现代化”改造,古村落文化景观正遭受严重破败并无人修复的消亡命运。当今的新农村建设,因盲目模仿城市住宅而失去其乡村特色与魅力,陷入“千村一貌”或“风貌杂陈”的尴尬境地。如何把乡土文化特色与乡村经济发展完美结合,实现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本文旨在以宗族文化景观为依托,重点对祠堂进行建筑修复与空间优化,适度整治周边景观环境,保持原生态的田园风光,采用“修旧如旧”的建筑修复策略,优化并拓展内部空间。将旧建筑改造成集宗祠文化、农耕文化展示、手工作坊与创意、村民活动中心等于一体的乡土文化展示综合体,实现文化传承、凝聚人气、满足“乡愁”记忆、促进经济转型,构建乡村发展新模式。

一、杨柳村胡氏宗祠文化景观现状与问题

胡氏宗祠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云集镇杨柳村,村中留有胡氏祠堂、祖屋等湘南民居建筑,但规模不大,损毁严重。该村落选址考究,依山傍水,风水格局较完整,属“非典型传统村落”。该村因濒临耒水,地势平坦,曾多次遭洪涝侵害,原住民于先后搬迁至高坡地带,现村落原址逐渐荒废。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耒水因修建水电站,洪涝灾害得到控制,且村落生态环境优美,景观格局完好(图1),村民有回迁之式,具有修复可能与基础。传统民居建造,均讲究风水,“背山面水”是风水的基本要求,衡南传统民居大都遵循这一约定俗成的基本格局,胡氏宗祠建筑也不例外。

胡氏宗祠是清朝官绅返乡修建,前面一进建于同治三年(1864),1867年(同治六年)建后面一进,距今有150余年历史。1949年原主人(胡思卫)的后人(胡成球)出生,此后生活在这里近二十年。1968年因发洪水而后搬走,而在此之前老宅也是屡遭洪水,至此,舍邻先后搬走。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某刘姓私自破坏了很多细节,其中堂屋正面的八仙过海图雕花匾以及四周的蟠龙柱,还有大门上“盐聚堂”的牌匾俱毁于此时。土改后户主就搬走了,老宅分给了村里的贫下中农。2008年的洪水淹没了整个一楼,至今无人居住(图2-a)。胡氏宗祠讲究对称均衡,空间方正、规则,有轴线和明显的方向性,古建外部从平面上看结构分为三部分,“一明两暗”的建筑布局(图2-b),正中为正门和堂屋,左右东西两侧设厢房和天井,供家人休憩娱乐。大堂分前后两进,第一进主要用于活动、娱乐等,第二进堂屋设有祭奉祖先的供社,堂屋左右设有天井,东西两侧设厢房。该建筑为砖木结构,但大堂内部的结构以木结构为主(图2-c),木结构的柱、梁等主要结构都是露明的,杉木为柱,下为圆和八角形结合(鼓形)的石柱础,柱头无装饰。外部处理上,外饰面有漏窗做装饰(图2-d),起到美观、通风、除湿的作用。将封火山墙作成马头墙,高出屋面,房顶覆青砖,和徽派处理形式类似,形成多变的形体。

二、胡氏宗祠文化景观修复的意义

宗族文化景观是宗族居住与生活的空间聚落,是聚族而居的重要标志,也是宗亲和谐共处的象征。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到城市里寻找机遇、渴望出人头地,然后衣锦还乡的农村青年不在少数。结果却导致了农村“空心化”严重,在走访调查中笔者了解到,留在杨柳村的大多数为老年人与幼儿,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导致空巢现象严重,邻里矛盾不断,基层管理缺失,使得村落整体景象衰败,这一现象也正是其他乡村普遍存在的问题。

1.凝聚乡村人脉,和谐邻里关系

宗族文化景观是宗族居住与生活的空间聚落,是聚族而居的重要标志,也是宗亲和谐共处的象征。宗族文化活动,既满足了族众对文化娱乐的精神需求,又使族众受到了传统礼俗的熏陶,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宗族的内聚力。当前我国乡村聚落散乱,空巢现象严重,邻里矛盾不断,基层管理缺失,导致村落整体景象衰败,通过修复宗族文化景有利于凝聚乡村人脉与和谐邻里关系。可以说,每一座祠堂的背后,都凝聚着世世代代许多人的情感。这种情感天长日久,延伸成为一种文化,一种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我们现在提倡的良好家风,实则就是祠堂文化的流转、家族文化的延伸。

2.优化景观功能,促进乡村文明建设

宗族文化以封建国家的法律制度为前提,结合自然、地理、人文、习惯,形成了严格的族规、家法、风俗、习惯,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教育、交往等行为规范,但这种规范严格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追求,不符合时代发展主流,制约了乡村现代化建设。因此,需要对宗族文化景观去糟粕、留精华,对其功能进行优化与拓展(增设村民活动中心、村民文化广场、农耕文化展示、传统手工艺创意、民宿等),使之符合现代乡村文明建设规范。

3.弘扬乡土文化,实现产业转型,促进经济发展

宗族文化景观作为村落中最具有特色的景观形态,无论是建筑形制还是外观装饰都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同时,宗族文化景观也是农耕文化与民俗文化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利用宗族文化景观特色与相关民俗文化展示,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产业融合(农业+文化+旅游)模式,实现产业转型,促进乡村发展经济。

三、胡氏宗祠文化景观的修复策略

基于“有机更新”生态修复理念,遵循原态恢复与“少干预、轻介入”的基本原则,接受政府监管,充分吸纳村民参与,采用乡土建造技术与传统工艺,参考古建修缮技术,适度加入现代材料与施工技术,确保安全、美观与经济。在审美方面追求“修旧如旧,新旧协调”视觉效果。在修复改造中充分利用老物料(青砖、青石板、老瓦、旧木、三合土等),力求维护建筑主体原态风貌与乡土景观审美内涵。

1.建筑外观与形制修复

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资源,而以古村落为核心的乡村文化生态旅游就应以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为依托。杨柳村的胡氏宗祠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充分展示了胡氏家族的地位与文化底蕴。材质上:建筑主体为青砖,外墙抹青灰用以保护墙体,且有一定的现代视觉美感。原两侧厢房改造为展示区与村民活动中心等新的空间功能,外墙抹白灰与青砖肌理相结合,对原外墙窗户进行改造创新使之附有现代感,弥补了原窗户采光的不足,地面是以石材与砖进行铺装,营造具有现代感的地域建筑风格。堂屋一进、二进(图3)空间保留原祭祀功能,使用青砖、小青瓦、老木材进行界面装饰,营造传统、沉稳、厚重、严肃的空间氛围。本文选择具有湘南民居特点的宗祠建筑群,本着“修旧如旧”的民居修复原则,将胡氏宗祠改造成“祠堂+展示”的新型乡土文化展示空间。并适度整治周边环境,力求打造一个集传统乡土文化展示与田园风光与一体的新型村居模式,探讨“非典型传统村落”的发展与设计范式。

2.内部空间整治与优化

通过优化、改造胡氏宗祠内部空间功能,实现功能转换与空间重构。功能上以祭祀和民俗文化活动为主,拓展出村民活动中心、宗祠文化展示(图4-a)、农耕文化展示(图4-b)、传统手工艺创意中心(图4-c)、村务管理中心与民宿新功能等,使之适用现代乡村文明建设需要,由单一的农耕生活换为多功能(生活休闲、民俗展示、文化娱乐、旅游交流、就业管理等)综合需求。同时对胡氏宗祠外部环境植入新的景观功能(村民广场、农耕主题雕塑与装置、农耕体验园、花海与果园等),营造新型田园风光,丰富人居环境空间形态,展现乡村美丽与魅力,实现文化传承、凝聚人气、满足“乡愁”记忆、促进经济转型,构建乡村发展新模式。

3.外部环境景观的优化与拓展

杨柳村是一个有一定历史积淀的传统村落,其田园式生态环境、宗族文化习俗、建筑传统风貌应得到良好的保护。依据杨柳村的空间聚落特点,本案将村落景观规划为田园风光区、宗族文化区、旅游拓展区(耒河沿江风光);按表现形式分为自然属性空间及文化属性空间。在尊重乡村原貌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与拓展,适当取舍。具体对周边的农田、风水塘、风水树自成优美的田园风光进行保留,在此基础上对周边田园景观优化设计,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同发展,增加其经济带动性。室外人群的主要聚集点有油菜花田、祈福树、果木林、农耕文化与滨水风光带等。在设计范围内的各个节点都能欣赏自然的田园风光和品味田园风光带来的怡然自得。本案将完善绿化休闲景观设施,设计合理的入口小广场,村里的小食街、农家乐与村内古民居相呼应,风格统一,修建集休闲、娱乐、观光、体验为一体的“耕读兴家农家乐”,同时对村中的道路系统及节点空间进行修复和绿化景观营造。

四、总结与展望

衡南县杨柳村不同于典型的传统村落,它规模不大,建筑破旧,但生态环境优美,聚落空间相对完整。杨柳村建筑格局没有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其具有典型的湘南民居特征,是极具地域特色的乡土建构和历史场所,同时也反映了这一类型乡土村落的类型和特点。

杨柳村因历史变迁的原因面临即将湮灭于岁月的困境,很是可惜。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以地域性与时代性并重的双视角来审视与反思,不同理念体系下形制的邂逅必然产生摩擦与影响。运用“有机更新”修复策略,通过功能转换与空间重构,植入符合现代乡村文化功能的空间形态与审美理念,构建集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乡村景观模式,对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凝聚乡村人脉、传承乡土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具有范式推广与实践意义。

基金项目: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496);湖南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SJG30)

参考文献:

[1]冯书纯.关中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研究[D].长安大学,2015(06).

[2]赵鹤龄.古村落特色文化景观营建研究——以甪里古村廉政文化景观营建为例[D].苏州科技学院,2014(04).

[3]杨嬛,左婷.中国乡村治理中宗族功能的变迁[N].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04).

[4]程应峰.读懂了祠堂就读懂了宗族文化的真谛[J].清风,2018(02).

[5]周多礼.宗族文化的复兴和对策研究[J].理论建设,2006(06).

[6]张春华.广东恩村古村落景观保护与整合研究美术大观[J].美术大观,2015(06).

[7]侯幼彬.乡土建筑转型:世纪之交的建筑重任[C].第一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选集,1998.

[8]王仲伟,郭谦.风貌杂陈现状下的乡村改造策略研究——以合兴涌乡村为例[J].装饰,2018.

作者简介:肖與轩(1998.06—),女,汉族,本科生,南华大学船山学院。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通讯作者:陈祖展(1969.6—),男,汉族,教授,硕士生导师,南华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与传统文化。